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7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化学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3191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安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五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金沂蒙)高层论坛、第四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究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汉枫SCU节氮高产国际研讨会等;缓控释肥料的相关文献由85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祖顺、陈文求、张夫道等。

缓控释肥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5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3191 占比:99.41%

总计:53507篇

缓控释肥料—发文趋势图

缓控释肥料

-研究学者

  • 徐祖顺
  • 陈文求
  • 张夫道
  • 张民
  • 王仁宗
  • 王玉军
  • 颜萍
  • 史春余
  • 张建峰
  • 张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文艳; 刘亚青; 赵贵哲
    •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缓控释肥料的氮(N)、磷(P)释放及淋溶损失规律,为缓释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及解决缓释肥料养分利用率低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淋溶损失试验研究含氮磷钾脲甲醛基缓控释肥料(PSRF)、含氮磷钾硅脲甲醛基缓控释肥料(GSRFEx)、具有吸水保水功能的含氮磷钾脲甲醛基半互穿聚合物网状缓控释肥料(SI-PSRF/SAP_(CS))、含氮脲甲醛缓控释肥料(S-UF)及含氮磷钾硫包衣尿素复混肥(S-CRF)共5种缓控释肥料的氮(N)、磷(P)释放及淋溶损失。【结果】在5种缓控释肥料中,热稳定性SI-PSRF/SAP_(CS)最高,S-CRF相对较低;S-CRF的N累积释放率及最终N累积淋溶损失占累积释放的比率最高,分别为40.19%和47.23%;所有缓控释肥料的P累积释放率过高,为86.64%~97.46%,但最终P累积淋溶损失占累积释放的比率在10%左右。【结论】5种缓控释肥料最终N累积淋溶损失率控制在10%左右最佳;4种缓控释肥料最终P累积淋溶损失率在10%左右,淋失率较低,释放出的磷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
    • 王宝档; 王朝贤; 董作为; 陈庆梅
    • 摘要: 在2个试验地点,以早籼杂交稻陵两优0516号为试材,设不施氮肥(PK)、80%缓释氮肥+20%尿素氮肥一次基肥(T1)、70%缓释氮肥+30%尿素氮肥一次基肥(T2)及常规施肥模式基肥+2次追肥(简称一基二追)(NPK)为对照,研究缓/控释肥料和普通尿素不同比例组合一次基施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株氮含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一基二追常规施肥模式相比,在2个试验地点缓/控释肥料与普通尿素不同比例一次基施在籽粒产量及其构成、植株中氮含量、氮素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仙居,T2处理籽粒吸氮量比常规施肥处理高31%,差异显著(P<0.05);水稻吸收的氮绝大部分被储存在籽粒中,而秸秆中氮累积量只占地上部吸氮量的20%~30%。在施氮肥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籽粒,早稻平均需要吸收氮2.11 kg,需要施氮2.4 kg。本试验条件下,缓释肥料与普通尿素按不同比例一次基施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常规一基二追相近,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的施肥目标。
    • 胡君霞; 左怿平; 张瑞薇; 李向岭; 王健; 韩金玲; 周印富
    • 摘要: 探讨不同缓控释肥料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可为缓控释肥料在糯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于2020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以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缓控释肥料对糯玉米鲜果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各类缓控释肥料各处理都延长了糯玉米生育期天数。金钛能缓释复合肥处理提高了鲜果穗采收期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3个缓控释肥处理的鲜果穗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金钛能缓释复合肥处理下鲜果穗增产效果最好,品尝评分为94.3分,品质评定等级达到1级。金钛能缓释复合肥处理可以实现糯玉米鲜果穗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适宜在冀东平原糯玉米生产中应用。
    • 杜昌文; 周健民
    • 摘要: 缓控释肥料养分的释放因能更好地与作物需求相匹配而使得养分利用率高,是提升养分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为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MOF是一种基于分子设计的新型团簇功能多孔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构型多样及结构可调控等优点,在化学、材料、医学、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在也开始应用于农业。本文根据MOF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和合成方法,探讨了MOF应用于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特点和进展,进而阐述了MOF类新型缓控释肥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可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从分子层面定向设计引入特定营养元素,为缓控释肥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 李娜; 柳林; 闫喜东; 汪润东; 赵淑梅; 李伟
