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004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教资料、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辞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等;翻译风格的相关文献由358位作者贡献,包括汪克慧、蔡永贵、余星等。

翻译风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3.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0004 占比:96.95%

总计:10319篇

翻译风格—发文趋势图

翻译风格

-研究学者

  • 汪克慧
  • 蔡永贵
  • 余星
  • 施勇
  • 李越
  • 王秋艳
  • 冷本扎西
  • 刘俐君
  • 刘宓庆
  • 刘晓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艳春
    • 摘要: 当代文学翻译学者张白桦译著量大质优,覆盖面广泛,独译量大,然而译界对其论述不够全面,未曾就其翻译思想进行全面探究。这里首先厘清翻译思想的内涵,廓清翻译思想的范围;扼要说明张白桦译著的社会影响力,作为论文的研究缘起;然后概述张白桦及其译事活动;最后从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风格四个维度来挖掘张白桦翻译思想。这里首次尝试对张白桦的翻译思想系统概括,旨在为当代翻译家研究提供个案参考。
    • 雷冠群
    • 摘要: 以曹莉群、张剑译本为参照对象,从词汇、句子、篇章、韵律四个层面分析雷武铃译希尼诗集《区线与环线》的风格特点。雷译本通篇都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竭力在汉语中再现希尼真实、质朴的诗歌风格。同时,通过文外注释和译后记等方法,将译诗集打造成全方位展现希尼写作背景的学术性作品,这种独特的翻译模式为诗歌翻译领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 南角加
    • 摘要: 赤烈曲扎先生在汉藏翻译方面著述颇丰,其代表作《传统八大藏戏全集》和《水浒传》(藏译本)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其翻译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翻译思想主要集中在概念、原则、标准等方面,他认为翻译是一项创新型活动,原文与译文应具有同等价值。主张在汉藏翻译时语言和文字要通达流畅,遵循译文的语法特点;在意蕴和文风方面要忠实原文,突出民族和时代特点。
    • 张俊乐
    • 摘要: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化翻译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道德经》的英译本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这一视角入手,对德克·卜德(Derk Bodde)、林语堂和赵彦春三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翻译风格三个方面。其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主要包含词汇的选择以及句子的理解两个方面。通过对比,总结这三个译本的异同,可为后续其他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本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童家伟
    • 摘要: 本文以翻译英才朱生豪的生平经历和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实践为切口,剖析其独特的翻译手法和译作风格,论述其对翻译理论界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 荣宇轩
    •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利用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着眼于戏剧文本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台词,并从台词中的情态动词入手,选取了莎剧中三部女性角色戏份占比较重的戏剧《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对原文和梁实秋、朱生豪两位译者的典型中文译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即海丽娜(Helena)、罗瑟琳(Rosalind)与伊莎贝拉(Isabella)这三位女性角色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重点探究这三位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是否在两位译者的翻译中发生了变形,而这种变化背后的动因有哪些。研究发现,朱生豪译本主要对原文中女性形象本来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强化,原因则是出自他想要还原原作人物形象的“忠实”的翻译理念;而梁实秋性别意识上的局限性,在翻译中体现出弱化原作女性形象的强势性格特征的倾向。
    • 郑建蓉; 莫传霞
    • 摘要: 一、“再创作”新议郭沫若先生提出了“创作论”的翻译思想,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有可能超过创作”(《谈文学翻译工作》,1954)。继而,许渊冲和梁宗岱先生等翻译大家也相继提出了关于创作和翻译关系的论点,许老先生认为,“文学翻译要使读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犹如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这就是再创作。翻译风格有‘形似’与‘神似’之分,在‘形似’的译文和原文的内容有矛盾时,翻译只能‘神似’,也就是再创作”。[1]梁宗岱先生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作。作品首先必须在译者心中引起深沉隽永的共鸣,译者和作者的心灵达到融洽无间,然后方能谈得上用精湛的语言技巧去再现作品的风采”。[2]不难发现,以上几位先生都认为好的翻译需要进行创作,需要考虑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进行再创作。在英译广西菜名时,发现与原文“形似”的现有译文与原文矛盾,本文将通过对现有译文进行“再创作”,以求与原文“神似”,使译语读者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
    • 刘云梦
    • 摘要: 运用语料库的方法,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对《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两个汉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均具有明显的显化特点,语篇连贯,阅读难度不高。郑须弥译本词汇变化度小,虚词数量多,句子冗长;而马爱农、马爱新译本词汇丰富度高,使用大量叠词、拟声词,句子简洁,表达凝练。这些翻译风格差异受到译者不同的翻译经历与翻译目的影响,也给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带来启示。
    • 韩江洪; 胡晓昕
    • 摘要: 文章利用语料库,结合刘宓庆的翻译风格理论,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个方面,对杜博妮和戴乃迭《树王》两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杜博妮译本语言更为形象具体,追求文本语言的艺术性,句式上不拘泥于源语语言形式,兼顾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戴乃迭译本的语言则较为简洁,句式上更加忠实于源语语言。两译本在翻译风格上的差异原因主要表现在翻译目的、目标读者和翻译原则三个方面。
    • 周忠良; 任东升
    • 摘要: 中国特色海洋话语是经由国家生产、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所用、体现国家权威、具有中国本土气质的海洋话语,是国家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海洋治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大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海洋话语的全球化构建与传播成为中国提升国际海洋治理权、构建海洋文明大国形象、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实施对外海洋叙事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国家海洋文本翻译风格和外媒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传播策略与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体系的全球化构建议题、内容和原则,以期为中国特色海洋话语译传语言策略、文化过程、认知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国家相关部门推动中国特色海洋话语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