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策展

策展

策展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篇、专利文献6743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文物鉴定与鉴赏、东南文化、中国博物馆等; 策展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M·帕夫洛夫斯卡娅、A·沙赫纳瓦兹、E·斯皮格尔等。

策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0 占比:3.02%

专利文献>

论文:6743 占比:96.98%

总计:6953篇

策展—发文趋势图

策展

-研究学者

  • M·帕夫洛夫斯卡娅
  • A·沙赫纳瓦兹
  • E·斯皮格尔
  • J·杨
  • N·R·艾伦
  • S·昌
  • 刘海英
  • 张岱
  • 杨博文
  • 毋立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代刚
    • 摘要: A4、沙丘美术馆和阿那亚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等长期关注“所在社区与社群”,视自己为其中一员,通过持续的展览活动积极地介入社区建设中,谋求与其社区、社群共同发展,为当下中国艺术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启发并促使了更多有益于构建和提升“中国整体艺术生态、国民审美素养和美育”的讨论和尝试。在普通高校也可通过类似思路和策略,以更好地构建高校学术和文化体系、服务社会等,但真正的践行和成功案例还少。川大锦城环境设计从2017年以来的“持续性的长期计划”,具有相应品质,可为考察研究之特例,但是因其条件限制影响还小,同时也面临各种困境,针对这些现象对比A4等美术馆的社区策展的经验成果,梳理它们共通的内在理路和方法,以期促进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策展实践,真正挑动高校、美育乃至更大的社会生态之良性发展。
    • 张莅坤; 田甜
    • 摘要: 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新时代的博物馆焕发出新活力,层不出穷的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展陈中,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乐于走进博物馆,从中汲取知识。在博物馆不断自我探索、迭代变革的进程中,如何把科技手段高质量地运用到场馆中?如何融入到差异化展览中?选择与取舍的标准如何评估、判定?这些问题正成为业界关注、探讨的焦点。为此,通过策展人视角,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展从策展、技术方案制定与实践全程的记录,探讨了适合于博物馆的数字沉浸体验在展览中的融合、呈现、交互,体验以及如何与观众共情等问题。
    • 刘代刚
    • 摘要: 麓湖A4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对所在社区与社群的长效关注及持续的策展实践”,为突破当下中国普通高校艺术展览活动的策划执行的固化状态提供了一种“从下至上”的思路和策略;而2017年以来川大锦城环境设计专业以其学生群体及社群关系为中心持续性的年度计划,具有相应潜能,可作为实际特例进行考察分析。对比二者的经验,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梳理它们共通的内在理路和方法,以期促进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策展实践,真正挑动高校、美育乃至更大的社会生态之良性发展。
    • 余若琪
    • 摘要: “策展”源自博物馆学,原指对博物保存和展览活动进行构思、组织、管理,对博物馆藏品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也逐渐应用于图书馆馆藏资源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梳理了图书馆策展的流程,并且列举和分析了国外图书馆关于激发读者情感连接的书展、书本内容视觉化展示、策展创意提案征求,以及揭示图书馆独有特点等方面的若干经典策展案例,对策展如何应用于图书馆馆藏资源推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 杨莹
    • 摘要: “匠心筑梦——新苏作的历史记忆”展览发挥馆藏特色,用新苏作来诠释党史百年,打破了红色展览以图片叙事和革命文物为主的布展常规。在资金不足、场地受限的掣肘下,串联起三个独立展厅的观展动线,每个展厅彼此关联,亦主题突出。展览之外,更以丰富多彩的衍生活动来引领苏式生活。由文物保管员和展陈设计师组成的策展团队,不仅完成幕后的策划,更积极发挥策展人的专业素养,融入到展览之外的系列活动。这些探索,为中小型博物馆或中小型展览的策展和展陈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
    • 于波; 沈汪成
    • 摘要: 运用《著作权法》保护展览是激励艺术创新、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效进路。作为可感整体,展览有其独特的时空和逻辑结构,属于独立于展品的完整结构化表达,满足“独”的要求。作为艺术创作,完成展览主题、展览作品、时空布局和展览呈现方式四次选择的策展过程构建出新的叙事语境与审美意义,体现“创”的高度。在作品类型开放的立法下,应排除直接适用作品类型兜底条款,适用美术作品亦是混淆“表达”的削足适履,“保守”的汇编作品方为当下保护展览最为妥当的路径选择。
    • 辛岩
    • 摘要: 当代,展览作为凭借实物展品表达知识、审美或意志的一种经典且有效的方式,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价值。展览的策划和制作是一项系统工作,目前国内外博物馆策展和独立策展策展均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作者在对国内外博物馆策展理论、行为和策展人进行分析后认为,仍需从对展览本身以及策展参与主体构成的分析入手,客观评价各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探索出促进策展人员作用发挥并不断提升展览质量的正确道路。
    • 沈娟娟
    • 摘要: 文章以全媒体时代大环境为背景,对曾经实体的梨洲文献馆从诞生、发展到退出历史舞台展开探究,同时又以数字化的古籍查阅方式获得重生对其作深入研究与分析,探讨全媒体时代古籍善本陈列策展方面的路径与模式。以期对全媒体时代地方文献馆完善资源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 郑永在
    • 摘要: 随着中国现代艺术市场秩序的建立,极具学术气质的文献展越来越受到文化艺术界与大众的青睐。而对于文献的整理归类与研究运用是美术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文献学研究在各学科中得到广泛运用。文献学所带动起广泛的学科融合,开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比如社会学与文化学等诸多问题。文献学在艺术展览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展览的背景、理念、主题以及文献的甄选方式等等都可以归为文献学研究范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一是文献与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于艺术展览的作用;其二是对于集中体现文献效力的文献展做出解读;其三探究对于文献学研究与文献展叙事的现实价值。
    • 杨海亮; 周旸; 贾丽玲
    • 摘要: 借助思维导图分析国内现阶段博物馆展览与观众对馆藏文物知识诉求之间的主要问题,结合“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设计要素与展览成效,从文物保护科学与博物馆学交叉视角,通过“时间性解读”等16种解读方式和“AR互动的体验感设计”等9种形式设计阐述博物馆展览中文物认知和保护科学知识的策展思路,为基础科学与藏品陈列学的实践交融,文物保护科学在博物馆展览的应用形式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