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羧酸

羧酸

羧酸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725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6728篇;相关期刊291种,包括中学化学、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化学化工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等;羧酸的相关文献由25791位作者贡献,包括方云辉、柯余良、冉千平等。

羧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8 占比:2.9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6728 占比:96.95%

总计:17254篇

羧酸—发文趋势图

羧酸

-研究学者

  • 方云辉
  • 柯余良
  • 冉千平
  • 林添兴
  • 李格丽
  • 柯凯
  • 张小芳
  • 赖华珍
  • 杨勇
  • 林艳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谢京燕
    • 摘要: 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个基于2,3,5,6-四氟-二(1,2,4-三氮唑-1-甲基)苯(Fbtx)及1,4-萘二甲酸(H_(2)NDC)混合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分子式分别为{[Co(NDC)(Fbtx)(H_(2)O)_(2)]·0.5H_(2)NDC}_(n)(1,CCDC:1978985)和{[Cu(NDC)(Fbtx)(H_(2)O)]·1.5H_(2)O}_(n)(2,CCDC:1978986),其结构和性能经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等表征。荧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个配位聚合物均为二维层状结构,结构中氮杂环和芳香羧酸配体均起桥联作用,并与金属中心配位最终形成4^(4)连接sql的拓扑。
    • 邓洪权; 周熙; 于方; 林永乐; 蒋琪英
    • 摘要: 利用羧基的桥联以及螯合作用形成5种含Bi^(3+)和Fe^(3+)双金属的异核配位前驱体,然后通过热分解前驱体法制备铁酸铋纳米颗粒。采用TG,XRD,FT-IR,SEM,FL和电化学等手段研究配体对前驱体热稳定性、灼烧产物组成、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能以及磁性强弱的影响。结果显示:前驱体的热稳定性随配体所含羧基数目以及与金属形成螯合环数目的增加而增强;由甘氨酸所得灼烧产物为单相铁酸铋,由氨三乙酸所得灼烧产物为铁酸铋与氧化铋的复合物;而其他配体所得灼烧产物为铁酸铋和软铁矿构成的复合物;所有灼烧产物对MO的光降解均具有催化性,其中由氨三乙酸所得灼烧产物的催化效果最好,由甘氨酸所得灼烧产物的催化效果最差,光照4 h MO仅降解40%,从灼烧产物组成、两相比例及粒径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催化性差异的原因;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由甘氨酸所得灼烧产物电子传递阻力大,而由氨三乙酸所得灼烧产物电子传递快,寿命较长;磁铁对由甘氨酸所得灼烧产物不能吸引,而对其他配体所得灼烧产物均可较强吸引。
    • 延立云; 乔青安; 金娟; 蔡红兰; 王云廷; 郭迎春; 孙立祥; 高洪伟
    • 摘要: Pb(Ⅱ)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可变的配位数(从2到10不等),配位几何结构多样,在配位过程中具有形成多核配合物的趋势,可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羧酸盐具有多功能的配位位点,可作为配位聚合物结构中的供体,特别是与金属配位,可进一步构建高维的晶体结构。羧酸基Pb(Ⅱ)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声化学法等,不同的实验条件将形成不同的结构,导致产品性质迥异。本文介绍了羧酸基Pb(Ⅱ)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综述了辅助配体、反应溶剂、阴离子配体等因素对所得产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并对该类聚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张夏晴; 肖红伟; 张紫越; 郭威; 周铂涛
    • 摘要: 低分子羧酸是大气气溶胶中的重要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尽管一些研究者对气溶胶中的低分子羧酸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讨论低分子羧酸不同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并且关于它们对气溶胶酸度影响程度的研究也很少。为了更好地了解低分子羧酸在气溶胶中的来源和对酸度的影响,于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南昌市收集了210个PM_(2.5)样品,对其进行了水溶性离子和低分子羧酸组成的分析。结果显示,南昌市低分子羧酸主要来自于生物质燃烧,其对羧酸的贡献为34.6%。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是促进低分子羧酸的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较高的湿度和充足的降雨可能会降低低分子羧酸的浓度。通过计算,甲酸,乙酸和草酸对PM_(2.5)酸度的平均贡献分别为0.02%、0.01%、0.04%。这项研究量化了不同来源对气溶胶低分子羧酸贡献的相对重要性,并评估了低分子羧酸对PM_(2.5)酸度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了解气溶胶中有机酸的行为提供帮助。
    • 高广; 赵泽伦; 王嘉; 席永杰; 孙鹏; 李福伟
