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考课

考课

考课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专利文献3775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人民论坛等; 考课的相关文献由14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东洋、岳海鹰、张英敏等。

考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3.85%

专利文献>

论文:3775 占比:96.15%

总计:3926篇

考课—发文趋势图

考课

-研究学者

  • 王东洋
  • 岳海鹰
  • 张英敏
  • 杨瑞梅
  • 鲁小俊
  • 么振华
  • 张晋藩
  • 张桂萍
  • 方宝璋
  • 李秋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明
    • 摘要: 书院与《四书》自宋以来被并列为重要的理学标志。清代书院的形态相对宋明有所变化,其对《四书》之安置也出现了新的嬗变。从讲学到考课,清代书院教士以《四书》义理为宗之旨趣一脉相承。乾嘉之时,《四书》在书院的核心文本地位并未随精英学人的学术重心转向“五经”而动摇。阮元和张之洞先后掀起书院调整《四书》安置的风气变革,并造成了典范性影响。这种尝试的思想学术史意义当然毋庸讳言。但若将视野拓展至整个国家文教系统的经书安置中,不难发现其限度是明显的。整体来看,从乾嘉到同光之际,提倡“五经”或“十三经”,尝试改变书院独尊《四书》地位的效果有限。不管清学演进中学术旨趣如何转移,书院对《四书》的安置始终保持着动态稳定。
    • 彭娟
    • 摘要: 明代历科殿试策问集中反映了朝廷吏治的阶段性问题,士子们将经史素养与对时务的认识熔炼为器识,策论中既有书生风骨和直谏精神,也不乏对吏治问题的精当把握。针对明初官员得人难的问题,士子们提出才德衡量之法,主张考课贵精;明中期铨选制度遭到破坏,官场风气逐渐恶化,策论中提倡分科甄别、反腐驭臣之法;针对明后期君权和阁权严重对立、党争不断的问题,士子们在策论中强调精选、严课、久任方略。
    • 生云龙
    • 摘要: 西汉官吏的考核称为"考课"。考课的有效性指考课的实施过程与结果达成考课目标的程度。西汉政府为了实现考课的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从考核对象看,实现了对所有官吏的全覆盖。从信息传递方式看,实现了对官吏的全方位监督。从考核内容看,实现了对官吏的全面考量。从考核频率看,实现了对官吏的日常监督和长时段考察。从考核结果的处理方式看,有效地实现了奖优罚劣。从总体上看,西汉官吏考课的有效性程度很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影响有效性的制度缺陷。
    • 谢坤; 蔡华祥
    • 摘要: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代的仓储制度在大一统国家的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利用出土的秦简牍材料,可以对秦代的仓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稟食管理、人员劳作、仓官考课等管理制度形成更清晰的认识.秦简牍的丰富记载显示,我国古代的仓储管理体系至少在秦代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仓储体系,而这些仓储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发现、理解与阐释秦简牍中的相关资料,有助于深化对秦代仓储制度的认知,充实对于古代社会经济史的理解.
    • 鲁小俊; Peng Ping(Translated)
    • 摘要: 武昌经心、黄州经古书院,追步杭州诂经精舍和广州学海堂,考课也以明理致用为务,是晚清著名的古学书院。今存《经心书院集》《经心书院续集》《黄州课士录》三种课艺总集,可见当日考课的大致情形。经史、经济和词章,这是两书院的学术定位。课艺命题注重融入时代意识和乡邦情结,不仅培植生徒的学问之基、经世之才,也激发生徒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术、时代和乡邦,是两书院的"情怀"所在,而举业、励志和怡情,则是书院教育目标的实现路径。两书院的课艺总集,直观而典型地呈现了晚清古学书院的教学风貌。
    • 鲁小俊
    • 摘要: 散卷是晚清书院考课的主要方式,对于考生而言,其便利在于可以查阅资料,从而以考促学、以学助考.考生写作课卷的体验五味杂陈,平庸、琐屑和疲惫之感尤为突出.师友间观摩、修改课卷较为普遍,合作、托名写卷也时有发生,写课卷往往不是纯粹的个体写作.山长批改课卷与考生应课相似,偶有欣喜,而更多的是应付式的批量劳作,请人代劳由是日益普遍.激情不足而又孜孜矻矻地写卷和阅卷,主要驱动力在于经济收益.著名书院的课卷编刊成集,成为备考读物.接题、查书、写卷、观摩、批改、阅读的整套流程,呈现出晚清书院考课的开放性、实利性和重复性,这是一种日常化的考试.考课的优势或积弊,也多与这些基本属性相关.
    • 李昭
    • 摘要: 考核制度就是古代所说的考课制度,即结合官员的职务任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官员任职期间的功过及品行能力进行考察,分别等次.
    • 顧旖琳
    • 摘要: "考"具有表示"官吏任職的一個時間計量單位"的時量詞義.唐以前"三年一考"的考課制度使得動詞"考"所藴含的時間量爲"三年","考"具備了表示"考核周期"的時間義.唐宋時期"一年一考"的制度使得"考"的時間量與自然"年"相一致,"數詞+考"常用來表示官吏的任職時間,原本表"考課的次數"的"數動"結構重新分析爲"數量"結構,"考"的時量詞屬性得以形成和發展.至明清時期實行"考滿"制度,"考"的時間量重新變爲"三年",由於失去與"自然年"的對應以及計量年資的功能,"考"的時量詞義逐漸消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