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管土相互作用

管土相互作用

管土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海洋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3736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震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第六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等;管土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献由601位作者贡献,包括庄一舟、黄福云、任艳荣等。

管土相互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3736 占比:99.89%

总计:93841篇

管土相互作用—发文趋势图

管土相互作用

-研究学者

  • 庄一舟
  • 黄福云
  • 任艳荣
  • 刘玉标
  • 王胜智
  • 白兴兰
  • 陈云
  • 余建星
  • 余杨
  • 韩梦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宁; 安晓宇; 刘洋; 任庆伟; 孟毅
    • 摘要: 针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系统流线段与土体相互作用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管道多次水平向运动循环试验,揭示了考虑淤泥层的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破土抗力发挥规律。结果表明:首次推管可以发现,由于软弱淤泥层的存在,土体抗力曲线均随位移呈现硬化型曲线,在滑移距离为0.1 D左右时达到破土状态,安装工况、水压试验工况和操作工况对应的破土抗力分别为3.45 kN、4.28 kN和3.78 kN,在破土抗力后管道持续下扎,土拱不断扩大,破土抗力以后的侧向抗力持续增加,呈现重管特征,当最大位移(X/D=2.5)时对三个工况的侧向抗力分别为9.07 kN、12.07 kN和9.97 kN;随后的往复推管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首次推管淤泥层消散,管道接触土体强度增强,管土作用曲线呈轻管特征,在滑移距离为(0.7~1)D时出现峰值抗力,随着往复推管次数的增加,由于土拱范围的累积增大,峰值土体抗力逐渐增加,平均增长幅度不超过25%。
    • 陈政; 张强
    • 摘要: 基于兰贝格材料模型,考虑管土相互作用,建立海管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多次开工、停工的工况下,研究横向约束长度和摩擦系数对横向屈曲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工况下,横向摩擦系数在0.2~0.5时,横向屈曲随横向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横向摩擦系数在0.5~0.9时,横向屈曲随横向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轴向摩擦系数的改变对横向屈曲影响较小;多次开工加热、停工冷却可以缓解海管横向屈曲。
    • 张海伦; 顾晓婷; 罗茜; 王宇
    • 摘要: 为解决由于高钢级X80管道因地面占压而带来的安全运行问题,以实际地质参数为基础,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占压工况下埋地管道三维模型。研究了管土切向摩擦因数、堆载位置、占压区尺寸(占压区域长度和占压区域宽度)等几个关键因素对占压区域下埋地管道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道最大Von Mises应力随管土切向摩擦因数的增大线性增长;堆载距管道轴线的距离直接决定了管道应力分布;在载荷一定或合力一定时,都可以通过改变占压区域面积来降低管道应力,在载荷一定时,改变占压区长度对其应力分布影响更明显,在合力一定时,改变占压区宽度对其影响更明显。
    • 畅元江; 马海艇; 王仕超; 张玉; 张楠; 同武军; 戴永国
    • 摘要: 深水海底浅层土壤是影响水下井口系统动态响应的重要因素,对井口系统的疲劳评估至关重要。目前水下井口动态分析时常采用API推荐的p-y模型模拟导管—土壤相互作用,但该模型没有考虑水下防喷器组(Blowout Preventors,简称BOPs)竖向重载对管土交互的影响,导致水下井口动态分析存在较大计算误差。为此,首先根据常规和新型p-y曲线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然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实尺寸水下井口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加载计算得到BOPs重载下导管变形—土壤抗力仿真结果并与理论模型进行对比,最后采用缩尺土箱实验验证新型p-y模型在水下井口动态响应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新型p-y模型得到的导管弯矩、土抗力等数值计算结果与ABAQUS仿真和缩尺实验均吻合良好;②相对于常规管土模型,采用新p-y模型得到的水下井口弯矩、位移响应幅值等降低15%左右,得到的导管弯矩、位移响应幅值等降低幅度介于25%~30%;③新型砂土p-y模型充分考虑了BOPs竖向重载对管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在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力学分析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结论认为,考虑到BOPs竖向重载对管土交互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及缩尺试验研究了新型p-y模型,并验证了其适应性,新模型有效提高了水下井口疲劳载荷计算的准确性,为水下井口系统疲劳评估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为深海油气的开发提供了保障。
