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端板连接

端板连接

端板连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14184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科学与财富、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4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分会年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研讨会等;端板连接的相关文献由594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刚、王元清、石永久等。

端板连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41843 占比:99.98%

总计:1142039篇

端板连接—发文趋势图

端板连接

-研究学者

  • 施刚
  • 王元清
  • 石永久
  • 王静峰
  • 李少甫
  • 陈宏
  • 李国强
  • 赵根田
  • 陈以一
  • 周观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祥武
    • 摘要: 针对某医院项目中钢梁腹板开孔问题,考虑开孔过程中热切割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残余应变,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研究腹板开孔钢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制,并结合工程项目,提出设计与施工建议。研究表明,钢梁腹板开洞会导致洞口两端产生空腹力矩,容易在洞口拐角处形成塑性铰,最终造成钢梁腹板剪切破坏。对此,建议选用小截面开口尺寸,并均匀布置,避免过大的截面削弱和应力集中。对于剪力较大的开孔位置,应在开孔部位设置加劲肋,以提高钢梁强度和局部稳定性。
    • 刘易洲; 姬文婷; 李秋镕
    • 摘要: 为了满足建筑装配率要求,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工期,提高钢结构建筑梁柱节点可靠性,提出8种类型蜂窝梁柱弱轴向端板连接(栓接)节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相关数值模型并进行节点抗震性能分析,采用环向端板连接的梁柱节点较刚接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最大可以提高6.5%,延性最大可以提高11.1%,耗能能力更好,刚度退化速率慢,同时可以实现柱端塑性铰外移至梁端,建议相关工程采用本文所提出的蜂窝钢梁柱弱轴向开口环端板连接节点。
    • 洪绍正; 梁中; 张霰
    • 摘要: 实际工程中的钢结构连接节点变化复杂,严格上都属于半刚性连接,而节点初始刚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研究端板连接的初始刚度,包括端板的厚度、端板的屈服强度、列螺栓的距离、螺栓的直径,提出新的初始刚度计算模型,并通过搜集现有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议模型的计算公式误差为16.29%,标准差为13.35%,最大误差为42.23%,能够显著降低误差。
    • 王连坤; 严自强; 郭语; 唐强
    • 摘要: 本文根据《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给出的端板厚度和撬力计算公式,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螺栓抗拉极限取值偏低;系数α'没有给出合理解释;撬力合力点默认为端板外伸顶部.对于前两个问题,根据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解释论述.而对于第三个问题,则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自带的对板间挤压力数据提取功能对19个端板连接节点模型的撬力合力点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撬力合力点约在10mm~30mm的范围内随外力变化,并最终得出基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中撬力计算的修正公式.该公式计算相对简洁,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撬力大小,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马康; 叶锡豪; 赵洋; 于海丰; 李建成
    • 摘要: 为了解决装配式钢框架中节点区域构造复杂和传力机制不明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组合楼板作用的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设计并制作了2组端板连接的装配式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荷载试验,建立了节点试件的数值模型,分析组合楼板对节点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半刚性性能、受力特征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端板连接节点主要破坏模式为端板的弯曲变形,组合楼板的加入会使滞回曲线产生一定的捏拢现象,同时会产生组合楼板开裂破坏现象;增加组合楼板后,端板连接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分别增加了约22%,13%,22%;组合楼板和钢梁上翼缘共同作用时,荷载通过组合楼板传递至柱腹板;与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节点相比,采用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13%和9%.组合楼板能有效提高端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扩大节点核心区的传力范围,增强梁柱传力机制,可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节点性能提供参考.
    • 张宇本
    • 摘要: 采取柱端加载模式进行了4组钢管混凝土柱单边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柱截面空心率和端板连接形式对节点破坏模式、柱端载荷-位移滞回曲线、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平齐端板连接和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在相同空心率条件下,平齐端板连接节点柱边缘的裂缝相较于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更少,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初始刚度、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平齐端板连接节点试件;在相同端板连接条件下,空心率较低的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初始刚度、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空心率较高的节点试件.在极限状态下,4种节点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ζc都保持在0.204 ~0.235之间,耗能能力优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并与钢管混凝土柱外加强环节点的耗能能力相当,4种节点试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 Zhang Zengde; Wang Jingfeng; Gong Xudong; Zhao Chunfeng; Li Beibei
    • 摘要: 圆形或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通过单边高强螺栓和端板组成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与钢梁采用两边连接方式,形成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为获悉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对2榀2层单跨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柱截面类型、墙梁连接方式和半刚性节点类型对该体系破坏形式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观察结构的破坏特征和发展,分析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规律、延性、耗能能力以及主要构件的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其弹性刚度比纯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提高了163.8%~249.4%,水平极限承载力提高了41.0%~97.1%.采用OpenSees程序建立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通过试验结果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为该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文章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和推广.
    • 张宇本; 周明荣; 罗志敏
    • 摘要: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柱端加载模式进行了4组钢管混凝土柱单边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了柱截面空心率和端板连接形式对节点破坏模式、柱端载荷-位移滞回曲线、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平齐端板连接和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都包含端板屈曲变形、M16螺栓出现部分滑移、梁端翼缘屈曲变形、局部栓钉剪切破坏、楼板柱根部出现裂缝和柱边混凝土破坏的过程;平齐端板和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在加载过程中都未出现屈曲变形或者破坏,说明钢管混凝土柱在较大侧向位移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抵御撕裂和屈曲变形的能力;在相同空心率条件下,平齐端板连接节点柱边缘的裂缝相较于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更少,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正向载荷和负向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正弯矩和负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平齐端板连接节点试件;在相同端板连接条件下,空心率较低的节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耗能能力、正向载荷和负向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正弯矩和负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要高于空心率较高的节点试件.在极限状态下,4种节点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ξc都保持在0.204~0.235之间,耗能能力优于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并与钢管混凝土柱外加强环节点的耗能能力相当,4种节点试件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