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类存在

类存在

类存在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98467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现代哲学、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等; 类存在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明扬、于琦、刘海江等。

类存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98467 占比:99.90%

总计:98565篇

类存在—发文趋势图

类存在

-研究学者

  • 张明扬
  • 于琦
  • 刘海江
  • 李贵仓
  • 王永战
  • 迈克·桑德斯
  • 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
  • 代洪宝
  • 以赛亚·伯林
  • 何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佳
    • 摘要: 高清海“类哲学”是关于人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关于人的本质、存在方式及其价值的理论,其建构理论的思维方式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论关怀是人与哲学的当代及未来发展。高清海提出“类哲学”理论,一方面是基于对人性的思考,他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来否定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对人的抽象化理解,另一方面“类哲学”理论是面向现实问题、展望未来的哲学理论。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历史性和现实性上超越了费尔巴哈,高清海在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之上,赋予类以更丰富的内容。高清海认为,随着人类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的“类本性”和“类存在”逐渐完成;哲学是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理论,所以,类哲学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达到了类状态的理论。
    • 陈绪新; 罗紫薇
    • 摘要: 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友爱观具有同质性与异质性。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爱自己与爱他人相结合,强调友爱是共同体的润滑剂,这是同质性之所在。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友爱观的异质性彰显为:亚里士多德强调在理性指导下践行符合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的友爱;马克思则将爱还原到现实个体的感性身体上,并坚持在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中,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马克思友爱观与亚里士多德以及包括休谟在内的其他西方思想家的友爱观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将友爱观的研究对象从精神世界中的抽象的“理”转换为生活世界中的现实的“人”,突出友爱观的现实性、可解释性、社会实践性。
    • 李嘉辉
    • 摘要: 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存在着一套自成体系的“类哲学”,它是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以及不同时期思想关系的关键性线索。费尔巴哈对人这一“类”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个体同他人和“类”的关系等问题有着独到的看法。马克思在借鉴这些观点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创造,形成了新的“类哲学”体系。最终,马克思又借助实践的唯物主义扬弃了这种“类哲学”,并在这种扬弃中彻底转向了共产主义。
    • 陈永杰; 张畅
    • 摘要: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提出了实践本体以取代与感性活动分离的精神本体,即由纯粹的自我意识转变为实践——感性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主张现实的个人既创造了对象,也创造了自己,同时还对人之为人的类特性有自觉,这种伴随人们的对象性活动而生成的自觉意识就是对象性意识.换言之,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都是关于对象的意识,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象性意识的历史.马克思的对象性意识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彻底颠覆了从纯粹意识出发理解生活世界的近代思辨哲学.由此,马克思解答了从柏拉图以来直至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建制中意识的内在性问题——意识如何贯穿外在的社会现实.
    • 白雪
    • 摘要: 人的"类存在"是马克思人学的真正主题,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阐发首先是直接借鉴了费尔巴哈"类"的术语.理解马克思"类存在",需要厘清其从费尔巴哈一般人本主义到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主时期的逻辑转向,在宏大历史尺度上理解人与现实世界的联动.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根本上变革了从前"物"的旧哲学思维方式,以"类"的视角重新认识人,认为人是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存在,并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交往关系,转向了关注人的存在的现实历史.
    • 苏玉娟
    • 摘要: 大数据知识异化的形态包括人类与大数据知识之间的异化、人类与大数据知识活动之间的异化、人类与大数据知识产生过程中类本质之间的异化、不同主体之间的异化.大数据知识是人脑的创造物,是异化产生的前提;大数据知识发现与应用过程中人与自己的脑力劳动的疏离,是异化产生的外在表现;大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异化产生的根源;大数据技术对人类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是异化产生的技术原因.大数据知识异化问题的解决需要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明确数据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大数据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客观辩证地看待大数据知识的特质.
    • 代洪宝
    •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从理论逻辑来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类存在”理论为思想坐标,选取“类存在”及“类存在”意识透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过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我们深刻地体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发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变动过程,是中华文明不断演进、升华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理论价值表现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实践价值表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张九红; 李星
    • 摘要: 人类正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价值追求.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是一种双重存在——种存在和类存在.当今普遍交往条件下的人类发展已经由个体本位转向类本位,人类所追寻的正义类型也应该由人类正义取代局部正义.人类正义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相对应,它追求人类整体的繁荣与发展.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的类本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整体利益,追求人类自由、 尊严和幸福,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对人类正义和人的类本质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正义都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其最终旨归.
    • 胡绪明; 胡运海
    • 摘要: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概念中,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论表征,也是一个超越自然生命的形而上的范畴.“类存在”揭示了美好生活需要的原初动力在于作为人的超越自然生命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存在方式;“类特性”阐明了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在于作为人的表现自己生命方式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类生活”表征着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为我们避免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抽象化、庸俗化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