    • 摘要: 为探明不同配方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水稻品种吉粳816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施肥与侧深施缓控释肥料对比,分别测定水稻茎蘖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采用侧深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20%的情况下,随着磷肥与钾肥水平的降低,水稻经济性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千粒重的下降。与常规施肥相比,侧深施NPK比例为22∶13∶15缓控释肥料处理产量增加8.4%,且经济效益提高了1516.2元/hm^(2),其他配方缓控释肥料处理产量及经济效益较低。
    • 庞敏晖; 李丽霞; 董淑祺; 刘东生; 李鸿雁; 梁丽娜
    • 摘要: 缓控释肥料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速效性化肥进行改性,从而实现养分缓慢释放或控制释放的新型肥料,不仅能满足植物整个生长期的养分需求,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表面积大以及界面效应显著等特性,其在缓控释肥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缓控释肥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综述了纳米氧化物、纳米纤维素、纳米碳和纳米粘土等主要纳米材料在缓控释肥中的添加技术和应用效果。物理共混、化学接枝、浸渍吸附等是纳米材料改性缓控释肥的常用技术手段,纳米材料发挥的最重要功能是疏水性、吸附性、保水性、环境响应性和自修复性。纳米材料表面丰富的官能团、物理交联点或微纳米凸起的形成等是提高缓控释效果的关键因素。拓展天然有机纳米材料、探寻简单高效的改性方法、明确相应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及性能调控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 方爽; 刘娟; 张乃明; 刘志宗; 陈亚俊
    • 摘要: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环境友好型肥料是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总结了有关环境友好型肥料的内涵、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挑战与环境友好型肥料发展的机遇,并对我国环境友好型肥料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缓/控释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是环境友好型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加强对新型绿色肥料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普及,完善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力度,开发品类更多、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新型环境友好型肥料。
    • 雷竹光; 罗国提; 梁权发; 陈彩凤
    • 摘要: 通过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进行“金正大”控释掺混肥与当地农户习惯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其在本地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正大”控释掺混肥系列新型肥料与当地农户习惯施用的“舒耐施”缓释掺混肥比较,施用金正大”控释掺混肥(T1处理)与施用“舒耐施”缓释掺混肥(T2处理)在平均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无显著差异。T1处理与T2处理比较增产845.1kg/hm^(2),增产11.92%,纯收益增加2843.4元/hm^(2)。“金正大”控释掺混肥系列新型肥料对当地水稻增产、增效作用明显。
    • 蒋琪; 陈少杰; 王飞; 秦方锦; 俞国君; 汪东东
    • 摘要: 为减少化肥用量,提高种粮经济效益,以双季稻为材料,评价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稻上,施控释肥的处理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4.49%,施木质素肥及缓释配方肥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减产0.60%~6.05%;在连作晚稻上,各缓(控)释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01%~3.59%.从全年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化肥减量增效情况看,除施缓释配方肥处理外,施木质素肥和施控释肥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施控释肥的处理在减氮9.82%情况下,还增产增收2.01%;施木质素肥的处理在减氮19.44%和21.44%情况下,效益仅下降0.67%和1.07%.综合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等表现,控释肥和木质素肥在减少氮肥用量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稳产增产,在经济效益不下降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 刘忠强
    • 摘要: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是在过去多粒种子和肥料同时播种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的单粒种子和肥料同时播种。其技术核心是在玉米播种时将优质的良种与缓控释肥料按照适宜的数量和配比,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播入地下。是“农机和农艺结合”“精量播种和播肥”“良种良肥良法”配套的新型高效生产技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