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络合

络合

络合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3年内共计619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721篇;相关期刊313种,包括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六次全国流行病学大会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2007年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情报网第17届年会、2006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等;络合的相关文献由11789位作者贡献,包括唐铖、唐青、冀红珍等。

络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8 占比:7.5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5721 占比:92.30%

总计:6198篇

络合—发文趋势图

络合

-研究学者

  • 唐铖
  • 唐青
  • 冀红珍
  • 马海燕
  • 菲利普·施特塞尔
  • 埃斯特·布罗伊宁
  • 菲利普·斯托塞尔
  • 高维坤
  • 乔瓦尼·里奇
  • 安娜·索玛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侯奔; 高静; 邱运仁; 王春育
    • 摘要: 根据剪切解络-超滤过程中金属离子的动态浓度关系和质量守恒定律,采用CodeBlocks17.12软件编写程序,建立了剪切解络-超滤工艺关键指标预测模型,实现了金属离子浓度、回收率、体积稀释倍数等指标的预测,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依次在转速800 r/min、1 400 r/min、3 000 r/min下回收模拟废水中43μg/L的Co^(2+)、995μg/L的Ni^(2+)和88μg/L的La^(3+),3种金属的回收率均达99.8%以上时,超滤过程体积稀释倍数的预测值分别为7.0、7.5、5.75,实验值分别为7.5、7.25、6.25,可见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本模型对研究方案制定和调整有实际指导意义。
    • 龙光武; 李金辉; 温耀儒; 褚宇航; 刘晋彪; 王瑞祥; 徐志峰
    • 摘要: 采用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浸出液中络合沉淀除铝,考察了PBTCA用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铝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CA与Al^(3+)物质的量比为1∶5、溶液pH=4.5、反应温度30°C、反应时间10 min条件下,Al^(3+)沉淀率达98.39%,而稀土损失率仅5.39%,除铝效果较好。
    • 代玉; 刘智青; 刘兴欢; 于水; 贾鑫
    • 摘要: 本文基于多巴胺(DA)在碱性条件下能氧化自聚合以及儿茶酚能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性,成功合成了金属-聚多巴胺复合物(metal-PDA),并通过调节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预聚合形成寡聚物的时间,制备出从圆片状到球状多级结构的metal-PDA。Fe-PDA经过碳化具有较好的氧还原(ORR)性能,相比较于商业Pt/C,其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这是由于碳材料中引入了Sp^(2)C、石墨氮、吡啶氮、Fe-Nx等活性基团,此外,碳材料具有合适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这有利于电子传输,促进ORR反应进程。本研究工作为指导设计高性能ORR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许新瑶; 蒲晓; 高静; 董雪; 张玉虎; 胡延佳; 孟少康; 王健
    • 摘要: 选取北京市4个公园(南海子公园、圆明园、陶然亭公园和龙潭公园)的景观用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水体DOC的荧光组分和分子量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分子量DOC与Cu^(2+)、Pb^(2+)分别进行荧光猝灭滴定实验,确定络合态重金属含量、参与络合的荧光组分、络合参数等,以表征不同重金属离子与DOC的络合特性。结果显示,北京市4个公园水体DOC中鉴定出3种荧光组分,其中C1和C2为类腐殖质物质,C3为类蛋白色氨酸类物质。对DOC进行分子量分级,分级后DOC中鉴定出2种荧光组分,其中C1为类腐殖质物质,C2为类蛋白质色氨酸物质。荧光猝灭滴定实验后,<1 kDa DOC形成的络合态重金属含量最多,与Cu^(2+)、Pb^(2+)络合时的络合稳定常数也最大。络合形成的DOC-Pb浓度(16.91~99.15μmol·L^(-1))大于DOC-Cu(12.42~95.99μmol·L^(-1)),但Cu^(2+)对组分C1、C2的猝灭程度和络合稳定常数均强于Pb^(2+)。Cu^(2+)对组分C1的猝灭作用强于C2,表明Cu^(2+)更倾向于与类腐殖质组分络合,而Pb^(2+)则没有明显倾向性。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维护和潜在污染治理提供指导。
    • 谢童; 薛炳松; 王珊; 吴胜春; 梁鹏
    • 摘要: 为探讨巯基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特征及机理,以牛粪、污泥、竹屑为原料制备热解生物炭,并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别对其改性,采用元素分析、电镜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结合等温吸附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对比研究不同原料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性能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O—Si基团的成功引入证明巯基改性成功,巯基改性后的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能力增强,主要归因于含硫基团(—SH、C—S)与甲基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改性后,3种生物炭对甲基汞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巯基改性生物炭对甲基汞的最大拟合吸附量达到526~1450ng·g^(-1),显著高于未改性生物炭(331~533 ng·g^(-1)),改性组生物炭的吸附速率常数k_(2)(1.800~2.640)明显高于未改性组生物炭(0.014~0.156)。研究表明,巯基改性生物炭吸附甲基汞主要是通过其表面引入的—SH和C—S等官能团,与甲基汞形成—SHgCH_(3)和(CH_(3)Hg)_(2)S等络合物,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甲基汞。
