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细胞学
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41933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吉林省第七届临床细胞学学术会议、吉林省第六届临床细胞学学术研讨会、吉林省第五届临床细胞学学术研讨会等;细针穿刺细胞学的相关文献由49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芳、杜芸、王珩等。
细针穿刺细胞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1933篇
占比:99.92%
总计:242128篇
细针穿刺细胞学
-研究学者
- 刘芳
- 杜芸
- 王珩
- 陈生
- 侍孝红
- 刘从兵
- 刘蜻蜻
- 吴娟
- 吴家宁
- 吴骥
- 周滨经
- 张启鹤
- 张文杰
- 曲召福
- 李新
- 杨志敏
- 王永香
- 王蕊
- 王静
- 赵银环
- 陈均
- 陈海燕
- 黄品同
- Wang Yong Xiang
- 万宇
- 卢桂芝
- 吴云松
- 周丽艳
- 周本涛
- 孙大菊
- 平波
- 张丽
- 张博茗
- 张娟
- 张娟安
- 张守永
- 张智弘
- 张燕
- 张艳
- 张艳琼
- 张超
- 戴素娟
- 曹长春
- 朱红
- 李琼华
- 杨广智
- 林元强
- 武鹏
- 毛达峰
- 王利
-
-
张婷;
王玉环
-
-
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与超声诊断标准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 gland,MTC)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9例术后病理确诊的MTC病例,回顾性分析:(1)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Radiology,ACR)2017版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与优化的TI-RADS分类标准进行评分的得分结果与诊断准确性;(2)FNAC涂片采用Bethesda报告系统标准与优化标准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MTC结节超声检查按优化的TI-RADS分类标准评分结果为(9.07±1.87)分,优于按ACR 2017版TI-RADS分类标准的(6.52±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TC结节在优化的TI-RADS标准下超声诊断敏感度为89.7%,优于ACR 2017版TI-RADS标准下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TC结节FNAC涂片按优化的标准诊断敏感度为93.1%,优于按Bethesda报告系统标准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超声与FNAC诊断标准可提高MTC术前的诊断准确性,对制定MTC患者的手术方式和避免再次手术以及改善其预后均有重大临床的意义。
-
-
刘野;
王莉芬
-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样本的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术前风险分层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前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US-FNA)样本141例(155个结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检测FNA样本的BRAF V600E突变情况,同时对US-FNA样本行液基细胞薄层制片、细胞病理学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NA样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FNA样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和细胞学检查两种方法在甲状腺结节术前风险分层管理中的优劣。结果 141例(155个结节)术前FNA样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显示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为79.4%(123/155);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FNA样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敏感性87.9%、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45.2%、准确性89%。FNA细胞学检查对其诊断的敏感性87.9%、特异性78.6%、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39.3%、准确性87%。BRAF V600E突变检测联合FNA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94.3%,与单一FNA样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和细胞学检查方法的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FNA样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作为第一推荐纳入甲状腺结节风险分层管理措施中。
-
-
戴素娟;
李俊韬;
郭广秀;
谢训禄
-
-
摘要:
目的:探析联合策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B)+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VE1)]}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择期行切除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采用超声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进行联合策略[US-FNAB+CyclinD1+BRAF(VE1)]检测。统计US-FNAB检查、ICC技术[BRAF(VE1)和CyclinD1蛋白检测]及联合策略技术阴阳性检出情况,并以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恶性结节患者63例,良性结节患者137例。三种诊断策略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种诊断策略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策略的敏感度(85.71%)、阴性预测值(93.48%)、准确率(91.50%)明显最高。结论:联合策略[US-FNAB+CyclinD1+BRAF(VE1)]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价值较高,可以提高单一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风险。
-
-
刘泽志;
高婉仪;
卢志荣;
刘志坚;
李津;
苏锦坤;
蔡广创;
曾永威
