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细菌学调查

细菌学调查

细菌学调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18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1951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疾病监测、食品与药品、上海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2008年全国感染控制、规范消毒护理新进展(呼和浩特)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等;细菌学调查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代平、任元明、刘丽华等。

细菌学调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951 占比:99.74%

总计:32034篇

细菌学调查—发文趋势图

细菌学调查

-研究学者

  • 何代平
  • 任元明
  • 刘丽华
  • 张惠珍
  • 忻月妹
  • 曾桂茹
  • 李月珍
  • 梁斌
  • 王晓威
  • 王雪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秀云
    • 摘要: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为重症监护室患者有效预防院内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0例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出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导致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860例患者进行痰液标本细菌培养,共有198例(23.02%)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其中G-杆菌 、G+球菌和真菌分别占64.65% 、32.83% 和2.53%.其中气管切口(51例)、大脑手术治疗(101例)是导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分别占11.76%(6/51)和9.90%(10/101).使用抗生素时间 ≥7 d,且抗生素使用种类 ≥2种与肺部感染存在紧密相关性.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主要感染病菌为G-杆菌,其次为G+球菌和真菌,尤其对于接受气管切开 、大脑手术等治疗的患者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 杨翠; 张功艳
    • 摘要: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方法 抽选2014年4月-2016年6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入住并接受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1460例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取出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患者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统计患者肺部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该组1 460例患者痰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且持续两次者共326例,占所有患者22.3%的比例.同时患者菌株构成结果中以G-杆(肺炎克雷伯)菌数量最多,共210例且占64.4%的比例;G+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其次,共110例且占33.7%的比例;真菌数量最少,共6例且占1.84%的比例.其中院内感染56人次,感染率3.83%.该组1 460例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见表2,其中气管切开(88例)以及大脑手术治疗(216例)是引发患者肺部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据12.5%(11/88)、10.2%(22/216)的比例.该组1460例患者所用抗生素数量均≥2种,同时应用时间≥7d.该组患者中大部分(1 241例)均使用了第三代头孢类抗菌素,约占85.0%的比例,其中真菌感染患者使用抗菌素数量在3~5种范围内.结论 该院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以G-菌为主,其中气管切开、大脑手术治疗等操作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应该结合上述因素加强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针对性,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
    • 潘素琴
    • 摘要: 目的:分析大同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细菌学状况。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对我市生活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验,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抽检的354份水样,总合格数为306份,总合格率为86.4%。仍有一部分水源水不合格,给市民饮水安全带来隐患。结论随着我市居民居住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管网也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进入城市居民家的水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饮水安全已提到日程上来。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提高水源水质量,保证居民饮用水质的合格和安全。
    • 耿康
    • 摘要: Objective: bacter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burn and plastic operation.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2012 August ~ 2014 August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where the author of plastic surgery clinic received bacter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 with burn and plastic operation. Bacter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full range of investigations. In cosmetic surgery, should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ll the risks, find out the possible microbial infection, earl y prevention, andfor possible infection placeshould do a good job of drug control, the efficacy of antibiotics play the biggest, avoidinfection, make the patient recover.%目的:对烧伤整形手术进行细菌学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接受烧伤整形手术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烧伤整形手术细菌学调查。结论:对烧伤整形手术的细菌学调查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在整容手术中,应当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找出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感染的方面,进行提前的预防,而对于可能出现感染的地方应该做好药物的控制,将抗生素的功效发挥最大,避免感染的发生,使得病人得到康复。
    • 张文萍
    • 摘要: Objective Surgery for bacteriological investigation,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post-surgery.Methods Randomly March 2014~March 2015 in my hospital where patients were bacteriological investigation.Conclusion Bacteriological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ful system,and patients with target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reduce pain after surgery appea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acterial infection,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目的对手术进行细菌学调查,浅谈手术后细菌感染的防治。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术后患者进行细菌学调查。结论对细菌学调查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痛苦,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马金来
    • 摘要: 目的 明确开放性骨折创面的细菌种类、数量及来源,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于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间收治的47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创面进行3~4次不同时间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种类检测.结果 开放性骨折的细菌污染种类在入院时分布广泛,但在治疗过程中革兰阴性菌不断增加;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耐药广泛.结论 开放性骨折创面在院外感染的较为广泛,与受伤环境有关.入院后及术后发生的院内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阴沟杆菌,应及时应用氨基糖苷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 张惠珍; 魏全珍; 刘丽华; 秦慧琳
    • 摘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teriological monitoring results and hospital infection and its related analysis to different chests'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disinfection. Methods The "cotton sub-test law" was adopted to get sample from chests' surface in Digestion ward, CCU ward and Infectious disease ward before and after disinfection. Then we calculated the number of colonies and detected pathogens.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surface bacteria proportion before disinfection: Infectious Diseases ward was the highest of these wards. The Digestion ward was higher than the CCU ward. Microbial proportion: Gram-positive (G+) cocci (accounting for 41.41 percent) >Gram positive (G+) bacteria (accounting for 33.84 percent) > Gram-negative (G-) bacilli (accounting for 14.14 percent) >Fungi (accounting for 6.57 percent) higher > Gram-negative (G-) cocci (accounting for 4.04% ).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o on were the mainly Pathogens. Conclusions It is homology betwe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strains and the strains being isolated from the cupboard in different wards after and before disinfection.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disinfection to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in all region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at caused the hospital infection.%目的 探讨不同病区床头柜表面消毒前后细菌学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其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棉试子倾注法"分别在消化病区、CCU病区(冠心病监护病房)及传染病区床头柜表面进行消毒前后采样,计算菌落数及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消毒前不同病区床头柜表面细菌总数占比:传染病区>消化病区>CCU病区;微生物占比:革兰阳性(G+)球菌(占41.41%)>革兰阳性(G+)杆菌(占33.84%)>革兰阴性(G-)杆菌(占14.14%)>真菌(占6.57%)>革兰阴性(G-)球菌(占4.04%);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结论 在不同病区床头柜表面消毒前后分离出的菌株与医院感染病原菌存在有同源性.因此,加强医院各个区域环境的清洁消毒,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
    • 杨建秋; 谢亚芬; 郑爱华
    • 摘要: 标本来源于2005年1月-2007年9月笔者医院烧伤病房收治的1704例住院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血液、中段尿、静脉导管尖端、气管导管,共计1468份。质控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921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杆菌ATCC3521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 王俊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病房门手柄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分析与对策.方法 选住院病房重点科室3个与普通科室7个共10个科室,并对医院病房门手柄分别作了消毒前与消毒后的细菌学调查.结果 重点科室和普通科室消毒前后相比,消毒后细茸污染率显著下降.结论 加强对住院病房的消毒管理,特别是医院住院病房门手柄消毒能够有效切断我院病房门手柄细菌污染这一传播媒介.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尤卫红; 钟小珍; 刘璇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妇幼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患者住院期间使用中的床单、被套、棉胎、枕芯和床褥物体表面细菌学调查,分析妇幼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患者床上用品细菌分布,对两所医院菌群特点进行对比,探索适合不同疾病人群的床上用品安全使用时间及合理的更换周期.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版GB15982-1995A3规定方法,对妇幼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患者使用中的床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床褥物体表面采样,进行实验室细菌学调查,并对其细菌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上述使用中的床上用品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床褥、枕芯污染情况较其他严重;床上用品使用时间污染结果,从第四日起明显升高.两院患者床上用品细菌分布及菌群特点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床褥、枕芯等不同细菌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床上物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医院被服污染,从第.四日起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这一方面,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常见致病菌两组情况-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