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西哲学

中西哲学

中西哲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58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学术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西哲学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蛰泰、杨国荣、薛广洲等。

中西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9.8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758 占比:89.97%

总计:1954篇

中西哲学—发文趋势图

中西哲学

-研究学者

  • 蛰泰
  • 杨国荣
  • 薛广洲
  • 邓晓芒
  • 俞宣孟
  • 冯治库
  • 占建志
  • 哲网
  • 成中英
  • 李宗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晓; 路强
    • 摘要: 在思辨的体系哲学逐渐式微之后,当代德国哲学的复兴在于对我们所遭际的生活世界进行沉思;与开启生活世界转向的法国哲学不同,前者更多是以一种浪漫性、解构性的姿态呈现,当代德国哲学家都是从古典哲学中吸取思想资源来解决当下生活世界和实践领域的新问题,所以,他们对生活经验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大多呈现为系统、哲思的理论形态。这种生活世界的转向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同样也为中西哲学的交流打开了新的理论视域和可能面向;而不同哲学进行交流的前提则是共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以及始终秉持的批判性,这种批判精神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对从德国哲学土壤中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孤立地进行研究,必须将其放在德国哲学历史的逻辑中,并在和西方哲学的对话中进行审视。
    • 宋成
    • 摘要: 中西哲学在各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相似性,即研究对象的先验性,也就是对“永恒”的不断追求。西方哲学在追求“永恒”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超越性的特点,即在此岸世界之外去构建一个支点来为自身辩护。中国哲学则显示出自身的内在性特点,即在此岸世界自身中寻找一个合理的说明体系。中西哲学两种进路的共同点在于追求目标的绝对先验性,而这种先验性恰恰构成了中西哲学以两种不同思维方式追求“永恒”的起点。
    • 摘要: 2022年6月27日-7月1日,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国际中国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承办,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协办。会议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国际中国哲学会理事长、新南威尔士大学赖蕴慧(KARYN LAI)教授,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作开幕式致辞。主持人郁振华教授介绍了本届大会与国际中国哲学会的相关情况。
    • 惠春寿
    • 摘要: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对墨子的契约至上主义(contractarianism)的解读,相对其他老师的报告来说,这是一个不那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但借助西方哲学中的一些新资源来重新理解中国先秦诸子的观点,一直是我们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这不仅有利于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古代哲学家的许多观点,也对中西哲学的互通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墨子,学术界长期以来讨论的一个核心就是:墨子是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有些人将墨子解释成功利主义者,有些人则反对把墨子解释为功利主义者,双方各自都有一些比较好的理由,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支持墨子是功利主义者的理由,主要在于他和功利主义者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近的。古典功利主义是一个双层架构。它首先是一种价值理论,就是说什么东西最有价值,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它是对此的一种哲学解释。
    • 许家星
    • 摘要: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是张岱年先生用力甚深,成就卓越的领域。张岱年的范畴研究,可谓融哲学观、方法论、范畴解三位为一体。张岱年立足中西哲学的比较视野,基于对哲学方法论的认识,力图通过系统揭示中国哲学范畴的意义,来彰显中国哲学固有特色。
    • 邓晓芒
    • 摘要: 重建当代形而上学的前提是对形而上学的发源地进行一番重新检讨,这种检讨在今天必须是建立在中西形而上学的比较之上的.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亚里士多德那里,一开始就给形而上学作了这样的定向,即必须在“物理学之后”建立起一门有关“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这种学问一方面是以“个别实体”的确立为基础而探讨其原因或根据(四因),另一方面则以语言的逻辑功能为指导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这对于缺乏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的中国哲学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中国哲学的出发点是“无”以及语言的非逻辑功能(隐喻、类比、象征等等).必须综合中西哲学各自的特点才能重建当代形而上学,并由此走出双方的困境.
    • 邓晓芒
    • 摘要: 重建当代形而上学的前提是对形而上学的发源地进行一番重新检讨,这种检讨在今天必须是建立在中西形而上学的比较之上的。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亚里士多德那里,一开始就给形而上学作了这样的定向,即必须在“物理学之后”建立起一门有关“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这种学问一方面是以“个别实体”的确立为基础而探讨其原因或根据(四因),另一方面则以语言的逻辑功能为指导来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这对于缺乏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的中国哲学来说是闻所未闻的,中国哲学的出发点是“无”以及语言的非逻辑功能(隐喻、类比、象征等等)。必须综合中西哲学各自的特点才能重建当代形而上学,并由此走出双方的困境。
    • 王齐
    • 摘要: 如果说,西方哲学在引人中国的初始阶段尚有“中体西用”还是“西体西用”之争的余音,那么,今天对西方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已成一个无可回避的坚硬现实。人非全知全能,很难逃脱认知上的“洞穴假相”,认知的倾向、爱好甚至偏见都在所难免。涉及中西思想文化差异和价值排序的时候,又多出了一层民族情感,再因中西百余年来国力差距等非哲学因素的存在,使得中西哲学的差异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
    • 赵敦华
    • 摘要: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1期,9000字如果把20世纪以来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按照历史和逻辑一致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哲学的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在这段历史中,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基本都以此趋势展开。具体而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和“西方哲学的处境化”(以下简称“三化”)的趋势。
    • 王向远
    • 摘要: "东方哲学"是"东方"区域认同的最高层面。对于"东方哲学"的确认在东方学理论建构中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在"西洋哲学—东方哲学—中国哲学"的比较中探讨"哲学"与"思想""宗教"之别,明确了中国哲学的"哲学"属性及合法性,论证了佛学的"东方哲学"属性,又确认了儒学、道家之学的"东方哲学"性质。但是由于"中西哲学"模式独行乃至习惯上的"以中代东",东方哲学的系统建构与哲学史撰写一直缺乏,直至21世纪后才初具规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