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曲色素

红曲色素

红曲色素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3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9418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现代食品科技、肉类工业、肉类研究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等;红曲色素的相关文献由1126位作者贡献,包括甘纯玑、石贤爱、郑允权等。

红曲色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3 占比:3.90%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9418 占比:95.96%

总计:9815篇

红曲色素—发文趋势图

红曲色素

-研究学者

  • 甘纯玑
  • 石贤爱
  • 郑允权
  • 郭养浩
  • 林亲录
  • 王伟平
  • 王昌禄
  • 蒋冬花
  • 曹雁平
  • 赵树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菲; 段雅丽; 刘亚鹏; 余沛霖; 雷鸣; 陈少云; 李牧
    • 摘要: 由红曲菌合成的一类具有鲜明颜色的次级代谢产物被称为红曲色素,是国内销量较高的天然食用色素品种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外源的萘醌化合物能够促进红曲菌合成红曲色素,但具体哪些基因参与这一过程仍不清楚,给后续应用带来了困难。该研究首先验证了外源萘醌化合物能够提高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M7的红曲色素产率;然后采用转录组学和人工智能模型联用的方法预测了2个最有可能的萘醌响应基因:laeA和mga2;通过萘醌添加培养实验证明mga2(G蛋白β亚基)是M.ruber M7中的萘醌响应基因;最后,利用萘醌化合物白花丹醌诱导mga2基因过表达菌株,使红曲色素产率较原始菌株提高74%。该研究不仅率先发现mga2基因是红曲菌中的萘醌响应基因,并应用于提高红曲色素产率,也为其他丝状真菌中类似诱导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 夏欣欣; 陈迪; 姜凌; 刘曼丽; 孙晶晶; 郭明伟; 吴兴泉
    • 摘要: 该研究以一株色素产量稳定的紫色红曲菌为试验菌株,采用不同品种的大米(粳米、籼米、糯米)作为基质进行液态摇瓶发酵,通过测定生物量、葡萄糖含量、大米成分,分析红曲霉生长状况,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和色差仪对发酵所产红曲色素的颜色特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粳米发酵的胞外色价最高,于505 nm处最高可达19.07 U/mL,是籼米的2.28倍,糯米的2.53倍;发酵3~4 d籼米的红曲菌胞内色价可达947.46 U/g(505 nm),分别是糯米的1.24倍和粳米的1.33倍;发酵6~7 d粳米的胞内色价较高,于505 nm处可达1762.80 U/g,分别是籼米的1.41倍和糯米的1.86倍,粳米的后期发酵更利于M9的色素累积。HPLC分析六种主要红曲色素产量表明,籼米和糯米发酵显著促进了两种橙色素O1、O2在胞内积累,发酵第7 d的产量分别是粳米的5.00倍和6.31倍,粳米发酵更有利于红色素(R1、R2)及黄色素(Y1、Y2)产生;三种大米相比,粳米发酵所产桔霉素最低,安全性更高。总体而言,以粳米为基质发酵更利于M9产红、黄色素,而糯米和籼米更利于红曲菌M9产橙色素。
    • 徐素吟; 龙鹏程; 王丽玲; 程水源; 何毅
    • 摘要: 红曲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具有抗癌、抑菌、抗氧化等活性,由于红曲色素稳定性较差,在应用于食品着色剂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包封率为优化指标,采用薄膜-超声波处理法制备红曲色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法实验,考察了红曲色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以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3个因素中,对脂质体包封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红曲色素浓度,其次是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当红曲色素浓度为0.04 mg/mL,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为5.4:1;当超声处理时间为22 min时,该工艺制备的红曲素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为49%±2.6%,Zeta电位为-42.37 mV,说明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红曲色素脂质体很稳定,分散系数(PDI)为0.41,其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03.25 nm。通过对红曲色素红曲色素脂质体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包埋后红曲色素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研究发现,在经过包埋处理后,红曲色素的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故采用脂质体包埋法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 夏欣欣; 陈迪; 姜凌; 郭明伟; 刘曼丽; 孙晶晶; 吴兴泉
