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济资助

经济资助

经济资助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199篇;相关期刊185种,包括瞭望、学理论、当代老年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十一五”全国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交流会暨2010年年会、青岛市第三届学术年会等;经济资助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许翾、黄维、卢求等。

经济资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1.7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199 占比:98.23%

总计:12419篇

经济资助—发文趋势图

经济资助

-研究学者

  • 许翾
  • 黄维
  • 卢求
  • 周芳
  • 姚长柏
  • 徐芳
  • 杨洋
  • 桂媛
  • 汪嫔嫔
  • 游德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维; 廖小薇; 阳立高; 要攀攀; 颜佳琳
    • 摘要: 基于严格随机抽样的湖南省7所高校255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经济资助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和样本自选择偏差后,经济资助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信任水平。但这种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仅获得奖/助学金等无偿型资助的大学生在提升政治信任水平方面的效果最为显著,而仅获得助学贷款等偿还型资助和同时获得偿还型和无偿型资助对大学生政治信任水平的影响的效果并不显著。对大学生经济资助育人效果的考察不能仅局限于探讨经济资助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其在更为宏观的政治层面所带来的效果。
    • 于斌; 周熙
    • 摘要: 资助育人工作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发展,资助体系建设不完善、资助队伍配备不健全、学生思想引领不充分等问题逐渐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以"三全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体系,能够保障高层次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创新经济资助工作内涵。高校应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等"全员"协同参与的资助育人新格局,形成资助育人工作与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融合新路径,践行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相结合的"全方位"资助育人新理念,以切实促进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王利红; 单颖辉
    • 摘要: 人工智能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应用层、技术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从最初的替代机械化劳动发展到模拟人的思维,在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张的同时,也给专利权保护带来了新的课题。从专利法角度看,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容易被当成智力活动规则,其新颖性和创造性也受到诸多质疑。文章运用调查法与规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梳理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智能专利从量积到质变的改革思路。研究表明:与早期注重专利申请数量的管理导向相比,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提升人工智能专利的授权质量是当务之急,因此文章从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导航、专利申请书撰写、风险分摊机制和经济资助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使专利保护制度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相适应。
    • 杨帆
    • 摘要: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我国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奇迹,人民生活得到空前改善。然而,要彻底长期全面摆脱贫穷,治愚扶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育要实现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的目标。[1]如何贯彻落实好“资助育人”,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教育部先后提出了“精准资助”概念和“资助育人”育人体系,强调既要重视“扶困”,更要“扶志”“扶智”的育人理念,着力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育人新格局。要求高校一要全面把准资助育人要求,做到经济资助不遗漏;二要密切关注个性化帮扶特点,实施精准资助,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黄维; 胡伊若; 王洁
    • 摘要: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干中学”模型,根据湖南省7所高校1334名2016级本科生调查数据和资助管理数据,探讨经济资助对大学生财经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大学生财经态度较好,98%的大学生认为学会理财很重要;第二,不同经济资助方式对大学生财经素养有不同的影响,同时获得两类资助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储蓄和统计每月支出。财经行为可以在资助活动的参与中自动获得,但申请、办理经济资助等财经行为并没有提高大学生的财经知识储备。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大学生财经素养理论,而且为提升大学生财经素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森林
    • 摘要: 经济资助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17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获得经济资助与否,其国家认同感存在明显的差异,获得过经济资助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明显较高;滞后支付型资助、赠予型贫困资助、赠予型奖励资助、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四种资助类型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都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经济资助对于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获得任何经济资助都会显著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感;而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只有滞后支付型资助和人力资本返还型资助的影响显著。由此可见,经济资助可以有效提升受助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应当充分发挥经济资助在价值观上的育人功能,将经济资助的物质帮助与育人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 潘漫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教育扶贫是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基中之基。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后,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由“保障型”向“发展型”、由“经济资助”向“资助育人”的战略转型。做好新时代的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 游德福
    • 摘要: 据《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规定: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此处所谓"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是对"啃老"行为比较婉转文雅的描述。"啃老"现象引起地方人大立法的关注,及时出台这样一个《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用法律的威慑力对"啃老"行为说不,入理入法,非常有必要。
    • 杨洋
    • 摘要: 新时期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精准资助为方法,以资助育人为目标,促进经济困难学生个人人力资本的发展.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经济资助在高校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并对高校经济资助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财政扶贫的有效性.二是完善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激励功能.三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丰富高校贫困生资助内涵.
    • 杨洋
    • 摘要: 新时期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精准资助为方法,以资助育人为目标,促进经济困难学生个人人力资本的发展。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经济资助在高校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并对高校经济资助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财政扶贫的有效性。二是完善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激励功能。三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丰富高校贫困生资助内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