    • 摘要: 醇类化合物是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其中含手性基团的醇是医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相较于传统当量化学合成法,以氢气为氢源的手性羧酸多相选择性催化加氢具有原子利用率高、经济环保等优点.此外,调节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引入部分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来调变金属的表面电子微环境已经成为改善催化性能的常用方法,但是当可还原性载体、部分还原金属氧化物及金属三者共存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仍不清楚.本文通过构建Pt-ReO_(x)/TiO_(2)催化剂体系,调变载体二氧化钛(TiO_(2))表面结构,改变表面Pt和Re物种的电子结构,实现了1R,2R-环己烷二甲酸的水相高效选择加氢制备1R,2R-环己烷二甲醇(收率为87%,固定床寿命400 h,ee值为100%).利用准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理论计算等手段详细研究了不同晶型TiO_(2)载体与Pt、ReO_(x)之间的相互作用.XPS结果表明,载体的晶型显著影响Re物种的电子结构,其中金红石型TiO_(2)所负载的Re含有更高比例的Re0物种,说明该体系中金红石型TiO_(2)具有更强的给电子能力.进一步通过准原位XPS、EPR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发现,三种晶型TiO_(2)的Ti^(3+)/Ti^(4+)比例及氧空位含量显著不同,氧空位密度由高至低依次为金红石型>板钛矿型>锐钛矿型.通过与SiO_(2)载体负载的Pt-ReO_(x)对比结合能,发现金属Pt的d轨道电子通过载体TiO_(2)转移到金属氧化物ReO_(x)物种,从而实现这三者之间的强电子相互作用.利用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_(2)-TPD)和原位傅里叶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DRIFT)分析氢物种和反应中间体1R,2R-六氢苯酞在不同TiO_(2)晶型负载Pt-ReO_(x)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特性.动力学分析表明,中间产物1R,2R-六氢苯酞加氢至1R,2R-环己烷二甲醇是1R,2R-环己烷二甲酸加氢的决速步,因此金红石型TiO_(2)对氢物种的弱吸附以及对关键中间体的强吸附使得Pt-ReO_(x)/TiO_(2)(金红石)催化剂显示出最优的加氢催化活性.由此可见,相较于锐钛矿及板钛矿型TiO_(2),金红石型TiO_(2)载体通过转移Pt的电子降低其对氢物种的吸附,同时增加Re物种的电荷密度以增强其对反应关键中间体的吸附,实现了金属(Pt)、部分还原金属氧化物(ReO_(x))以及载体(TiO_(2))之间的三者协同催化.同时,该催化剂还可以高效地应用于多种二元羧酸和官能团化羧酸的选择性加氢转化中.该工作为发展高效稳定的C-O键和C=O键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尚宇; 黄艳; 张淳; 郭亚飞; 李飞
    • 摘要: 1前言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作为SDHI类杀菌剂,不仅作用机理独特,而且高效低毒,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羧酸是合成SDHI类杀菌剂的关键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氟哩菌酰胺(Fluxapyroxad)、联苯卩比菌胺(Bixafen)、氟哩环菌胺(Sedaxane)、苯并烯氟菌挫(Benzobindiflupyr)。其结构式如下。
    • 韩刘雯琳; 郭长彬
    • 摘要: 多组分反应操作简便、原子经济性高,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经典Passerini反应是以异腈、醛酮、羧酸为原料一步合成α-酰氧基酰胺的多组分反应,其产物作为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以进一步合成许多重要的药物、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等复杂有机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反应底物、串联反应及相关应用的角度阐述近5年来Passenni多组分反应研究的新进展.
    • 华凯敏; 刘晓放; 魏百银; 张书南; 王慧; 孙予罕
    • 摘要: 有限的化石燃料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矛盾和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异常气候变化这两大相关问题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二氧化碳(CO2)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C1资源.利用CO2参与合成化学品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高度氧化、热力学稳定的CO2的化学转化仍然是一较大挑战,需要引入还原剂等参与CO2的化学转化.作为理想的还原剂,氢气(H2)可将CO2逆水煤气变换(RWGS)转化为一氧化碳(CO),考虑到有毒CO的繁琐分离和运输,众多研究利用原位生成的CO参与到各种羰基化反应中,既得到了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又避免了CO的直接使用.基于此,过渡金属催化CO2/H2参与的羰基化反应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研究,实现了CO2/H2参与的烯烃羰基化生成醇、羧酸、胺、醛等产物.同时多相催化的烯烃羰基化的实现为该领域开发了新的催化体系.在烯烃羰基化的基础上,该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CO2参与羰基化的反应路径变得更加丰富,如出现了CO2加氢到甲酸(HCOOH),HCOOH到CO的间接生成CO的路径和CO2直接参与羰基化的反应路径,实现了CO2/H2参与的卤代烃、甲醇(MeOH)及其衍生物等的羰基化反应,获得芳醛、乙酸、乙醇等大宗或精细化学品.CO2/H2参与的羰基化研究的快速发展拓展了CO2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获得高附加值的大宗或精细化学品,促进了绿色化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过渡金属催化CO2/H2参与的多种羰基化生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反应,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方向的发展做了展望.
    • 俞星辰; 肖亚平; 韩维
    • 摘要: 报道了一种简单铁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断裂端炔合成羧酸的方法.以4-氯苯乙炔(1a)作为模板底物,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探究不同铁催化剂、促进剂、溶剂、温度对羧酸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Cl2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冰醋酸为促进剂、乙腈-水(3∶1)为溶剂、温度为50°C时是最优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炔类化合物对该反应体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苯乙炔类化合物氧化裂解生成羧酸的产率较高,和官能团相容性好.对反应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