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继选择

中继选择

中继选择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3年内共计86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9458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讯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及产业发展大会、2008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2008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等;中继选择的相关文献由1639位作者贡献,包括肖琨、陈前斌、覃彩玲等。

中继选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9458 占比:99.54%

总计:79827篇

中继选择—发文趋势图

中继选择

-研究学者

  • 肖琨
  • 陈前斌
  • 覃彩玲
  • 张平
  • 何杰
  • 杨绿溪
  • 葛建华
  • 刘毅
  • 李敏
  • 任品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韩影; 冀保峰; 程琳; 王晓波
    • 摘要: 针对无线通信大规模窃听系统,研究了多中继协作传输的保密性能,其中合法用户配置多天线,源端、中继和窃听者均配置单天线。基于信噪比最大化的中继选择策略,合法用户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进行信号的接收,以获得合法链路的最大信噪比。在大规模窃听和合法用户多天线系统模型中,采用函数分析法,推导了基于信噪比最大化中继选择策略的Nakagami-m衰落信道下系统保密中断概率和非零保密容量概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了保密系统窃听/中继个数,信道参数以及目的端天线数等系统参数对保密中断概率和非零保密容量概率的影响,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提升了合法用户的隐私安全。
    • 乔宇航; 张良梅; 贺玉成; 周林
    • 摘要: 考虑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在底层认知非正交多址车联网的应用,在次级网络受主网络干扰的情况下,根据非正交多址网络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正交多址网络的两阶段中继选择方案。在第1时隙,次级网络源节点采用固定功率分配方案向所有中继广播叠加信号,功率分配方案由第2跳链路信道质量的统计特性决定。第2时隙,根据中继接收信号分两个步骤选择最优中继,所选中继采用能量分裂的无线信息与能量传输协议自接收信号中采集能量,并在主网络信号干扰下为次级用户提供解码转发服务,转发再编码信号所需的能量开销均来自能量采集,不考虑编译码电路的能量消耗。两个次级网络用户在受到主网络干扰的情况下使用串行干扰消除技术对所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译码,在干扰温度限约束下推导了各次级用户受主网络干扰时中断概率的近似表达式,并对数值分析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次级用户中断概率受各系统参数的影响,证明了TSRS方案相比于现有体制在提升中断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 冯维; 许丹; 夏晓威; 李沛
    • 摘要: 为提高无线体域网时延和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无线体域网低时延安全路由选择算法。该算法基于马尔科夫决策模型,将以安全中断概率为约束的路由选择问题转换为寻找动态系统最小时延成本的控制策略问题进行建模,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该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并根据贝尔曼优化理论中的价值迭代算法,将无约束问题进一步简化为求解贝尔曼方程,运用实时动态规划算法得到安全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能够实时选择最优中继节点,优化平均延时。
    • 陈浅浅; 汪汉新
    • 摘要: 目前,D2D通信的中继选择方法主要考虑如何提高系统容量和降低中断概率,但很少考虑中继设备对转发数据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基于数据安全的D2D通信中继选择算法。首先分析D2D中继用户的剩余能量、联系深度和社交关系对中继转发数据的安全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从候选中继用户中选择能够保证转发数据安全性更高的中继用户;其次利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中继选择和系统容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不仅能保证中继转发数据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D2D通信系统的总容量。
    • 王准; 许驰; 王倚天; 徐文彪; 夏长清; 金曦
    • 摘要: 面向工业5G网络的超可靠强实时传输要求,研究基于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的多跳多中继辅助传输方法。基于随机几何理论,采用泊松点过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建模,并划分中继选择区域。多跳中继过程中,每一跳中继选择信干噪比最大的节点进行解码转发,充分考虑层叠部署的多条D2D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干扰以及随机噪声,推导出端到端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仿真分析了中继节点部署密度、发射功率、路径距离等因素对端到端中断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多跳多中继辅助的D2D传输可以大幅降低工业5G网络的端到端中断概率,提高传输可靠性。
    • 陈光祖; 黄鑫陈; 谭冲; 卜智勇
    • 摘要: 为了使D2D通信高效节能地选择中继节点,结合能量收集技术和D2D技术,构建一种基于能量收集的D2D通信单小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收集的中继选择算法。利用能量收集技术收集设备周围干扰信号携带的能量为中继通信供能,避免设备因本身剩余能量低于阈值而发生通信中断或选择中继失败。在物理域分析能量收集功率和信道情况;受人类社会竞选机制启发在备选中继集中由通信2个端节点共同投票选择合适中继,避免中继仅符合某一端节点要求导致整个通信中断。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结合设备接触和剩余能量的D2D中继选择算法相比,提高了中继选择成功概率、设备生存时间以及系统吞吐量。
    • 陆音; 汪高瑜; 杨楚瀛; 杨凌青; 赵坤; 朱洪波
    • 摘要: 目前,在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中继通信的研究中,中继用户的选择是随机的,并没有考虑中继节点之间信道条件的差异。为了得到信道条件较好的中继用户,提出一种基于单源最优路径的中继选择策略,从基站广播信号以用户为节点,设定信道参数,寻找最佳传输通路。当信号到达目标节点后,基站从目标节点处收集所有可达通路,通过对比各通路的信道参数,选出一条最好的传输通路。基于所提中继选择策略,在非机会式NOMA系统中,提出一种新的协作传输方法,该方法在中继传输过程中剔除了多余信号以降低信号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所提策略的协作传输方法比随机中继选择用户中断概率更低,有效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 喻鹏
    • 摘要: 协同通信是一种可以改变无线网络速率和传输的技术,能够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并且减少网络能量的消耗,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和工业的广泛应用。目前,结合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制定中继选择方案,通过算法确定中继的物理位置。本文通过研究协同通信技术中继选择方案,判断中继节点位置信息的可靠性,这样可以提高协同通信的保密容量。此外,对于网络存在的黑客入侵者,引入人工噪声技术,防止窃听者侵入通信网络。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通信技术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电话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 叶剑锋; 夏林中; 管明祥
    • 摘要: 针对无线功率传输技术的能量收集效率有限造成信噪比下降进而引发通信中断率增加的问题,在能量收集多跳D2D(Device to Device)无线传感网络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中继选择方法。首先,推导得到能量收集下的信噪比因子,使其作为K-means聚类特征。然后,利用最小欧氏距离原则得到距离聚类中心最近的实际节点的位置。最后,根据距离重排序得到中继节点,形成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通信链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最短路径算法和随机中继协作方案,所提出的改进算法链路信噪比更大,能够减小通信中断率,具有更好的中继性能。
    • 吴舒婷; 贺玉成; 张良梅; 周林
    • 摘要: 该文研究了D2D辅助的协作中继NOMA(DC-NOMA)网络,在中继用户(RU)转发信息的第二时隙,利用RU到蜂窝中心用户(CCU)的D2D通信链路传输新的信号。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设计了新的信号检测策略,通过完全利用边缘信息消除了用户间的干扰。基于新的信号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两阶段中继选择策略(TSRS)。在满足蜂窝边缘用户(CEU)可靠接收的中继集合中,选择使CCU成功解码概率最大的中继。为了评估所提出的DC-NOMA方案,推导了每个用户的确切中断概率且通过仿真得到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区域,该文所提出的基于新的信号检测策略的DC-NOMA在TSRS方案下的中断性能优于部分中继选择方案(PRSS)和传统的DC-NOMA。特别地,增大中继数量可有效提高DC-NOMA系统的中断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