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德伦理

美德伦理

美德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7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伦理学研究、齐鲁学刊、唐都学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第十次应用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等;美德伦理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万俊人、黄勇、崔雅琴等。

美德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 占比:70.1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2.84%

专利文献>

论文:57 占比:27.01%

总计:211篇

美德伦理—发文趋势图

美德伦理

-研究学者

  • 万俊人
  • 黄勇
  • 崔雅琴
  • 李义天
  • 刘余莉
  • 刘梁剑
  • 卞开悦
  • 宋健
  • 张静烊
  • 李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思敏; 叶斌; 徐飞
    • 摘要: 当前针对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伦理治理已取得初步进展,基于后果主义和义务论的合成生物学伦理研究分别从事先规则制定和事后价值评估的角度为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伦理治理提供了参考,但由于该技术的不确定性特质,已有的伦理治理方案依然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科林格里奇困境。本研究认为,还应当寻求一条连接前者和后者,能够贯穿整个合成生物学研究过程的伦理治理路径。合成生物学科研人员作为唯一贯穿技术立项、研究及应用全过程的科研主体,对技术发展中的风险决策以及产品构建等都具有主导性影响。本文认为厘清以合成生物学科研人员为对象的伦理规范,将对当前的合成生物学技术治理研究构成有益补充,有效促进该技术的正向发展。为此,文章首先论证合成生物学科研人员伦理道德水平对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巨大影响;其次讨论已有合成生物学科研人员伦理理论与规范,分析其在实践及理论上的困境;最后,引入美德伦理学视角,从理论角度探讨美德伦理学对合成生物学科研人员伦理规范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美德伦理和生物安全协同共治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伦理综合治理建议。
    • 王嘉仪
    • 摘要: 道德叙事是伦理学与叙事学的交叉概念,随着美德伦理学与叙事学的发展,道德叙事逐渐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近现代以来,国内外关于道德叙事的研究主要沿两条进路推进:一是将道德叙事视为讲道德故事;二是认为道德叙事指人创造意义的整体生活形态。两者从各自的角度和侧面把握了道德叙事的内容,包括概念界定、基本要素、特点和作用。道德叙事研究为伦理学和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但仍有不足之处,在概念和理论建构上有待进一步辨析和开掘。
    • 张珊
    • 摘要: 红医精神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伦理思想,是蕴含了信仰信念、道德情操、技术要求等多种元素的思想体系。红医精神中包含着深厚的美德伦理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美德伦理的视角看,它符合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式的美德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善,倡导为了实现这种善而奋斗献身;从西方传统美德伦理的视角,它符合美德理论中对伦理德性的界定。特别是关于“幸福”的论断可以对其“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能被激发”的特点提供解读依据;从儒家美德伦理的视角,红医精神深受仁、义、礼、智、勇人格,以及注重气节,不惧生死,以身殉道等伦理要求的重大影响。红医“美德”的价值在于追求“至善”的动机,能够使执行者产生比普通医务人员更强大的道德自律和情感动力,不断自我超越,为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 李建华; 肖潇
    • 摘要: 中国传统酒文化以伦理精神为突出特征,体现在酒的伦理价值取决于人的道德品质,酒被解释为“就人之善恶”,饮酒行为也寄寓于各类人际关系而存在,受到“礼”的制约与规范,体现为“孝”“敬”“信”等人伦秩序。“酒品即人品”充分体现了酒以特殊物理性质激发人的真实情感,继而使人做出相应的各类道德行为,如实地反映出个体的道德水平,何况在酒德中最为重要的“节制”之德是个体进入高水平道德层次并通向道德自由境界的关键品质。如果将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道德精华回归当下,那么日常饮酒场域中的美德伦理就可表现为:饮酒前的守信、守时与真诚;饮酒中的适度、友善与谦和;饮酒后的自制、尊重与体谅。
    • 王晶晶; 殷筱
    • 摘要: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既需要对医者进行美德规约和要求,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美德规约和要求。患者美德以患者为中心,特指在医学诊疗实践中,患者为恢复或收获健全之身体或心理的需要,通过风俗熏陶或实践养成而获得的稳定的正向品质。患者美德何以可能,缘于美德伦理学的一个论断“美德有利于其拥有者”,推导出“患者美德有利于患者”。患者美德何以必要,在弥补规则伦理现实困境的理论逻辑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生成的实践逻辑中得以自洽。患者美德的德目既是患者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患者美德的表现形式,患者美德帮助患者成为“好患者”,追求“好生活”提供指导。
    • 边疆
    • 摘要: 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很多当代西方伦理学家都在重新思考和定义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和麦金泰尔的美德伦理学不同,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提出一种强调美德对称性特征的常识美德伦理学,试图对传统美德进行修正,以此批评常识道德、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等伦理学观点.斯洛特将"自我—他人"的对称性视为是美德的主要特征,认为美德既包括有利于他人利益的涉他美德,也包括有利于行为者自身利益的涉己美德.斯洛特的美德对称性观点为美德伦理学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 张福荣; 孙宏亮
    • 摘要: 从医学院校、社会媒体以及医学生本身3个层面探讨医学生的美德伦理教育现状,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从教师引领美德伦理教育、学校构筑美德伦理教育文化、媒体营造美德伦理教育氛围、医学生努力践行医学美德4个角度对医学生的美德伦理教育对策进行全新阐述.
    • 李建森; 李唐
    • 摘要: 延安精神接续了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的人"的唯物史观,吸收了中华优秀道德传统义利之辩中的现实主义思想精华,概括了中国革命尤其是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德实践经验教训,蕴涵着丰富的美德伦理思想.在美德伦理视角,延安精神具有丰富的德性内涵,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与自我革命中迸发出的优秀道德品质与实践智慧.进步道德思想与现实伦理际遇之融通,孕育出诸如求真、务实和奋斗等实践理性精神和道德革命气魄,是中国道德文化史上最为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 余达淮; 甄学涛
    • 摘要: 作为对传统规范伦理学与元伦理学的反思,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美德伦理学构成当代伦理学最为重要的基本研究范式之一.美德伦理学对人品质的思考、对人整体道德生活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道德哲学.先秦德性伦理思想本质上是对"人伦德性"的不同认识,以美德伦理视角观之,儒家思想表现为美德与规范合一的理论倾向,道家思想表现为伦理自然主义的价值旨趣,墨家思想表现为"功利主义"的实际追求,法家思想则表现为"尚法轻德"的政治伦理.以美德伦理为准绳分析先秦德性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美德伦理学在当代的理论建构,而且为美德伦理学在当代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思路,更有助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
    • 郭笑雨
    • 摘要: 道德想象力是道德探究与道德选择所需基本能力之一,实用主义伦理学针对性引入道德想象力概念以对规范伦理学的程序思维模式提出挑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对道德想象力及其运用过程加以详尽说明.与此相关,道德叙事作为美德伦理诉诸的基本探究方法,为人们确立了一个可供深入探究道德想象力概念的理解框架.基于美德伦理叙事视角,可以从道德想象行为主体、道德想象社会空间以及道德想象传统情境等方面深刻把握道德想象力概念内涵.另一方面,也可获得关于道德想象力运用过程的有益借鉴,从而为人们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空间中合理进行道德选择奠定有力的思想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