-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US-FNAC与常规超声检查。观察US-FNAC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US-FNAC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结果: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良性各有52例、32例,其中误诊8例,漏诊16例。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敏感度为69.23%(36/52),特异度为75.00%(24/32),准确率为71.43%(60/84),阳性预测值81.82%(36/44),阴性预测值为60.00%(24/40),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US-FNAC诊断误诊4例,漏诊2例,US-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敏感度为96.15%(50/52),特异度为87.50%(28/32),准确率为92.86%(78/84),阳性预测值为92.59%(50/54),阴性预测值为93.33%(28/30),US-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US-FNAC诊断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8、13.148、9.972,P0.05)。结论:US-FNAC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诊断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超声,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安全可靠方法。
-
-
周文倩;
王正花;
王康
-
-
摘要:
目的 通过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对儿童桥本甲状腺炎进行细胞形态学分级,并进一步探讨甲状腺功能、主要血常规参数与细胞形态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经B超、实验室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为HT的40例患儿的病理涂片,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患儿均完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在40例患儿中,女性有33例。大多数患儿为桥本甲状腺炎2级(60%),其次是1级(32.5%)和3级(7.5%)。甲状腺激素升高者占7.5%,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72.5%,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占20%。37.5%的患儿平均血红蛋白均降低,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亢进患儿中尤为明显(P0.05)。结论 HT的细胞形态学分级可以客观反应患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程度。细胞形态学分级与甲状腺功能无统计学相关性。本研究发现,大多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亢进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而其它血常规参数与甲状腺功能没有统计学相关性。
-
-
许田田;
尹艳华
-
-
摘要:
目的:分析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总结DSVPTC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的术前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DSVPTC的临床、超声资料、细针穿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9例DSVPTC中女性7例,男性2例;7例(77.8%)可见被膜侵犯,8例(88.9%)可见脉管内瘤栓,9例(100%)出现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为4例(44.4%)在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内见弥散分布的砂粒样钙化,呈“暴风雪”样改变,5例(55.6%)在单侧腺体内呈结节样的不均质区,边界不清。9例术前均行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细胞学主要特征为:较多砂砾体、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排列紧密的三维立体细胞簇及排列松散的鳞状化生细胞。结合超声及FNAC检查,DSVPTC术前诊断率为77.8%。结论:DSVPTC侵袭性较强,超声及FNAC检查对于DSVPTC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
-
-
邱晓俊;
叶盛;
李宁星;
汤长江;
罗斯立
-
-
摘要: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US-CNB)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B)检查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 选取97例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疑似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粗针穿刺组(45例, 49个结节)和细针穿刺组(52例, 55个结节)。粗针穿刺组行US-CNB检查,细针穿刺组行US-FNAB检查;细针穿刺组中首次穿刺诊断结果为BethesdaⅢ类的结节二次穿刺改行粗针穿刺。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的取材满意率、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断结果 (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细针穿刺+粗针穿刺(首次细针穿刺为BethesdaⅢ类)与粗针穿刺的诊断结果 (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粗针穿刺组失败2个,成功率为95.9%(47/49, 2个失败的剔除出后续对比),取材满意率为97.9%(46/47);细针穿刺组无失败病例,成功率为100.0%,取材满意率为89.1%(49/55)。粗针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19.1%(9/47)高于细针穿刺组的3.6%(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9, P=0.0120.05)。细针穿刺组首次穿刺中共7个结节诊断结果显示为BethesdaⅢ类,重复穿刺采用粗针穿刺,最终穿刺病理结果显示7个结节中3个为恶性, 4个为良性。细针穿刺+粗针穿刺(首次细针穿刺为BethesdaⅢ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42/49)、88.10%(37/42)、71.43%(5/7),与粗针穿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FNAB和US-CNB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各有利弊,可互相补充,建议临床首选US-FNAB,以降低不必要的粗针穿刺风险,若穿刺结果为BethesdaⅢ类,二次穿刺可选USCNB,以求进一步提高穿刺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
-
李锐;
曹丁方;
张雪;
赵延明;
