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脏局灶性病变

肝脏局灶性病变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3688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全军第十六届放射医学大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等;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相关文献由65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彬、徐作峰、谢晓燕等。

肝脏局灶性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3688 占比:99.30%

总计:33924篇

肝脏局灶性病变—发文趋势图

肝脏局灶性病变

-研究学者

  • 宋彬
  • 徐作峰
  • 谢晓燕
  • 郑艳玲
  • 何云
  • 刘广健
  • 吕明德
  • 吴乃安
  • 孙建平
  • 张宏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闻晶晶; 沈海云; 孔文韬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354例(共401个病灶),根据引导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超声组(65例,77个病灶)采用二维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超声造影组(289例,324个病灶)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将穿刺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常规超声组准确诊断良性病灶16个,恶性病灶50个,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5.7%;超声造影组准确诊断良性病灶62个,恶性病灶246个,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超声造影组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组(95.3%vs.84.7%,83.8%vs.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36)。对于直径≤2.0 cm的病灶,超声造影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组(96.3%vs.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对于直径≤2.0 cm的病灶更具诊断优势。
    • 王琪璠; 赵雪峰; 刘舰; 李程博; 彭晓刚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50个病灶),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病灶性质将其分为良性病灶组(n=23)和恶性病灶组(n=27)。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肝脏常规MRI平扫和IVIM-DWI扫描。利用功能图像测量单指数模型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功能图像测量多指数模型生成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ADC)、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DC)和灌注分数等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0T磁共振IVIM-DWI各参数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良性病灶组的ADC与sADC均高于恶性病灶组(均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95.6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s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6.30%,特异度为1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f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5.19%,特异度为91.3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灌注分数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9.96%,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s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其他参数(均P<0.05),且敏感度和特异度也相对较高。结论相较于3.0T磁共振IVIM-DWI中的其他参数,sADC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中诊断效能更高。
    • 聂思会; 郭玲玲
    •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10例,共134个病变,回顾性分析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表现,根据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分析比较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常规超声对肝脏局灶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比较的K值为0.51,吻合度一般;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比较的K值为0.86,吻合度较高。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根据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造影剂灌注及消退过程,明显提高对病变良、恶性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可作为肝脏局灶病变定性诊断较为重要的依据。
    • 高颖; 阳丹才让; 何少帅; 王晶晶; 熊文强
    • 摘要: 肝脏局灶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是对于肝脏恶性病变,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造影可提高影像技术的敏感性,且其对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的观察使其越来越多地被各国家引入应用。Sonazoid是第二代超声造影剂,最初在日本使用,于2019年在中国获得许可。这种造影剂为脂质包裹的全氟丁烷微泡,可以很容易地被Kupffer细胞吞噬,导致肝实质持续和稳定的增强,这种增强被称为血管后期或Kupffer期,可提供高超的实时血管成像和持久稳定的Kupffer相位成像,持续时间超过60分钟。造影剂的应用为肝脏病变的诊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对Sonazoid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勾少波; 张雪峰
    • 摘要: 目的探讨普美显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在肝脏局性病变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化验指标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肝脏局灶性病变及肝纤维化患者68例,以肝脏组织活检与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普美显MRI增强扫描与实验室检查,比较普美显MRI扫描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指标、T1衰减率的相关性。结果68例患者经普美显MRI增强扫描,其中DN患者14例,检出率87.50%;FNH患者15例,检出率88.24%;肝血管瘤患者8例,检出率72.73%;HCC患者23例,检出率95.83%;肝功能评分A级的患者血清Al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肝功能评分B级的患者(P﹤0.05),TB、ALT、APRI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肝功能评分B级的患者(P﹤0.05);患者TB、ALT、APRI水平与T1衰减率呈负相关(P﹤0.05),患者Alb水平与T1衰减率呈正相关性(P﹤0.05);Alb、TB、ALT与APRI水平与普美显MRI诊断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普美显MRI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T1衰减率对肝脏纤维化与肝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效果,患者血清Alb、TB、ALT、APRI水平与普美显MRI诊断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
