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6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法国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等;罗兰·巴尔特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金松林、韩蕾、钱翰等。

罗兰·巴尔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21.7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456 占比:78.08%

总计:584篇

罗兰·巴尔特—发文趋势图

罗兰·巴尔特

-研究学者

  • 金松林
  • 韩蕾
  • 钱翰
  • 伍丹
  • 刘大伟
  • 吴晓东
  • 惠天羽
  • 江飞
  • 翟华
  • 肖伟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黎中正
    • 摘要: 罗兰·巴尔特在《明室》中大量运用现象学的知识来分析摄影,其重点不是谈论摄影的技巧,而是以照片为中心,分析摄影者、被摄影者以及观看者之间所具有的区别与联系。其中,意趣(studium)与刺点(punctum)是重点论述的两个要素,二者的同时存在是罗兰·巴尔特对这些照片感兴趣的基础。罗兰·巴尔特通过其极具情感张力色彩的行文表达,探讨着照片的时间与真实和摄影的疯狂与理智,流露出了他对自己母亲深深的思念。
    • 德冯陆
    • 摘要: 文章重点阐述了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思想如何启发了冯陆、洪煜和阿里·爱尔科特组成的艺术家团队,进而又从符号学的当代语境中阐述“电梯”成为一个描述符号学冒险的绝佳比喻的原因。此外,又分别阐述了三位艺术家是如何分别传达“图象-音乐-文本”这个有机体的。
    • 王文新
    • 摘要: 法国2022年4月举行的总统大选被众多观察人士从国际关系或法国国内事务的视域分析和解读,这也是我国学者面对西方政治事件常见的研究方法。本文不停留于简单归纳和介绍滥觞于法国官方机构和众多媒体的选举结果,而是尝试在观察中引入具身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并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观点,对2017年和2022年两次大选的一些数据和现象进行对比梳栉。除了呈介事实之新的一二棱面,还意在说明,包括党派名称、竞选口号(主张)、视觉形象等因素在内的阵营符号,是包括法国在内以街头民主为特征的西方现代政体下各派政治力量的重要凭附,深刻影响着民意的变势和选举结果。
    • 张婷婷
    • 摘要: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者而是由文字决定的,这一观点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和网络文学网站的订阅制度都导致作者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由读者取而代之,读者真正成为文本的主人,以此为基础,网络文学的发展也让读者获得了人存在的独立和自由。
    • 陈光兵
    • 摘要: 人类饮食文化负载着多元文化信息,对饮食文化进行多元研究十分必要。罗兰·巴尔特是从结构主义的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组合段等方面阐释饮食文化的语言结构特征,而马歇尔·丹尼斯则是从符号意义生成方面研究饮食文化的伴随和象征意义。这两种符号学观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丰富了饮食文化研究的内涵和意义。
    • 单之蔷; 李国平(摄影)
    • 摘要: 他代表人类,来看看那些雪山冰川,还在吗?李国平完成了他对世界上14座8000米级雪峰的拍摄计划,几百个G的图片给了我。我答应他,为他写一篇文章。我有一个习惯:写文章时,时不时要找来几本书,从中寻找刺激,激发灵感。我找来了几本书,一本是《明室》,法国思想家罗兰·巴尔特议论摄影的文集,还有美国女作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以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
    • 尚欢
    • 摘要: 日本"第三项"理论是对西方罗兰·巴尔特文本理论的继承,更是对其的超越。较之于巴尔特对语言符号的热切关注,田中实通过对阅读行为中批评主体的自我解构与自我建构的动态生成的强调,开辟了日本现代文学研究崭新的方法论领域。在"第三项"的引领下,无止境的追问与阅读实践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秩序,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意义的建构。这既是日本文艺批评界借助西方文论资源走向自我重构的新起点,又是后理论时代巴尔特文论当代诠释的杰出代表。
    • 陈光兵
    • 摘要: 人类饮食文化负载着多元文化信息,对饮食文化进行多元研究十分必要.罗兰·巴尔特是从结构主义的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组合段等方面阐释饮食文化的语言结构特征,而马歇尔·丹尼斯则是从符号意义生成方面研究饮食文化的伴随和象征意义.这两种符号学观点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丰富了饮食文化研究的内涵和意义.
    • 惠天羽
    • 摘要: 在法兰西公学院课程中,罗兰·巴尔特基于文学文本的小说性模拟构想了一种个人节奏性共同体,该共同体以自我与他者的伦理距离为根本问题,呈现出离散和差异的中性特征。在这一没有共性的共同体中,自我与他者的绝对相异以及相互质询促使共同体的语言从理解走向对话。于是,存在论话语的暴力被源于中性的至善所消解。在思考和构建个人节奏性共同体的过程中,巴尔特重申了文学的乌托邦功能,他对语言与文学的思考发生了从“零度”到“中性”的深刻变革。同时,巴尔特对写作与世界之关联问题的理解经历了从反思共同体之可能条件到伦理学的彻底转变,而他试图解决现代性危机和复兴文学之伦理学的努力亦呈现于对这一至善的乌托邦的构想之中。
    • 钱翰
    • 摘要: 日本在巴尔特的书写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在《符号帝国》和其他晚期文本中,他反复解读日本的各种文化意象,并从中获得启发,反思西方文化,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巴尔特书写日本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发掘和解读出一个真实的日本文化,而是从中寻找自己得以跳脱已有的文化限制的契机。本文以巴尔特笔下的日本饮食、语言和俳句为例,分析其悟读和误读,发现巴尔特的日本书写和《S/Z》中表达的“可写文本”观念之间一以贯之的欲求和重写文本的喜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