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纵向通风

纵向通风

纵向通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73162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家禽科学、中国禽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6中国工程防火技术与灭火救援大会、第七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学术研讨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等;纵向通风的相关文献由54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珂、徐志胜、朱凯等。

纵向通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3162 占比:99.67%

总计:73405篇

纵向通风—发文趋势图

纵向通风

-研究学者

  • 吴珂
  • 徐志胜
  • 朱凯
  • 黄志义
  • 张旭
  • 李保明
  • 蒋卫艇
  • 黄炎坤
  • 光明
  • 周建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云骥; 李智胜; 罗越扬; 郭瀚文
    • 摘要: 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的国家,其长隧道数量和长度跻身世界前列。据统计,火灾中85%的人员死亡是由热烟气造成的,目前隧道中采用较为广泛的排烟系统有纵向排烟系统、集中排烟系统和横向排烟系统,而针对长隧道来说,我国广泛采用的是竖井式纵向通风,因此,研究纵向通风与竖井排烟综合效应下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温度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1:10缩尺寸竖井隧道模型,主隧道长度16.5 m,宽度1.3 m,高度0.65 m;竖井通过排烟横通道与主隧道连接,排烟横通道设置在主隧道侧面中部,尺寸为1.2 m长、0.6 m宽、0.4 m高;竖井横截面为半径0.6 m的1/4圆,高4.6 m。在竖井隧道模型中开展了一系列油池火实验,选取2种方形燃烧池(20 cm×20 cm、23 cm×23 cm)作为火源,设置2个纵向火源位置(位置A:火源中心线与排烟横通道中心线距离0.375 m;位置B:火源中心线与排烟横通道中心线距离1.375 m),7种纵向通风风速(0,0.18,0.27,0.35,0.44,0.52,0.69 m/s),定量分析不同工况下温度分布及烟气逆流长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无纵向通风时,火焰与隧道地板垂直,且呈轴对称形态;当有纵向通风时,火焰向下游偏移,且纵向通风风速越大,火焰向下游偏移越明显;当纵向通风风速为0 m/s时,由于竖井的存在,火源上、下游两侧烟气温度分布并非对称,火源下游(竖井侧)烟气温度下降速度较快,与单洞隧道烟气温度分布明显不同;随纵向通风风速增加,烟气逆流长度和烟气温度减小,而最大温度偏移距离整体呈增加趋势;当无量纲纵向通风风速v′0.19时,主隧道最大温升△T_(max)与Q/(vb^(1/3)Hef^(5/3))呈正比,但常数系数均小于Li等预测模型中的常数系数;竖井隧道内无量纲纵向烟气温度分布符合Fan和Ji等建立的纵向温度衰减模型,衰减系数k′在1.36~1.63范围内变化,但其值明显大于单洞隧道纵向温度衰减系数k′;另外,当火源位于位置A时,最大烟气温度低于火源位于位置B时的最大烟气温度,无量纲纵向烟气温度衰减速度慢于火源位于位置B时衰减速度。
    • 李福增; 陈永江
    • 摘要: 通过对昆明地区典型车站站台公共区及轨行区排烟系统方案的现场试验研究,得到关于昆明地区采用不封闭式站台门制式的站台层排烟及车站轨行区排烟的数据。结果表明,采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纵向通风形式替代传统的车站轨行区半横向通风形式,同时配合车站站台公共区排烟系统的联动运行,同样可满足地下车站站台公共区及轨行区的排烟需求,通过设计方案及系统模式优化在工程实际中运用是合理可行的。
    • 陈福斌; 李智胜; 蒋浩锴; 张玉春
    • 摘要: 为探究山岭隧道火灾烟气运移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两种典型火源功率(20 MW及50 MW),分析不同纵向风速下火源位置对隧道顶棚下方沿程温度分布规律、烟气运移速率及竖井内烟气质量流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风速低于3 m/s时,不同火源位置时,火源上游沿程温度均随纵向风速增加逐渐降低,而下游沿程温度随纵向风速的增加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火源靠近竖井时竖井上游及竖井内的烟气蔓延速度均大于火源发生在竖井远端的情况。火源远离竖井时,竖井内烟气质量流量随纵向通风增大至约2 m/s达到峰值,而火源靠近竖井时竖井内烟气质量流量在纵向风速较低时可达到较高水平。
    • 赵利宏; 方萍
