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絮凝沉降

絮凝沉降

絮凝沉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1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26865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采矿技术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38届全国聚氯乙烯行业技术年会暨第2届“宁夏新龙蓝天杯”论文交流会、2013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排水专委会年会、2013中国选矿科技大会等;絮凝沉降的相关文献由123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爱祥、匡亚莉、张钦礼等。

絮凝沉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6 占比:1.16%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6865 占比:98.74%

总计:27208篇

絮凝沉降—发文趋势图

絮凝沉降

-研究学者

  • 吴爱祥
  • 匡亚莉
  • 张钦礼
  • 王光辉
  • 王新民
  • 王洪江
  • 冯博
  • 林喆
  • 王卫东
  • 王章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洪江; 王小林; 张玺; 吴爱祥; 田志刚; 杜向红
    • 摘要: 为探明超细全尾砂的浓密特性,开展量筒沉降实验,小型和半工业深锥动态浓密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1200万的非离子型絮凝剂最利于尾砂沉降,随絮凝剂单耗增加,溢流浊度降低,底流浓度基本不变.?随固体通量增加,溢流浊度增加,底流浓度降低.?固体通量0.4?t·m?2·h?1,给料固体质量分数12%,絮凝剂单耗50?g·t?1的最佳参数条件下,小型和半工业动态浓密试验的底流平均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62.8%和74.4%,泥层高度对底流浓度影响显著.?深锥浓密机底流固体质量分数随泥层高度增加呈DoseResp函数增长,分为缓慢增长(泥层1~4?m)、快速增长(泥层4~7?m)和基本稳定(泥层超过7~8?m)3个阶段,这跟尾砂絮团在不同泥层高度下的压缩性能有关.?可根据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的函数关系,调节泥层高度来满足井下充填所需底流浓度.
    • 李兆宇; 孙伟; 张盛友; 李金鑫
    • 摘要: 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矿山开采深度逐渐增加,而深部开采环境非常复杂且开采难度更大,加之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填采矿法逐渐成为我国矿山首选的采矿方法。为研究尾砂物理特性对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粒级组成、比重对尾砂沉降效果影响的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砂的中值粒径与沉降速度、底流浓度成正相关;-200目粒径含量与沉降速度、底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负相关;构建了-200目粒径含量、尾砂比重、中值粒径与沉降速度、底流浓度的数学方程,对尾砂浆絮凝沉降速度的影响程度上,-200目粒径含量>中值粒径>尾砂比重;对尾砂底流浓度的影响程度上,中值粒径>-200目粒径含量>尾砂比重。尾砂粒径大小对浓缩效率影响较大,本研究可为全尾砂絮凝沉降效率提升及底流浓度调控提供依据。
    • 彭杰; 田永刚; 马军军; 何荣华
    • 摘要: 东胜气田采出水中混入了压裂返排液,造成采出水COD偏高,水质趋于复杂,水处理系统处理效率降低。基于现有采出水处理流程及药剂体系,优选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降解高分子物质,以提升后续絮凝沉降效果。制定了处理典型含压裂返排液采出水的药剂制度为:氧化剂700 mg/L+pH调节剂400 mg/L+混凝剂450 mg/L+有机絮凝剂0.6 mg/L。处理后悬浮固体(SS)为4.67 mg/L,含油质量浓度为3.81 mg/L,满足回注要求。针对现有流程改造,推荐在处理厂除油罐中加入氧化剂,改造工程量小,可基本满足复杂采出水处理要求。针对新建水处理流程,推荐新增氧化反应器,采用撬装化设计。
    • 牛文全; 赵雪; 王照熙; 张文倩; 吕畅; 董爱红
    • 摘要: 为探究含沙水磁化处理对悬浮泥沙在滴灌管网中沉降的影响,揭示含沙水磁化处理对滴头堵塞的减缓机理,以内镶贴片式迷宫流道滴头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磁化强度(0、0.2、0.4、0.6 T)和4种粒径级配(0~0.100 mm、0.075~0.100 mm、0.038~0.075 mm、0~0.038 mm)的泥沙,泥沙质量浓度为1.0、3.0 g/L,进行短周期间歇性灌水试验和絮凝沉降试验,利用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水质测试仪和乌氏粘度计等对毛管淤积泥沙机械组成、含沙水的电导率和粘滞系数等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磁化处理极显著地减缓了滴头流量和灌水均匀度的下降趋势(p<0.01),细颗粒泥沙(粒径0~0.03 mm)含量较高时,磁化处理对滴头堵塞的减缓作用最大,灌水结束时,滴头平均相对流量和灌水均匀度较未磁化处理分别提高17.41%和47.27%;磁化处理加速了悬浮泥沙的絮凝沉降速度,细颗粒泥沙含量越高,加速作用越大,沉降2 h后含沙水浊度较未磁化处理最高降低29.44%;磁化处理后毛管前段滴头堵塞率平均提高17.71%,毛管前中段淤积泥沙中值粒径减小了11.49%,磁化处理促进了毛管中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加速了其在毛管前段的沉降。磁化强度为0.4 T时,磁化处理对滴头堵塞和悬浮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最大。建议引用细颗粒泥沙含量较高的黄河水滴灌时,宜采用磁化处理措施(磁化强度为0.4 T),既可以减缓堵塞以提高毛管使用寿命,又可提高作物生长品质,并定期冲洗毛管,降低滴头堵塞风险。