    • 李燕平; 李宇翔
    • 摘要: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与铬形成配合物的最优反应条件,并对配位反应结果进行表征分析。方法通过把干的山药饮片磨成的粉末,提取中性山药多糖并溶于水,单因素法探究山药中性多糖与Cr 3+配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并用紫外-可见光、红外光谱仪定性,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结果山药中性多糖与Cr 3+配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为70°C、反应2 h、pH=7~8,通过紫外-可见光、红外光谱仪对产物定性分析,结果为阳性。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该络合物中Cr元素的含量为5.1%。结论本研究方法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成功合成山药多糖-铬络合物,为后续研究其免疫功效奠定基础。
    • 王昊; 黄浩真; 曹静伟; 夏荣阳; 潘国峰
    • 摘要: 为了提高钴互连集成电路钴膜化学机械平坦化(CMP)中钴的去除速率以及Co/TiN去除速率选择性,研究了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作为络合剂,在钴互连集成电路钴膜CMP中的作用机理。通过CMP、电化学、X射线电子光谱等实验探究了ATMP的络合性能,采用X射线电子光谱以及密度泛函理论的建模仿真对ATMP在抛光液中的络合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TMP的添加不同程度地加快了钴和氮化钛腐蚀,可以有效地提高钴互连集成电路钴膜CMP的去除速率以及Co/TiN去除速率选择性;X射线电子光谱实验显示ATMP的络合作用可以降低钴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可以发现,ATMP中的磷酸基团为活性位点,与晶圆表面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实现快速去除。可见ATMP可以作为络合剂应用于钴布线钴膜CMP制程。
    • 刘诗琴; 黄宇翔; 余养伦; 龙玲; 吕斌; 于文吉
    • 摘要: 多酚-铁络合的木材化学调色技术具有低碳、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予以资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从多酚-铁络合木材化学调色的机理、工艺、技术、新产品等方面梳理了多酚-铁络合木材调色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木材多酚-铁络合在改变木材颜色、减少木材色差、增强木材纹理感、提高木材色牢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剖析木材化学调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木材多酚化学调色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 姚淑华; 雍玉玲; 李士凤; 王海博; 吕洪涛; 石中亮
    • 摘要: 以腐植酸(HA)代表天然有机质,采用平衡透析和超滤的方法研究铁离子(Fe(II)、Fe(III))对不同分子量HA与砷离子(As(V)、As(III))络合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络合特征.结果发现,Fe(II)和Fe(III)均能增强HA络合As能力,且对As(V)络合能力的增强作用大于As(III);pH值显著影响HA络合As能力;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由5mg/L增大到200m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增加,此时HA-Fe(III)络合As(III)百分比最大,为24.55%;初始As浓度由10μg/L增加1000μ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降低,其中HA-Fe(III)络合As(III)百分比最低,为3.11%.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子量>100kDa络合As百分比最大,其中HA-Fe(II)络合As(III)的百分比最高为26.43%;分子量小于10kDa的HA络合As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分子量的HA.Fe的增强作用主要源于Fe与羧基形成桥梁再与As络合形成三元络合物.
    • 李继勇; 孙玉海; 卢占国; 张云芝; 孟博; 宋时权; 吴洋
    • 摘要: 传统的液体酸解堵体系,多使用盐酸、硝酸等常规液体酸。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液体酸存在设备成本高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选用氨基磺酸、柠檬酸、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为基础,对这3种不同类型固体酸的溶蚀性能、稳定铁离子能力进行性能评价。利用复配实验,调控3种固体酸的比例,确定最优的复配固体酸配方为m(氨基磺酸)∶m(柠檬酸)∶m(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为8∶1∶1。以此复配固体酸为主剂,加入缓蚀剂、渗透剂、黏土防膨剂构建得到固体酸解堵体系。该固体解堵体系具有较好的溶蚀碳酸钙能力,对大理石的溶蚀率达到27.65%,良好的稳定铁离子的能力,络合铁离子容量达到643.71 mg/L。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表明,该固体酸解堵体系的注入体积达到10 PV时,可以提高岩心渗透率20%以上。现场利用固体酸体系施工后,施工井产量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