    • 摘要: 为探明纵向通风作用下隧道火灾特性火灾特性,为隧道消防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基于Froude准则,搭建比例1∶4的大尺寸隧道实验模型,采用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火灾热释放速率、火灾温度分布规律及火源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纵向风速越大温度场极值越低,不同纵向风速下,火区的温度极值出现的位置不同,当速度大于2m/s时,温度极值不再在拱顶下方,而是在火源下游;隧道内不同纵向风速对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的影响不大,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主要由可燃物数量确定;隧道内纵向风速越大,火焰高度越小,火焰倾角越大,降低了火焰对正上方拱顶的直接冲烧作用,反而增加了对隧道中下部热作用。
    • 王亚琼; 李培军; 任锐; 李勇; 宋晓
    • 摘要: 针对公路隧道细水雾自动消防系统,使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模型;设置火源功率为20 MW,在细水雾和不同纵向通风耦合作用下对隧道火灾的排烟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细水雾时,随着风速加快,火源上方和下游10m处温度降低,但火源下游5m处温度升高;无纵向风时,细水雾降低温度效果有限,且开启细水雾后温度波动较大;在细水雾和纵向通风共同作用下,火源上方和下游10m处的温度可得到较好控制,但火源下游5m处稍低位置的温度呈升高趋势(风速为2 m/s);当纵向风速为2 m/s时,细水雾使烟气下沉到火源下游5 m附近。
    • 刘钧; 时艳艳
    • 摘要: 搭建了1:10的缩尺寸隧道模型,考虑不同火源功率和纵向风速开展了纵向通风下隧道内重石脑油燃烧的试验研究,测量了隧道内顶棚下方纵向温度分布,并量化了火焰的倾斜角度。结果表明:随着纵向通风风速的增加,隧道内温度整体呈降低趋势,顶棚下方最高温度逐渐减小,进而提出了纵向通风下隧道内重石脑油燃烧时顶棚下方最高温度的估算模型。火焰倾斜角度随纵向风速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当纵向风速较低(小于1 m/s)时,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加火焰倾斜角度明显增大;当纵向风速较大(大于1 m/s)时,纵向风速对火焰倾斜角度的影响不明显。
    • 张奥宇; 邓敏
    • 摘要: 为了探究细水雾和纵向通风共同作用下隧道内烟气运动情况,确定配置有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隧道最佳通风策略。采用FDS建立了隧道细水雾数值模拟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内温度、有害气体浓度及辐射热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0 MW火灾规模下,烟气层在火源上风向15 m的喷雾区开始出现逐渐层降,烟气层下降至2 m以下;至300 s灭火结束时,上风向150 m内,烟气层全部下降至2 m以下。故火灾发生5 min后,人员疏散距离应大于150 m。对比相同通风风速下(1 m/s)细水雾施加前后辐射热通量变化情况得出,开启细水雾灭火系统25 s后,火源下游5 m处热辐射强度由6 kW/m;降至0。建议开启细水雾灭火系统时尽量保持隧道内1 m/s的通风风速。
    • 陈荣芳; 李欣; 郭志国; 周令剑
    • 摘要: 为探究公路隧道不同受限程度火灾的适宜纵向通风风速,基于FDS模拟分析5种纵向通风速度下不同近壁距离火源顶棚下方烟气最高温度的分布特性、烟羽流倾角及烟气分层状况,提出合理纵向通风风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中心线上近火源下游,顶棚下方的最高温度沿纵向均呈指数衰减。不同贴壁距离和纵向通风风速下,均出现烟气分岔流动,随着贴壁距离减小羽流撞击处温升、火羽流偏移角显著增加。当风速小于1.6 m/s时,火源上游出现大量高温烟气回流;而当风速超过2.4 m/s时,分岔流动现象越明显,各偏移角变小,火源下游逐渐后移的烟气层严重失稳。因此,不同受限程度下火灾合理纵向风速为1.6~2.4 m/s。
    • 马鲜; 万华仙; 张玉春
    • 摘要: 为研究城市公路隧道内纵向通风和障碍物对双火羽流行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双火羽流纵向烟气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加,顶棚下方最高温度不断降低,烟气逆流现象逐渐减弱至消失;随着阻塞比的增加,下游火源一直向下游倾斜,而上游火源逐渐由向下游倾斜转变为向上游倾斜;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引入阻塞比修正无障碍物时的弗劳德数,进而建立适用于隧道内有障碍物的双火羽流顶棚最高温升分段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火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