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绅士化

绅士化

绅士化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5653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城市问题、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第十二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等;绅士化的相关文献由145位作者贡献,包括宋伟轩、朱喜钢、何江夏等。

绅士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6536 占比:99.98%

总计:556621篇

绅士化—发文趋势图

绅士化

-研究学者

  • 宋伟轩
  • 朱喜钢
  • 何江夏
  • 洪世键
  • 王雨村
  • 陈培阳
  • 黄臻
  • 克里斯·哈姆内特
  • 刘瓅珣
  • 屈振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凤玲
    • 摘要: 绅士化作为后城镇化、城乡转型的一种典型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学术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课题。选取温哥华唐人街作为研究案例,以揭示反绅士化运动对城市的影响。将温哥华唐人街反绅士化运动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以抵抗贫民窟清理为目标的反绅士化阶段、以抵抗文化异化为目标的反绅士化阶段、以抵抗生活成本提高为目标的反绅士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反绅士化运动一方面具有横向巩固联盟、纵向参与加深和灵活的组织机制等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其局限性。最后,从政府引领、贫困补偿和社区建设3个角度对我国城市更新提出可借鉴的启示和经验。
    • 叶舟; 梁轩
    • 摘要: 在过去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的二十年中,城市发展与建设被提到重要高度,但忽视了社会公平的重要性。本文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以广州滨江东路站为例,在轨道交通引发的房价上升研究基础上,对该站点周边的社会阶层变化与绅士化现象进行预测,提出低收入群体由于轨道交通建设,从老城区搬离的现象会导致公共轨道交通便用效率的降低。同时,结合该项目应用的创新复建模式与国内其他城市相关案例,提出具备社会公平性的TOD站点建设模式与建议。
    • 高彩霞; 刘家明; 薛涛; 张书颖; 朱鹤; 高岩; 申军波
    • 摘要: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部分街区和乡村地区衰落的现象逐渐凸显,“特定阶层对衰落空间进行更新改造”的绅士化现象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科学网(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期刊文章为基础,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对1991—2021年绅士化研究的89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并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国际绅士化研究逐渐从西方国家向全球拓展,从城市区域拓展到乡村地区,并聚焦绅士化社会生态效应、住房与景观空间变化、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绅士化、社区治理与空间环境可持续四个研究主题,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未来,绅士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复杂尺度下绅士化现象及其成因机制的对比研究,创新大数据研究方法,加强本土化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丰富城乡转型和空间更新背景下的中国绅士化研究,为规避西方绅士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提供借鉴和参考。
    • 程昊淼; 王伯伟
    • 摘要: 基于对上海市虹镇老街和世博园北岸两个典型绅士化改造片区城市形态的空间强度特征值和空间结构特征值量化分析,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模型,综合评估城市形态模糊系数(IUF),揭示城市绅士化改造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以及绅士化街区城市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保留街区或部分绅士化街区相比,大部分绅士化程度高的街区具有高容积率、封闭性和空间隔离等空间形态特征,城市形态模糊系数较高的绅士化街区,其城市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多功能的土地开发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能够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城市形态特征,为城市形态的综合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在存量规划语境下,本研究结果为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改造、设计和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 陈培阳
    • 摘要: 从绅士化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入手,回顾了西方绅士化现象的阶段特征与趋势、西方绅士化研究的四个重要阶段,从绅士化的类型衍化、绅士化概念工具的再发展、绅士化效应与抵抗、新自由城市主义与绅士化、尺度转向与星球绅士化等方面分析当代西方绅士化研究的新特点.在展望西方绅士化实证研究、理论建构、后效应对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绅士化的研究应当重点关注本体论与认识论、前置条件、结构动力与制度条件的独特性.
    • 宋伟轩; 袁亚琦; 谷跃; 徐旳; 刘春卉; 汪毅
    • 摘要: 中国2008年开始推进的城市棚户区改造运动,是一项针对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有利于拉动投资与消费需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工程,深刻影响着城市社会空间的转型升级与分异重构.根据2008-2020年南京主城区434个棚户区改造前后的社会空间属性差异,在整体掌握南京棚户区改造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棚户区改造产生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效应.研究发现:在多主体、多驱力共同作用下,南京城市棚户区改造发挥着改善棚户居民住房条件、挖潜土地价值、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等积极作用,但在棚户区空间绅士化重构和城市原低收入群体边缘化、集中化安置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城市社会空间发展不均衡和拆迁安置群体保障不充分问题.
    • 杨婧雯; 朱喜钢
    • 摘要: 城市中心区是展示城市核心形象的焦点,也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多元要素融合场所.西方大城市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中心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但新街口作为典型的中国大城市中心区,并没有发生衰退现象,同时随着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享有"中华第一商圈"称号.本文通过对南京新街口地区空间结构演变历程及特征的梳理总结,认为社会和物质空间相互作用是影响新街口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区在政策、人口和产业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从过去的商业中心转变为综合性功能的CBD,集中表现为商业、商务功能替代原先的居住功能,并且出现商业绅士化现象.聚焦新街口地区的时空特征,发现该地区空间利用具有明显的中心指向性,商业商务、文化、购物中心向外递减,新街口已经成为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和聚居的地方,同时人口社会结构变迁对原住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提出新街口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物质要素和社会需求的协调性,兼顾全球化消费发展和本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苏皖共建的南京都市圈中发挥城市中心作用.
    • 陈春; 谌曦; 杨钦智
    • 摘要: 绅士化的概念自1964年被提出以来,逐渐引起了国外社会学、地理学和规划学等领域学者们的关注.1990年底,绅士化概念被引入到乡村地区,对乡村绅士化的研究开始兴起.目前国内乡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乡村绅士化的现象,对乡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这一现象还未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依托已有的文献与研究,系统阐释乡村绅士化的含义,围绕国际上关于乡村绅士化的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乡村绅士化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 徐菊芬
    • 摘要: 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实施推动了多元资本下乡参与乡村建设,带动了人口由城市迁移至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中西方乡村绅士化在发展动力、人口构成、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以南京市龙乡·双范民宿村为实证案例,剖析乡村绅士化的过程、特征和动力机制,认为旅游型乡村的绅士化是由资本下乡寻求增值、乡村闲暇消费需求、政府政策推动等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 邓诗靖; 杨钧宁; 王梓凌; 李霄鹤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社会上下的共识.近年来,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中国乡村由于具有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其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表现出不同经济结构模式和阶级人口更新等一系列的"乡村绅士化"现象.伴随中国乡村绅士化的发展与推进,引发了乡村绅士化进程中人口迁移或置换、乡村景观空间的更新与重塑、乡村经济结构模式的建设与重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从中国乡村绅士化的角度出发,辨析中西方绅士化的差异,解释中国语境下乡村绅士化发展的背景与形成条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城市更新环境下中国乡村的转型、更新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