刘红刚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与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对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甲状腺手术并进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且术前有FNA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91例(547个结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Bethesda分类法将547个结节分为6类,分析FNA和冷冻病理在不同类别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准确率,并通过对其中335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或部分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术式分析,评估术中冷冻病理的手术指导价值。结果除Ⅵ类结节外,冷冻病理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FNA;冷冻病理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FNA;335例患者中有38例(11%)根据冷冻病理结果修改了手术方式,其中37例(97.4%)经术后石蜡病理证实正确;在Ⅲ、Ⅳ类结节患者中根据冷冻病理结果改变手术方式的比例最高(54.8%),而在Ⅵ类结节患者中该比例最低(0.5%,1/186)。结论术中冷冻病理对于FNA不能确定诊断的甲状腺结节具有一定手术指导价值,而对于FNA已经明确诊断的结节其手术指导价值较低。
-
-
王珏;
何杰
-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滤泡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滤泡性肿瘤后行手术切除的病例,分析细胞学特征及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滤泡性肿瘤的组织学诊断结果多样,包括良性滤泡性结节15例(41.7%)、滤泡性肿瘤14例(38.9%)、乳头状癌5例(13.9%)、甲状旁腺肿瘤2例(5.6%)。其中滤泡性肿瘤包括滤泡性腺瘤5例(13.9%)、嗜酸细胞腺瘤3例(8.3%)、滤泡性癌3例(8.3%)、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2例(5.6%)以及具有乳头状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1例(2.8%)。这组病变均呈现以滤泡结构为主的排列方式,但在细胞形态上却存在差异。结论“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的术后组织病理类型涵盖范围广泛。对于滤泡结构为主的细胞学涂片,无论是否具有典型乳头状癌细胞核特点,均应结合超声、检验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漏诊及过度诊断。细胞学医师客观的诊断及描述更利于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准确的临床管理。
-
-
朱琳;
马青松;
陈冰;
胡爱侠
-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细针穿刺细胞学中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TCT)及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细针穿刺物,TCT及传统涂片(conventional smear,CS)制片,其中153例有术后对照,回顾性比较不同制片方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前列腺癌确诊率,分析漏诊及误诊原因,并结合ICC及前列腺癌分级,寻求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结果:TCT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CS,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减少,尤其是Gleason评分≤7分时明显。TCT联合ICC后,灵敏度及前列腺癌确诊率更高。结论:TCT和CS均能鉴别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但TCT对于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患者有更高诊断价值,ICC辅助诊断后,其价值更高,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
-
孙大菊;
张文杰;
闻春艳
- 《吉林省第七届临床细胞学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评价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33例穿刺细胞学涂片进行分析.结果:1133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和转移癌为主,细胞穿刺符合率达89.06%,穿刺成功率达100%.结论:FNAC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
-
-
Wang Yong Xiang;
王永香;
续薇
- 《吉林省第五届临床细胞学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对睾丸肿物的诊断价值和分型.rn 方法:对40例睾丸肿大病人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29例手术病人进行病理诊断结果对照.rn 结果:40例病人良性(炎症、结核、囊肿)16例占40%,恶性24例占60%,其中精原细胞瘤9例占22.5%,胚胎癌4例占10%,畸胎瘤3例占7.5%,恶性细胞6例占15%.29例病理对照精原细胞瘤诊断符合率为81.8%,胚胎癌57.1%,畸胎瘤60%.rn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睾丸肿物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且能部分分型,为睾丸肿物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
-
Wang Yong Xiang;
王永香
- 《吉林省第五届临床细胞学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提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rn 方法:对210例淋巴结结核穿刺细胞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人年龄,临床表现、肿物部位、穿刺物外观、穿刺细胞学诊断细胞进行统计.rn 结果:淋巴结结核病人年龄年轻化、肿物以颈侧位、颌下、锁骨上淋巴结多见,穿刺物外观60%为干酪样或脓性,诊断细胞为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及干酪样坏死物.rn 结论:具有典型诊断细胞淋巴结结核诊断并不难,对于淋巴结结核早期增生期诊断困难,要掌握其细胞学特点同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以提高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
张文杰;
闻春艳;
孙大菊
- 《吉林省第七届临床细胞学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细胞学特征.方法:对20例颈部神经鞘瘤细针穿刺涂片的观察分析.结果:颈部神经鞘瘤的细胞学特征有:瘤细胞呈旋涡状或束状排列,核呈栅栏状排列,红色粘液状基质中央杂有大小较一致梭形细胞.结论:大多数颈部神经鞘瘤在细针穿刺细胞学上可作出明确诊断,但要正确掌握穿刺取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