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67999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兽医导刊、今日畜牧兽医、畜牧与饲料科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等;临床型乳房炎的相关文献由72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宏胜、吴俊朝、李世宏等。

临床型乳房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67999 占比:99.97%

总计:968260篇

临床型乳房炎—发文趋势图

临床型乳房炎

-研究学者

  • 李宏胜
  • 吴俊朝
  • 李世宏
  • 李剑勇
  • 李新圃
  • 王旭荣
  • 张勇
  • 李伟
  • 杨峰
  • 王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军帅; 张琪; 林津如; 屈勇刚; 梁晏; 李娜; 党瑞莹; 王紫阳
    • 摘要: 为了研究新疆部分地区临床型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的感染率、耐药情况及致病情况,采集47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并开展了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小鼠攻毒试验。结果分离到14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9.79%(14/47)。11种抗生素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红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的多重耐药最为常见,高达50.00%(7/14),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35.71%(5/14);14株大肠杆菌都具有多重耐药性,有71.43%(10/14)的菌株最少对9种药物具有耐药性。毒力基因检测出了Stx2、hlyA、K99、ETT2和eaeA5种毒力基因;具有多种毒力基因的菌株占28.57%(4/14)。动物毒力试验显示,试验组死亡小鼠表现为皮下充血、十二指肠菲薄、肝脏有出血点。本研究可为该地区的乳房炎源大肠杆菌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帮助。
    • 李秀梅
    •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乳房实质、间质的多发性疾病,发病率为10%~20%。根据临诊症状不同可分为临床型、亚临床性和非临床型乳房炎。究其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1乳房炎分类1.1临床型乳房炎根据临诊症状不同,临床型乳房炎又可分为急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急性乳房炎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触诊回避,泌乳减少,乳汁有絮状物或血样凝块,pH常呈碱性。
    • 赵婷婷; 孙德孝; 席库; 高角齐; 郭刚; 曹杰
    • 摘要: 奶牛生产中往往通过干奶期治疗消除乳房在上个泌乳期已存在的感染、预防产后新发感染。干奶期的治疗能使乳房有机会在下一个泌乳期到来之前修复受损的乳腺组织,降低产后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本试验旨在比较三种不同成分的干奶药——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RC)、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NF)、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AB)的安全性、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效果和产后新发临床乳房炎预防效果、弃奶期以及经济效益,以期为临床干奶药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RC的安全性较好;②三种干奶药对干奶期隐性乳房炎治疗和细菌清除效果无显著差异;③AB预防产后新发感染效果最好;④NF弃奶期最短;⑤AB经济效益最好,对各项综合评分,RC为4分,AB为6分,NF为5分,因此在临床干奶期治疗中首选邻氯青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提高新产牛产奶的商品率,可选用复方普鲁卡因青霉素-萘夫西林钠-硫酸双氢链霉素乳房注入剂(干奶期),针对干奶环境略差的牧场可考虑选用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奶期)。
    • 迟晓栋
    • 摘要: 乳房炎是由于母牛的乳腺感染微生物或者环境及理化刺激而出现的一类炎症反应。临床上根据炎症轻重程度可分成两种类型,即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前者会导致病牛乳房有红肿热痛症状,触感变硬,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脉搏加快,机体脱水等。母牛发生乳房炎后,泌乳量降低,且乳品质变差,严重时甚至由于失去泌乳能力而只可被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 胡能
    • 摘要: 目的:探讨用中药复方注射液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确诊临床型乳房炎的418头刚生产的奶牛,随机分为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24头,对照组194头。实验组给予中药复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链霉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186例,治愈率为83.04%,总治疗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治愈142例,治愈率为73.20%,总治疗有效率为86.60%。实验组治愈率、总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注射液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和链霉素。
    • 王富伟; 武乃雯; 陈鹏; 朱春燕; 高健
    • 摘要: 为探究河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本调查统计了河北地区19个大型奶牛场1807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据,分析临床型乳房炎在泌乳天数、乳区、严重程度、病原菌等方面的特征。结果显示,奶牛泌乳中期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55.0%;单乳区发生乳房炎的比例为96.8%,其中,前2个乳区占比为58.2%,后2个乳区占比为41.8%;轻度、中度、重度乳房炎占比分别为64.4%、23.8%、11.8%;环境性病原菌分离率为86.1%,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结果表明,我国河北地区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前乳区发病占比高于后乳区,在泌乳中期内发病占比较高。本调查结果为河北地区大型奶牛场制定针对性的乳房炎防控计划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戴建华; 姚志兰; 张乐; 张文静; 张钺; 傅宏庆; 沈留红
    • 摘要: 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以12头健康奶牛为对照组(不注射药物)、12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为试验组,按体重0.05 mL·kg^(-1)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6 d。试验期间,使用IDEXX ProCyte D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对照组及试验组1、3、5、7 d血液常规指标,分别用BS-240V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ELISA法检测对照组任一天及试验组1、3、5、7 d血清生化指标血糖(GLU)、肌酐(CREA)、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K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CHOL)、淀粉酶(AMYL)、脂肪酶(LIP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均处于正常生理值范围,且试验组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2)白头翁皂苷B4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抗氧化因子SOD、MDA、CAT和NOS恢复至健康水平(P<0.05或0.01),用药后7 d试验组除GSH-Px和T-A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抗氧化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而言,白头翁皂苷B4可促进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均在生理范围内显著改善,有效减轻乳腺炎氧化损伤,有助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疗。
    • 黄福庭
    • 摘要: 乳房炎是奶牛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通常是泌乳初期的奶牛和处于泌乳高峰期的高产奶牛易发.乳房炎可分成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大类型,其中临床型乳房炎是指乳房腺体或者乳腺间结缔组织出现发炎或者二者一起出现发炎.通过大量调查,有5%~10%奶牛发生临床型的乳房炎,直接导致奶牛泌乳量降低,牛乳价值下降,牛乳被废弃处理等,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 黄福庭
    • 摘要: 乳房炎是奶牛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通常是泌乳初期的奶牛和处于泌乳高峰期的高产奶牛易发。乳房炎可分成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大类型,其中临床型乳房炎是指乳房腺体或者乳腺间结缔组织出现发炎或者二者一起出现发炎。通过大量调查,有5%~10%奶牛发生临床型的乳房炎,直接导致奶牛泌乳量降低,牛乳价值下降,牛乳被废弃处理等,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 隋国燕; 唐峰; 李世宏; 秦哲; 陈长青; 崔小七; 周衡; 张财祯; 朱新荣; 李剑勇
    • 摘要: 为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在甘肃某两个牛场选择70头自然发生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进行临床试验.将患病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头)和对照组(n=34头).试验用药和对照用药分别为郑州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和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每个感染乳区注入3 g药物,每12 h注射1次,连续用药3 d.在用药前、停药后7 d及14 d采集各组奶牛的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测及乳汁体细胞计数.通过临床观察、细菌清除率及体细胞计数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停药后14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8.3%和61.8%,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93.55%.两组奶样中的SCC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用药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