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肥满度

肥满度

肥满度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2819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海洋与湖沼、四川动物、兽类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生物技术与水产健康养殖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水产生物基因组研讨会等;肥满度的相关文献由8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再学、尹家胜、应雪萍等。

肥满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2819 占比:99.83%

总计:143066篇

肥满度—发文趋势图

肥满度

-研究学者

  • 杨再学
  • 尹家胜
  • 应雪萍
  • 张永普
  • 柴雪良
  • 尹绍武
  • 房继明
  • 林志华
  • 王涛
  • 白庆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殿伟; 彭婷; 刘佳慧; 孟繁星; 刘阳
    • 摘要: 为了解蛇鮈的肥满度情况,在牡丹江流域渤海镇江段采集了79尾蛇鮈,测量其体长体质量特征,运用回归分析对蛇鮈雌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雄性蛇鮈的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0.0000040532 L^(3.269)(R^(2)=0.799),雌性为W=0.0000000584 L^(3.589)(R^(2)=0.952),雌雄混合统计时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0.0000012885 L^(3.522)(R^(2)=0.915).雄性肥满度略高于雌性,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雌雄群体均为异速增长.
    • 白智江; 秦治勇; 李大庆; 郑洁; 杨再学
    • 摘要: 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作为衡量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指标和营养状况的综合指标,研究其变化规律,对于了解动物身体状况的优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2014—2020年贵州省余庆县旱地生境捕获的78只高山姬鼠的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肥满度为(2.91±0.46)g·cm^(-3),平均胴体重长指标为(1.85±0.35)g/cm,不同性别间高山姬鼠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无显著差异,但雌鼠妊娠会造成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与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季节变化会造成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肥满度随季节的变化不会产生显著差异,但胴体重长指标随季节的变化会产生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均随年度的变化有所变化,但两者间的变化规律不同。
    • 韦应敏; 李定超; 留青; 杨德辉; 韦应红; 敖银梅
    • 摘要: 本研究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作为肥满度指标,来反映鼠类身体状况的好坏。对贵州省安龙县2013-2020年农区鼠情监测捕获的229只褐家鼠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研究褐家鼠肥满度不同性别、生境、年龄、年度、月份、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褐家鼠肥满度的变动幅度为1.45~6.27 g/cm^(3),平均肥满度为(3.05±0.67)g/cm^(3)。不同性别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住宅区平均肥满度明显高于农田区,住宅区和农田区之间肥满度差异显著;随着种群年龄的不断增长,肥满度逐渐增加,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度之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同时,比较了我国其他地区褐家鼠平均肥满度和贵州省主要鼠类平均肥满度的大小。
    • 方笑; 张福崇; 吴彦
    • 摘要: 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北戴河新区洋河口浅海进行了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筏式养殖试验,经过1年半的养殖,三倍体长牡蛎平均体质量达到(263.20±29.01)g;平均壳高(127.63±14.69)mm。吊绳与笼养阶段的养殖存活率分别为91.5%、89.6%,肥满度最高达到21.48%,平均单笼产量38.2 kg。
    • 张年国; 周裕华; 于飞; 周文玉; 侯文杰; 刘本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脊尾白虾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差异,比较其生长式型及体长与体重的相互关系,为脊尾白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脊尾白虾群体在低盐(5.0‰±1.0‰)和高盐(22.0‰±1.0‰)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的体长、体重等生长参数进行定期测量。【结果】(1)奉贤群体和宁海群体脊尾白虾的生长变化趋势相近,均为低盐模式快于高盐模式,其中奉贤群体在高盐模式下的体长、体重日均增长量分别为0.0203 cm和0.0194 g,低盐模式下则分别为0.0252 cm和0.0265 g,宁海群体在高、低盐两种模式下的体重日均增长量则分别为0.0183、0.0254 g,其增速稍慢于奉贤群体;(2)脊尾白虾群体在两种盐度模式下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奉贤高盐养殖群体W=0.024L^(2.731)(R^(2)=0.971),奉贤低盐养殖群体W=0.023L^(2.765)(R^(2)=0.992),宁海高盐养殖群体W=0.022L^(2.807)(R^(2)=0.993),宁海低盐养殖群体W=0.028L^(2.643)(R^(2)=0.990),其b值均<3,呈异速增长模式;(3)奉贤群体和宁海群体脊尾白虾在两种盐度模式下体长与养殖时间均呈直线性关系,而体重与养殖时间在低盐模式则呈曲线性关系,其中奉贤群体为指数函数Y=0.500e^(0.014t)(R^(2)=0.971),宁海群体则为幂函数Y=0.017t^(1.0148)(R^(2)=0.977);(4)脊尾白虾群体的肥满度变化趋势相近,均在试验初期最高,之后逐渐下降,至日龄150 d时达最低。【结论】脊尾白虾供试群体在低盐养殖环境下生长明显快于高盐环境,低盐更有利于其生长繁育。
    • 程瑞; 何明先; 钟春英; 罗树毅; 武正军
