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72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0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267938篇;相关期刊342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微循环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三届岐黄论坛、第三届岐黄论坛——妇科炎症性疾病中医药防治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相关文献由245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闽峰、梅铭惠、张绪清等。

细胞间粘附分子-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0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7938 占比:99.73%

总计:268652篇

细胞间粘附分子-1—发文趋势图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研究学者

  • 张闽峰
  • 梅铭惠
  • 张绪清
  • 徐静
  • 方佩华
  • 覃理灵
  • 周岱
  • 张敏
  • 张瑞
  • 贾俊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锐; 陈艳梅
    • 摘要: 目的探讨瑜伽、冥想和体能运动对女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影响,旨在为降低该人群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供思路。方法选出32名女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分为瑜伽组(n=8)、冥想组(n=8)、体能组(n=8)和对照组(n=8)。在运动干预前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MDA、ICAM-1和IL-1的含量。结果经运动干预后的受试者血清中MDA、ICAM-1和IL-1含量与运动干预前相比发生显著性降低,且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12周的瑜伽、冥想和体能运动都可以显著地降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血清中MDA、IL-1和ICAM-1的水平,达到改善甲基苯丙胺药物依赖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降低促炎因子。
    • 李欢; 吉训恋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时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19(CCL19)、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45例,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综合评估分组方法分为B组和C组。按照随机数字法将B组和C组患者再分为3个亚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雾化吸入、全身给药联合雾化吸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 d后比较各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CCL19、ICAM-1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B组和C组不同给药方式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CL19、I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FEV1和FEV1/%pred、PaO_(2)均升高,PaCO_(2)、CCL19、ICAM-1降低,B组除联合给药的ICAM-1水平均低于全身给药和雾化吸入组外,不同给药方式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全身给药和联合给药的FEV1和FEV1/%pred高于雾化吸入,ICAM-1水平低于雾化吸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8.69%,均低于全身给药和联合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综合分组为B组的患者急性加重期时可选择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效果与全身用药接近。C组患者首选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改善肺功能、降低ICAM-1水平,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侯睿; 胡炜; 董佩; 胡大军
    •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血管钙化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152例DK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脉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68例、非钙化组8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血清ICAM-1、VCAM-1、CTRP9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DKD冠脉血管钙化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探究血清ICAM-1、VCAM-1、CTRP9水平对DKD血管钙化预测价值。结果:钙化组中DKD临床期占比高于非钙化组(P0.05);钙化组HbA1c、LDL-C、血钙、m Alb水平均较非钙化组升高(P0.05);钙化组血清ICAM-1、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钙化组(P<0.05),CTRP9水平显著低于非钙化组(P<0.05);DKD临床期、HbA1c水平高、ICAM-1水平高、VCAM-1水平高均是影响DKD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P<0.05),CTRP9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血清ICAM-1、VCAM-1、CTRP9预测DKD冠脉血管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61、0.752(P<0.05)。结论:DKD伴冠脉血管钙化者血清ICAM-1、VCAM-1表达升高,CTRP9表达下降,检测三者水平对DKD冠脉血管钙化有一定预测价值。
    • 夏百里; 董烜玮; 崔昌盛; 柴士平
    • 摘要: 目的 检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血清脑肠肽Ghrelin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基底节脑出血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常规检查的人群7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脑肠肽Ghrelin和ICAM-1表达水平;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分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MRS评分,分析患者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基底节脑出血组血清脑肠肽Ghrel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CA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Ghrelin者CSS评分显著低于低Ghrelin者,高ICAM-1者CSS评分显著高于低ICAM-1者(均P<0.05);高Ghrelin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低Ghrelin者,高ICAM-1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低ICAM-1者(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Ghrelin表达水平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发生死亡或残疾的保护因素,血清ICAM-1表达水平是影响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发生死亡或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肠肽Ghrelin在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CAM-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参与基底节脑出血的发生及发展,且其表达情况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脑肠肽Ghrelin和ICAM-1可作为基底节脑出血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 严政; 赖斌; 吴贝贝; 柳星; 李东升; 熊晓昉