    • 李春林; 吴言坤; 吕焕杰; 王登峰; 杜昌言; 闵凡路
    • 摘要: 针对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地层时产生的大量高黏粒含量泥浆难以快速脱水的问题,开展PAM类有机絮凝剂与泥浆混合后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泥浆中颗粒沉降速率的变化,通过颗粒粒径、上清液浊度和Zeta电位等性质变化分析絮凝沉降效果的差异,并通过比阻试验评价其脱水性能。结果表明:1)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添加量为0.12%~0.15%、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添加量为0.06%~0.09%时絮凝沉降效果较好,可在2 h之内降低泥浆约10%的水分;2)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无法有效降低泥浆含水率;3)PAM类絮凝剂通过团聚泥浆中黏土颗粒形成大尺寸的絮团,是实现泥浆快速絮凝沉降的关键因素,APAM对泥浆Zeta电位影响较小,CPAM添加量的增加使Zeta电位逐渐减小;4)PAM类絮凝剂可加快泥浆的前期排水速率,使泥浆比阻值降低至10;cm/g数量级。
    • 赵泽宇; 陈晔
    • 摘要: 为了回收某石化企业腈纶纺丝用膜浓缩液中的SCN^(-),采用絮凝沉降技术有效地去除了废水中绝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在pH值为9、沉降时间为40 min的条件下,聚合硫酸铝(PAS)、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分别为1 100 mg·L^(-1)和4 mg·L^(-1)时,浓液的COD_(Cr) 去除率为90.5%,SCN^(-)的回收率高达95%,显示出PAS与PAM组合对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此外,传统的混凝法用于废水处理时,基本不考虑离子污染和后续除杂工艺,而试验过程中由试剂PAS引入的杂质铝离子使用碱法沉淀易于去除,避免了铝离子污染,有利于SCN^(-)的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了物料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 郭衷中; 吴圣刚; 陈伟
    • 摘要: 细粒级尾砂的快速沉降浓缩参数是浓密设备选型及充填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针对黄金洞金矿细粒级尾砂悬浮于上清液难以沉降的问题,确定添加3 kg/t CaO对尾砂浆体进行预处理,从而在剔除尾矿浆内残留选厂药剂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基于CaO预处理的静态浓密试验,确定絮凝剂型号为BSF5250型,絮凝剂添加量为40g/t,矿浆稀释质量浓度为12%左右时,达到最佳沉降效果;基于CaO预处理的动态浓密试验及静态浓密试验所得参数,确定给料速度为0.37~0.84 t/(m^(2)·h)时,满足高质量浓度充填料浆制备及溢流水排放要求。研究成果为矿山充填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文杰; 练伟; 刘振英; 闫雨琪; 丁乙凡; 朱瑞; 刘炎; 刘银
    •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方法(水热、水浴、微波水热)、盐酸浓度以及熟化搅拌时间对聚合氯化铝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微波水热时间对聚合氯化铝产量及其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对得到样品进行物相和结构表征,通过浊度分析仪对其絮凝沉降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微波酸浸优于其他两种酸浸方法,在微波功率400 W,微波反应15 min,盐酸浓度为20%,熟化搅拌3 h条件下,煤矸石中氧化铝浸出率可达80.80%。将10 mg/100 mL聚合氯化铝加入生活污水,静置10 min后,生活污水的浊度从24.75 NTU下降到8.58 NTU。
    • 王德正; 李云鹏; 洪霞; 郎剑涛
    • 摘要: 本文对经过四级中和的钛白粉污水进行自然沉降浓缩、絮凝沉降浓缩及絮凝剂用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量13 m^(3)/h、絮凝剂用量6 g/m^(3)的条件下,溢流水固含量稳定达标,可以排放,回水率稳定在50%左右,基本达到了浓缩的目的。
    • 王刚; 陈秋松
    • 摘要: 全尾砂的快速沉降浓缩参数对充填系统的设计和浓密设备的选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宝山矿业全尾砂的特性,粗选出絮凝效果较好的阴离子型APAM絮凝剂,进而通过室内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确定了当APAM分子量为800万,添加比例为4.5 g/t,供砂质量浓度为20%~25%时,能达到最佳沉降效果,沉降速度达1150.3 cm/h;并通过多因素耦合分析得出,影响全尾砂沉降速度的因素分别为:供砂质量浓度、APAM添加比例、APAM质量浓度,而供砂质量浓度是影响全尾砂沉降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型矿山充填系统的建设及絮凝参数选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