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肱骨远端骨折

肱骨远端骨折

肱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5019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国际骨科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等;肱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04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勇、万蕾、刘丹等。

肱骨远端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4 占比:2.3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5019 占比:97.61%

总计:15386篇

肱骨远端骨折—发文趋势图

肱骨远端骨折

-研究学者

  • 杨勇
  • 万蕾
  • 刘丹
  • 叶锋
  • 吴震东
  • 孙海飚
  • 安智全
  • 张杰
  • 张秋林
  • 李英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季本亮; 朱云; 孔健; 夏港俊
    • 摘要: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内锁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逆行肱骨前路微创钢板内固定在车祸致多发性肱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车祸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前路微创钢板内固定和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估肘关节疗效、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8~22个月,所有患者在12~22个月内骨折愈合,平均骨折愈合周期为(14.87±1.54)个月;术后24个月Cassebaum评分优良率86.61%(110/127),肘部平均关节活动度为(141.23±3.74)°(130~14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切口感染、畸形愈合、桡神经麻痹、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仅肘关节僵硬2例、尺神经损伤1例。结论PHILOS钢板逆行肱骨前路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良好,能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且无感染、桡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
    • 黄美全; 徐红; 李艳军; 张锡平; 邱尔钺; 王镖
    • 摘要: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开放性与闭合性AO/OTA-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行ORIF的90例AO/OTA-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骨折类型分为开放性骨折组(40例)与闭合性骨折组(50例)。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功能评价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骨折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闭合性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与闭合性AO/OTA-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ORIF术后的上肢功能及预后无明显差异,但开放性骨折延迟愈合。
    • 袁建迪; 陈烽; 范春芳
    • 摘要: 2018年11月~2020年4月,我科采用经肱三头肌旁入路治疗13例肱骨远端C2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36~68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左侧5例,右侧8例。骨折AO/OTA分型均为C2型。伤后至手术时间3~7 d。
    • 李坛珠; 尼玛平措; 冯祥; 雷毅; 纪丕庭; 阮洪江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简单内固定辅助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12例,受伤时间2 h~4个月(平均15.2 d),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克氏针等简单内固定方式辅助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19个月(平均12.7个月)随访,肱骨远端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2.5~4个月,平均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肘关节僵硬、晚期缺血性骨坏死及骨吸收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患者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伸直12.2°±4.6°,屈曲118.2°±12.6°,前臂旋前82.6°±6.7°,旋后69.4°±6.5°。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方式辅助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关翰辉; 刘承伟; 彭龙; 弓贺炜; 袁虹豪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C2、C3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行手术固定的60例肱骨髁间骨折的病历资料。32例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固定(截骨组),28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固定(未截骨组)。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尺神经炎发生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随访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Mayo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5个月。截骨组与未截骨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组手术时间相较未截骨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随访均未出现感染、复位丢失、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截骨组5例、未截骨组6例术后出现尺神经炎症状,均于术后3个月内缓解。截骨组及未截骨组各有1例二期再次行肘关节松解术。结论 对于复杂的C2、C3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手术视野,坚强稳固的骨折固定,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 陈默曦; 许涛; 高晓云; 汪文英; 陈勇柱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复合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阻滞技术对后入路的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21年3月行非全身麻醉,后入路肱骨远端骨折择期手术1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后,根据神经阻滞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107例(BP组),臂丛联合ICBN阻滞42例(ICB组)。其中ICB组根据ICBN阻滞入路的不同分为2个亚组:胸小肌下组17例(ICB1组),腋区组25例(ICB2组)。分析BP组与ICB组及2个ICB亚组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中静脉给予舒芬太尼的剂量、术毕时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需求率和其他镇痛药物需求率。结果·BP组和ICB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1组和ICB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SA分级、BMI、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出手术室时VAS评分、镇静需求率和其他镇痛药物需求率方面,ICB组显著低于BP组(P=0.001,P=0.000,P=0.012,P=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亚组之间,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出手术室时VAS评分、镇静需求率和其他镇痛药物需求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的肱骨远端骨折手术中,臂丛复合ICBN阻滞与单纯臂丛阻滞相比,能显著增强镇痛效果;2种ICBN阻滞技术镇痛效果类似。
    • 崔斌; 樊文勃; 张磊; 杨萌国; 王争刚; 郭永良
    • 摘要: 肱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肘关节创伤,约占全身骨折的2%,常见于青年人[1]。该损伤主要由直接暴力造成,常常累及肘关节面、关节囊以及周围软组织结构,是一种严重的上肢骨折。由于肱骨远端与尺骨、桡骨等相互关联,解剖结构复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肘关节活动受限及神经损伤,大部分患者预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受限,特别是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称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镇痛是缓解和改善肘关节功能的方法[2,3]。
    • 林伟平; 邵志翔; 徐萌键; 董文静
    • 摘要: 目的:观察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2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的33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术后实施运动康复治疗的33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康复的优良率为84.85%,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康复的优良率为72.73%;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康复的优良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81.82%;患者术后进行3个月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运动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改善骨折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充分证明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在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 李信; 陈奇; 黄永辉; 李立东; 吕书军
    • 摘要: 目的 比较肘关节侧方入路和后方入路治疗C3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C3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15例,采用侧方入路)和对照组(22例,采用后方入路).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6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入路均能满足复位和固定的需要,临床效果满意,但侧方入路创伤更小,操作更简单.
    • 豆娟; 胡维界; 王振运; 李毛毛; 周峰; 刘峰
    • 摘要: 肱骨远端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重建肱骨远端的内、外侧柱及关节面,以实现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是大多数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其通过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结合快速康复训练,目的在于尽早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减少骨折术后并发症.本文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案、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