    • 摘要: 目的:观察焦油和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VECs,分别与不同浓度焦油(终浓度分别为1mg/L、10mg/L、20mg/L、50mg/L和不同浓度尼古丁终浓度分别为(10-9 mol/L、10-7 mol/L、10-5 mol/L、10-3 mol/L)共同孵育6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IC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将不与焦油和尼古丁共培养HUVECS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同浓度焦油组IC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焦油可上调HUVECs的ICAM-1表达.
    • 李淼; BARNHART Todd E; ENGLE Jonathan W
    • 摘要: 目的 验证基于双标记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抗示踪剂,进行胰腺癌组织中ICAM-1的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近红外荧光(NIRF)跨模态靶向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种胰腺癌细胞系BxPC-3、MIA PaCa的ICAM-1表达水平.通过生物耦联和配位反应制备NIRF荧光团和[89Z]锆核素双标记示踪剂.在上述细胞系构建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简称模型鼠)中,测试示踪剂的特异性、跨模态成像性能和生物分布特性;尝试在BxPC-3模型鼠中进行解剖前/后离体组织器官NIRF光学成像.最后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确认ICAM-1在移植瘤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BxPC-3与MIA PaCa细胞系的ICAM-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ET/NIRF跨模态成像和放射性生物分布实验显示,在2种模型鼠中,肿瘤的示踪剂摄取峰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NIRF成像所显示的肿瘤位置相互吻合.解剖切除瘤体前后,荧光信号随瘤体转移,周围组织几乎无残留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这2种移植瘤组织的ICAM-1表达水平差异与其示踪剂浓聚水平差异正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确认了以ICAM-1为靶标的双标记单抗示踪剂,用于胰腺癌组织临床前靶向跨模态成像是可行的,这为同时实现肿瘤活体全身成像和肿瘤组织原位可视化提供了例证,揭示了基于ICAM-1靶向成像的病灶检测、手术导航等临床转化应用的潜力.
    • 万新娟; 蒋晨; 谢小东; 王慧琴; 刘晓弟
    •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模型(n=27)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造模成功后当天三组分别给予注射生理盐水、替米沙坦、康柏西普治疗,1次/w,持续4 w,检测VEGF、ICAM-1及CRP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造模成功后均出现食欲增多、饮水、尿量、体重减轻的现象.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1 w与第4w的体重高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高于替米沙坦组(P<0.05).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1w与第4 w的空腹血糖低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替米沙坦组与康柏西普组治疗第4w的视网膜VEGF、ICAM-1、CR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康柏西普组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康柏西普组视网膜厚度变薄不明显,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神经纤维层未见明显空泡样变性.结论:康柏西普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能抑制VEGF、ICAM-1及CRP的表达,能促进降低血糖,增加大鼠体重.
    • 左玲; 刘宏伟; 朱宇珍
    •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汤治疗UC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芩汤组、柳氮磺吡啶组,除对照组外,采用高脂高糖辛辣饮食加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法构建湿热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20mL·kg-1体质量的黄芩汤和8%浓度的柳氮磺砒啶混悬液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治疗2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和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组和柳氮磺砒啶组NF-κB p65和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黄芩汤组NF-κB p65和ICAM-1 mRNA表达量及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柳氮磺砒啶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芩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 p65、ICAM-1的表达来实现.
    • 赵贺红; 董凤芝; 梁利芳; 张文田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SAA、ICAM-1水平及PLR变化;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89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分为合并组(n=41)与未合并组(n=48),检测并比较合并组与未合并组血清SAA、ICAM-1水平及PLR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89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血清SAA、ICAM-1水平及PL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血清SAA、ICAM-1水平及PL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血清SAA、ICAM-1水平及PLR显著高于未合并组(P<0.05);SAA与ICAM-1呈正相关(P<0.05),SAA与PLR评分呈负相关(P<0.05),ICAM-1与PLR评分呈负相关(P<0.05);SAA、ICAM-1、PLR是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SAA、PLR、ICAM-1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中呈高表达,血清SAA、PLR、ICAM-1与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心肌损伤密切相关,有望为老年重症哮喘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 李志强; 高红强; 李镜锋; 余杰琦; 王冬冬; 陈刚; 褚光
    •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NF-κ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关系.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胆管癌患者60例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胆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比较胆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不同病理特征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及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与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相关性.结果 胆管癌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P0.05);III~IV期ICAM-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I~II期(P0.05);淋巴结转移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III~IV期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I~II期(P0.05);III~IV期CD14+CD11b+HAL-DR-MDSC比例高于I~II期(P<0.05).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在胆管癌中高表达,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升高,且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呈线性正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