    • 徐磊; 贾中正; 张学琴; 张涛; 陈莹; 刘茂童
    • 摘要: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高信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分型。方法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或典型影像表现及临床随访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人124例,平均年龄(55.1±15.8)岁。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124个,包括肝细胞癌(HCC)52个、胆管细胞癌(ICC)7个、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4个、转移瘤(HM)6个、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FNH样变42个、肝腺瘤(HCA)2个、异型增生结节(DN)5个、肝海绵状血管瘤(CHL)6个。所有病人均行肝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观察分析肝胆期高信号病变特征并对其进行分型。同一病变中不同分型间占比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算肝胆期病灶-肝脏信号强度比(LLR),不同病变间LLR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HCC、ICC、HM、FNH/FNH样变和DN病变中不同分型间占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C病灶中28个可见包膜(53.85%),各分型中Ⅱb型最多(23/52,44.23%);ICC病灶中Ⅱa型和Ⅲ型最多(均为3/7,42.86%);HM病灶中Ⅱa型最多(4/6,66.66%),且均为胃肠道转移瘤;FNH/FNH样变中Ⅳa型最多(32/42,76.19%);DN病灶中Ⅰa型最多(4/5,80.00%)。肝胆期不同高信号的病变间LL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LLR低于FNH/FNH样变(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高信号病变的影像特征分型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张芸; 郁义星; 赵卫峰
    • 摘要: 目的分析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表现,总结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的肝脏局灶性病变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上腹部疼痛就诊6例,因恶心和呕吐就诊1例;余20例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就诊。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后27例29个病灶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误诊时间10 d~6个月。24例26个病灶经肝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3例3个病灶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确诊再生结节6例8个病灶,血管瘤6例6个病灶,血管周上皮细胞分化肿瘤5例5个病灶,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炎性病变、神经内分泌瘤和肝转移癌(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和乳腺癌肝转移)各2例2个病灶,肝局灶性脂肪沉积和肝肉瘤样癌各1例1个病灶。本组确诊后经相应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6年,27例中21例情况良好,4例失访,1例死亡,1例随访33个月后诊断为肝细胞癌,行介入治疗后现病情稳定。结论过度重视肝胆特异期低信号、肝脏局灶性病变与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相似、对肝脏少见占位性病变认识不足是导致本文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熟悉肝脏多种占位性病变临床特征结合相关医技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马春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DCE-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收治的经临床医师初步诊断为FLLs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扫描,扫描成像序列基本涵盖T2加权成像、MRI增强扫描、T1加权成像、DWI。比较不同病变检出情况、弥散系数(ADC)值、DCE-MRI参数。结果:DCE-MRI联合DWI的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癌检出率高于DCE-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原发性肝癌ADC值>肝转移癌,三种类型病灶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类型病灶患者的正性增生积分(PEI)、最大下降斜率(MSD)、最大上升斜率(MSI)、峰值(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患者。结论:不同类型FLLs在ADC值和DCE-MRI参数上均存在差异性,其中DCE-MRI联合DWI检查能进一步提高对FLLs病变性质的判断。
    • 刘中明; 贾志莺; 马富成
    •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直径≤3cm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FLLs)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直径≤3cm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结果,将病理组织学及最终的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例患者共83个病灶,与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和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71.1%,92.8%)、敏感性为(73.3%,96.7%)、特异性为(69.8%,90.6%)、阳性预测值为(57.9%,85.3%)、阴性预测值为(82.2%,97.8%),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对直径≤3cmFLLs更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 玛依拉·买买提
    • 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所收治的72例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测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并将其分为常规超声组和超声弹性成像组,观察患者在接受超声诊断后的超声诊断指标情况以及两种检测方式的对比使用情况.结果 常规超声组的灵敏度为73.17%,特异度为70.97%,准确度为72.22%,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90.32%,准确度为90.28%;超声弹性成像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常规超声检测,超声弹性成像在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方面的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测.与常规超声诊断相比,对病症的鉴别效果更佳,能够起到准确的病症良恶性鉴别作用,为临床的病症诊断提供准确数据,从而保证治疗方案的确定,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