    • 摘要: 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是红曲霉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通常以大米为基质发酵制得。为了降低红曲色素的生产成本,提高产量,选取大米副产物米糠为基质液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甘露醇、硫酸锌、硝酸铵进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中心点后以505 nm处的色价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优化后色素的组分变化。结果表明:甘露醇5.10%、硫酸锌0.40%、硝酸铵1.00%是米糠发酵产色素的最优培养基组分,优化后所得色素的色价为1 250.83 U/g,与预测值十分接近,是优化前纯米糠发酵色价的11.78倍;薄层和液相色谱表明,优化后6种主要红曲色素产量明显提高,其中2种红色素含量最高,其次是2种橙色素和黄色素;优化后培养基发酵所得色素的色价可达大米培养基的71.41%,橘霉素则为大米培养基的26.13%,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米糠为基质添加外源营养因子甘露醇、ZnSO_(4)、NH_(4)NO_(3)能显著提高红曲色素的产量,为低成本生产红曲色素提供了技术支撑。
    • 王震
    • 摘要: 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是一种天然的色素,作为我国食品卫生法规中允许使用的可食用色素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豆制品、酒、糖和果汁等食品的着色。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器测定6种红曲色素的分析方法,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验证。选取番茄酱作为典型基质对6种红曲色素的加标回收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潘红胺、红曲红胺、红曲素、红斑素、红曲黄素和红曲玉红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4%~108.9%、82.7%~96.8%、95.3%~98.0%、87.5%~93.6%、93.5%~97.1%和89.7%~94.2%,相对标准偏差<15%,满足国家标准GB/T 27404—2008要求,方法可靠。
    • 况嘉铀; 李莹莹; 郑平; 吴紫婷; 刘枣; 王伟平
    • 摘要: 该文以新鲜红薯为主要原料,利用3株红曲菌(Monascus GN、H4000和Z505)进行液态发酵研制红曲多糖饮料,并对其红曲色素、红曲多糖含量、桔霉素含量以及感官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红曲菌株发酵研制的多糖饮料存在明显差别,其中,红曲菌株Z505发酵新鲜红薯的发酵液色泽橙黄透亮,产红曲多糖的能力最强(1.89 g/L),桔霉素含量较低,感官评分为83,具有花果香味,口感最佳。
    • 朱倩倩; 张函; 王海蛟; 李颖慧; 焦梓; 石嘉辰; 王成涛; 张婵
    • 摘要: 基于前期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在红曲菌发酵液原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添加精氨酸、L-苹果酸、D-葡萄糖、烟酰胺、α-酮戊二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焦磷酸硫胺素、黄素单核苷酸、L-乳酸等差异代谢物,对发酵第8天和第15天的红曲色素以及Monacolin K的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以及黄素单核苷酸的添加对Monacolin K产量的提高效果较好,推测氨基酸类物质的添加对Monacolin K产量有促进效果;其中精氨酸添加后效果最为显著,Monacolin K产量约为对照组的2.2~3.7倍.不同含量的烟酰胺对Monacolin K有不同的影响,低含量具有促进作用;而高含量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赖氨酸、苯丙氨酸以及黄素单核苷酸对红曲色素提升效果较好,其中黄素单核苷酸可使红曲色素产量约提高至对照组的1.5~3.0倍.
    • 倪斌; 张辉; 邱华振
    • 摘要: 对6种不同品牌市售红曲米的色价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红曲米的色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号样品具有最高红曲红色素色价,同时也显示出较高的橙色素和黄色素色价;不同pH值、温度和光照条件对6种红曲米中红曲色素稳定性有重要影响,5号样品的红曲红色素色价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可用作后续红曲黄酒的发酵原料.
    • 梁雪梅(文/图)
    • 摘要: 红曲又称红曲米,古称丹曲、赤曲,是大米经红曲霉发酵而成,含有红曲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以及红曲色素、酶类活性物质等功能成分。
    • 胡文林; 谢凤娇; 谭兰英; 覃爱红; 尚学平
    • 摘要: 红曲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发酵产品,用途广泛,作为添加剂在肉类及食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也是保健品或药品的重要原料.阐述了红曲的发展历程、红曲菌液体深层发酵的产业化现状,红曲色素和功能红曲生产方法的发展;从菌种、配方、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解决深层发酵行业中目前存在桔青霉素含量超标的共性问题,努力达到色素高产,实现桔青霉素低产或不产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