    • 摘要: 以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的57只成体鳄蜥和北娄片区野外的35只野生成体鳄蜥为实验样本,将其分为人工繁育的成体雄性组、非怀孕成体雌性组和野生的成体雄性组、非怀孕成体雌性组共4组.在环境温度26°C、水温26°C条件下,测定鳄蜥的游泳能力(瞬时游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身体各项指标.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鳄蜥的游泳能力无性别差异(P>0.05);野生鳄蜥的瞬时游速(0.67±0.12 m/s)显著高于人工繁育鳄蜥(0.51±0.10 m/s)(F1,88=48.941,P0.05).鳄蜥的身体测量值与其游泳能力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鳄蜥的体质量、腹长、头体长、尾高、股骨长与其瞬时游速均极显著相关(P<0.01);鳄蜥的肥满度、尾周长、尾部体积与其瞬时游速均显著相关(P<0.05);鳄蜥的头体长、体质量、尾高与其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均极显著相关(P<0.01);鳄蜥的尾周长、尾部体积、肥满度与其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均显著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股骨长和尾部体积是影响鳄蜥瞬时游速的主要因素(P<0.001),尾高是影响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P=0.003).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繁育会导致鳄蜥游泳能力下降.为使鳄蜥的野外放归个体保持较好运动能力,应加强人工繁育鳄蜥运动能力的训练.
    • 相蓉; 郭宪国; 宋文宇; 赵成富; 范蓉; 毛珂玉; 张志伟
    • 摘要: 基于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云南景洪连续12个月的定点调查结果,分析了东亚屋顶鼠的年龄结构、性别、肥满度及其随季节变动趋势.结果 表明,东亚屋顶鼠是调查当地的优势鼠种,平均相对多度84.3%.在所捕获的2 053只东亚屋顶鼠中,大多数为成年鼠(86.51%),雌雄比为1.11∶1.该种群年龄结构及肥满度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东亚屋顶鼠的肥满度研究显示,该鼠的平均肥满度为(2.61± 0.57)g/cm3,雌鼠肥满度高于雄鼠,未成年鼠的肥满度高于成年鼠(P<0.05);肥满度与各月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推测10月至翌年1月是东亚屋顶鼠繁殖高峰期,提示每年9月是灭鼠的最佳时期.
    • 周胜杰; 杨蕊; 于刚; 吴洽儿; 马振华
    • 摘要: 2019年6—8月,在水温(30.6±0.5)°C、14L:10D和水面光照度2000 lx下,将青干金枪鱼和小头鲔幼鱼单独养殖在直径5 m、水深2.5 m的圆柱形循环水控温、控光水泥池中60 d,测定养殖前后二者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分析计算其体质量与体长之间的关系,全长与其他形态指标之间的关系,各个生长指标及肥满度变化,以探究青干金枪鱼和小头鲔在室内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显示,除吻长、第二背鳍长、尾柄长外,青干金枪鱼全长与身体其他形态指标之间的拟合关系较好(r2>0.9);除吻长、第一背鳍长、第二背鳍长、尾柄长外,小头鲔全长与身体其他形态指标之间的拟合关系较好(r2>0.9).青干金枪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的拟合方程为y=0.0128x3.0663(r2=0.966),为等速生长;而小头鲔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的拟合方程为y=0.0005x4.0298(r2=0.9322),为正异速生长.青干金枪鱼和小头鲔养殖60 d时,肥满度分别为1.044±0.075、1.929±0.087,捕获时肥满度分别为0.930±0.035、1.285±0.026;养殖后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捕获时(P<0.05),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可以对小头鲔和青干金枪鱼进行养殖或育肥.本试验结果表明,青干金枪鱼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具有等速生长特性,小头鲔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具有正异速生长特性.相关试验养殖数据可以为小型金枪鱼类循环水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 邓裕坚; 易木荣; 李波; 刘思杓; 邱康文; 沈春燕; 何雄波; 颜云榕
    • 摘要: 根据北部湾渔港采样及海上调查生物学测定与数据分析,研究了北部湾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春季生物学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结果显示,2008~2018年春季,多齿蛇鲻个体呈小型化趋势,各年度平均体长范围为15.8~16.9cm,平均体质量范围为48.8~77.5 g,2018年的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比2008年分别降低了6.5%和34.5%.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中的异速生长参数b的范围为3.03~3.42,表明春季群体主要呈正异速生长状态(b>3).性成熟体长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北部湾多齿蛇鲻存在性成熟提前的现象,雌性群体50%性成熟体长从2008年(19.0 cm)至2018年(16.6 cm)整体呈减小趋势,10年间减小比例为12.6%,其中,2011~2015年海上采样的样品对比显示,50%性成熟体长减小比例为3.8%.2008~2018年北部湾多齿蛇鲻的肥满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均值变化范围为1.09~1.29,渔港采样样品和海上采样样品的肥满度年际变化皆呈下降趋势.
    • 张凯军; 王静安; 倪康达; 陈海红; 陈晓雯; 王军; 王成辉
    • 摘要: 为探讨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恒温的河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水温(10、15、20、25、30°C)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蜕壳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 显示:在133 d的试验中,各饲养水温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均在89%以上;10°C和15°C水温的实验蟹只蜕壳1次,20°C和25°C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2次,30°C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3次;五个水温组的平均蜕壳间隔分别为109.39、67.92、46.63、43.69、38.01 d;蜕壳增重率随水温升高呈总体增加的趋势,30°C水温组的蜕壳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大,且各水温组间差异显著;肥满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五个水温组的平均日摄食率分别为1.58%、1.97%、3.54%、4.79%和5.25%.腿部肌肉切片观察发现,低水温组(10、15、20°C)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高水温组(25、30°C).结果 表明:随着饲养水温的增加,河蟹的蜕壳速度加快,增重率增加,肥满度下降,摄食率增加,以30°C水温时的河蟹生长最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