    • 陈嘉明; 白兴兰; 杨风艳
    • 摘要: 浮体运动是引起钢悬链式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简称SCR)动态响应和疲劳损伤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SCR问题时,为简化计算往往仅考虑平台一阶运动,忽略二阶运动影响。而实际上不同浮体结构的二阶运动响应特征明显,拟以SCR服役张力腿平台(tension leg platform,简称TLP)为例,探讨浮体二阶运动对SCR触地区动态响应的影响。建立考虑海床刚度退化的管土作用模型以改进现有的CABLE3D RSI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接口,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平台实际运动响应导入,研究平台不同运动作用下SCR触地区的位移、动力响应及疲劳分布情况。根据波流作用方向将TLP二阶慢漂运动分为近端和远端漂移两种工况,发现二阶运动下立管与海床的作用范围会增大,且触地区不仅发生高频小幅振荡运动,同时伴随低频大幅运动响应;平台远端漂移时,管内张力敏感程度高,而近端漂移时触地区的弯矩显著增大,都会不同程度提高触地区的疲劳损伤率。研究可为服役不同浮体的SCR响应预测与疲劳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 石艳柯; 张德康; 张家锐; 张多新; 柯旺
    • 摘要: 合理管节长度的确定是大型倒虹吸结构设计、施工与运营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某区待建大型倒虹吸为研究对象,考虑管-土相互作用、回填材料固结、地基基础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分别建立了15、20 m和25 m共3种管节长度倒虹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运营期的荷载工况组合,开展了非线性力学分析.对比分析了3种管节长度倒虹吸的整体沉降,管体竖向变形、应力及管节张开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合理管节长度的建议.同时,以建议的管节长度开展了应力分析,指出了其易发生破坏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待建倒虹吸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同类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 孙祥杰; 刘极莉; 李庆; 于洪旭; 潘悦然
    • 摘要: 针对沙波区管道多跨稳定性问题,基于DNVGL-RP-F109规范对海底管道稳定性设计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并展开理论叙述,然后以南海某油气田开发项目为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Orcaflex对一个典型沙波区域的海底管道稳定性进行分析,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海底管道在位场景,结果表明,相比于平坦海床,沙波区海底管道多跨稳定性增强,验证了悬跨有利于管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 孟成
    • 摘要: 针对输油管道经过地质灾害区域时,受地表沉陷作用力影响容易发生裂缝、拉断的问题开展输油管道力学响应分析.用ABAQUS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构建,并针对地表沉陷的应力作用下,管道受作用力影响出现变形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管道轴向应力应变、最大Mises应力总应变的应力及应变最大值分析,确定管道最危险的区域在沉陷区与非沉陷区交界左右各5 m范围内.最后通过对基于应力和应变的失效准则特点的分析,选择适合的失效判定准则对地质灾害区域沉陷作用下的输油管道进行失效判定.
    • 路顺
    • 摘要: 在温度和压力荷载作用下,裸置海洋管道产生的高压缩轴向力容易引发管道的侧向屈曲,造成管道结构失效破坏.针对裸置海洋管道侧向屈曲可能性评估问题,研究了管道侧向屈曲分析中重要的管-土相互作用评估方法,分析了Hobbs(1984)管道侧向屈曲分析理论,并结合工程算例总结了裸置海洋管道侧向屈曲可能性的评估计算方法,结果可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 黄德龙; 汤爱平; 刘强; 丁岩; 王中岳
    • 摘要: 由于管道与土体的刚度相差较大,在振动荷载下,两者的运动不能相互协调,致使在研究管道破坏方面,管土之间的变形传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学者对弯管的管土变形传递研究做得较少。本文通过弯管与土体的缩尺振动台试验及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出了地震作用下埋地弯管的变形传递系数的拟合公式。然后将试验结果与拟合公式的计算结果和有限元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拟合公式的合理性,并分析了管道弯头处变形传递系数的变化规律,包括对不同管径、埋深、壁厚、土性和弯头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这些因素对管土之间的变形传递影响都很大,说明弯头处变形传递系数拟合公式对管道的抗震具有重大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