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第二相粒子

第二相粒子

第二相粒子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547058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5中国铸造活动周、2015年全国特钢年会等;第二相粒子的相关文献由63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茂爱、周邦新、唐逸民等。

第二相粒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7058 占比:99.96%

总计:547263篇

第二相粒子—发文趋势图

第二相粒子

-研究学者

  • 陈茂爱
  • 周邦新
  • 唐逸民
  • 范景莲
  • 张楠
  • 成会朝
  • 田家敏
  • 董现春
  • 陈俊华
  • 亓效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言眸; 张聪惠; 朱文光; 曾祥康
    • 摘要: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锆合金疖状腐蚀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锆合金的疖状腐蚀机理,主要包括氢聚集腐蚀、局部溶质贫化腐蚀、形核长大腐蚀、疖状斑形成腐蚀等。分析了影响锆合金耐疖状腐蚀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锆合金耐疖状腐蚀性能的方法,主要有:调节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表面晶粒细化处理;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使第二相尺寸细化,分布均匀。
    • 孙乐飞; 帅勇; 郭文波; 林挺; 操瑞宏; 万勇; 温永红
    • 摘要: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和Factsage7.0软件、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热像仪等方法对微合金化0.125%C C36船板钢250 mm×2070 mm连铸板坯高温热塑性及其角部横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00~1 200°C为C36船板钢的高温塑性区间,其中800~1 000°C的断面收缩率为75.5%~80.9%,1 050~1 200°C的断面收缩率达到87.8%~95.0%。第二相粒子NbC在950~1 100°C的大量析出是阻碍该变形温度下C36船板钢中再结晶晶粒长大的主要原因。C36船板钢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于外弧且为沿晶脆性开裂,其裂纹的形成可能与其连铸二冷9段铸坯外弧角部温度(706°C)接近脆性温度区间且进行了静态压下有关。通过将C36钢连铸拉速从0.90 m/min提高至0.95 m/min,铸坯外弧角温度由706°C提高至731°C,铸坯外弧角裂纹发生率由5.67%降至3.68%。
    • 刘梦; 刘雪山; 孙本哲; 李榕; 宋久鹏
    • 摘要: 针对航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发动机喷管喉衬材料对超高温难熔金属材料的需求,亟需提升难熔金属钨基合金的室温韧性和高温强度.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相关分析方法,对W-Re-HfC合金经2120°C一次烧结处理、变形量为81.75%的三道次锻造加工处理与1600~1700°C退火处理后的三类试样中的第二相粒子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状态合金中均含有HfO_(2)粒子,而仅退火态试样中含有HfC粒子;HfO_(2)与HfO_(2)两类第二相粒子均位于W基体的晶界处,且HfC粒子尺寸普遍小于HfO_(2)粒子,HfC粒子由早期形成的HfO_(2)粒子还原所得.
    • 程沛源; 程东海
    • 摘要: 为研究激光增材修复l Crl5Ni4Mo3N后,修复层的性能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开展激光增材修复l Cr l5Ni4Mo3N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研究,利用WDW-100试验机检测修复试样的抗拉强度,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接头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激光增材修复lCrl5Ni4Mo3N成形良好,2 mm深修复试样抗拉强度可达母材的92.7%,3 mm深修复试样抗拉强度可达母材的89.7%,修复接头呈现韧性断裂;激光热循环作用下第二相粒子的粗化导致组织显微硬度值呈现:基体>修复层>热影响区;修复层与基体冶金结合致密,接头由基体、热影响区及修复层构成,基体主要由回火马氏体夹杂少量残余奥氏体构成,热影响区主要由回火马氏体夹杂少量回火索氏体构成,修复层由马氏体+奥氏体双相组织构成。
    • 彭武强; 冉龙华; 钱铎可; 代平
    • 摘要: 分子级混合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可实现第二相粒子在金属基体中的均匀、弥散分布及改善第二相粒子与金属基体之间界面结合状态,因此极大提高了制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近些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综述了分子级混合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了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多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及材料性能特点,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史宇轩; 马玉洁; 李海洋; 楚觉非; 李翔; 王莹; 郭子强; 吴萌; 孟祥康
    • 摘要: 以20CrMnTiH,SAE8620H两种渗碳齿轮钢为研究对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与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对纳米级第二相粒子(<500 nm)的析出行为进行研究,探讨了纳米级第二相粒子的大小、分布等对奥氏体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CrMnTiH渗碳齿轮钢中有AlN,TiN,Ti_(2)AlN三种第二相粒子析出,第二相粒子的数量与轧制温度相关,在900~1050°C高温轧制时第二相粒子数量最少;SAE8620H渗碳齿轮钢中有第二相粒子AlN析出,在800~890°C温度范围内,第二相粒子的析出数量会随正火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尺寸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纳米级第二相粒子的大小和分布会影响渗碳齿轮钢的晶粒,粗大的第二相粒子会减弱其对奥氏体晶粒的钉扎,分布不均匀的第二相粒子会造成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
    • 李志强; 王俊升
    • 摘要: 对第二相粒子作用下铝合金再结晶过程进行了调研.铝合金显微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第二相粒子,这些第二相粒子可能来源于凝固过程或者固态相变过程.这些第二相粒子对铝合金的再结晶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在形核过程中,细小的第二相粒子会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使再结晶形核过程减缓;然而,当第二相粒子尺寸较大时,位错会在第二相粒子周围高密度的集中,这会导致再结晶晶核在第二相粒子附近形成.其次,在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中,第二相粒子会钉扎晶界的运动,从而减慢再结晶过程.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分布对铝合金再结晶形核和长大过程影响的分析是铝合金成分及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一些先进的加工工艺,比如等径角挤压技术会对第二相粒子的形貌、分布及其与位错和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一些特殊的影响.铝合金中第二相粒子对再结晶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第二相粒子尺寸、分布的分析.第二相粒子形貌及其与基体的界面能对再结晶形核和长大过程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 汪勇; 黄罗翼; 李光强; 朱诚意
    • 摘要: 制备了3种不同Nb含量的取向硅钢(w(Nb)依次为0、0.009%、0.025%),借助SEM、TEM、EDS等手段,系统分析了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形貌、尺寸及分布等,并研究了Nb含量对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添加能够有效净化取向硅钢钢液,随着Nb含量从0增加到0.025%,钢中夹杂物数密度从577.5个/mm2减少至156.6个/mm2,产生裂纹的可能性降低,有利于热轧和冷轧生产工序的顺利进行;此外,铸坯的室温力学性能也随着Nb含量的增加显著提升,这有利于高强度取向硅钢的生产.当取向硅钢中Nb添加量为0.009%时,渗氮板中析出物、组织和织构分布特点最有利于Goss晶粒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异常长大,得到大尺寸二次再结晶晶粒,成品板磁性能优异,磁感应强度B800达到1.872 T,铁损P1.7/50仅为1.252 W/kg.
    • 梁金鹏; 王宁; 崔宪武
    • 摘要: 运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对微合金钢280VK组织、织构及析出粒子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冷轧高强钢组织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80VK热轧板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晶粒不均匀,冷轧板组织为形变铁素体,退火后晶粒均匀长大且晶界上析出物增多;热轧板中只有高斯织构{011},冷轧板中含有旋转立方织构{100}以及铜型织构{112}的α纤维织构,也含有面织构{111}的γ纤维织构,退火板中含有{111}的α纤维织构和{111}γ纤维织构.热轧板中的位错缠结,析出粒子多沿位错线析出,冷轧板内部析出粒子无显著增加.退火板析出粒子沿晶内位错大量析出且尺寸增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