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578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8篇、专利文献4365篇;相关期刊409种,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领导决策信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中等收入群体的相关文献由5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玲、迟福林、何晓媛等。

中等收入群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8 占比:11.69%

专利文献>

论文:4365 占比:88.31%

总计:4943篇

中等收入群体—发文趋势图

中等收入群体

-研究学者

  • 李春玲
  • 迟福林
  • 何晓媛
  • 李强
  • 蔡昉
  • 刘世锦
  • 常远
  • 李实
  • 龙莹
  • 刘渝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龙安
    • 摘要: 研究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释放的决策与动态调整,不仅可丰富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理论,而且可以为推动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促成强大国内市场需求体系的形成提供实践指导.从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的范围、特征和释放过程看,新发展格局下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释放的决策体系包括:基于消费需求释放前提的收入提高决策、基于消费需求选择的供给释放决策、基于消费购买行为的交易释放决策.从动态视角看,新发展格局下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释放的动态调整包括: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适时保障和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总体收入的调整;根据不同时期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效用最大化选择供给的调整;根据不同时期中等收入群体产品购买价值最大化交易的调整.
    • 朱迪
    • 摘要: 伴随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一批从事新职业和灵活就业的群体异军突起,特别是其中的城市青年和进城农民工将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本文从劳动社会学、社会分层以及代际社会学等理论视角,使用全国新职业青年调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等数据,考察这一群体的发展特征、存在困境以及诉求等,试图为"扩中"提出政策思路。首先是中等收入特征,骑手的收入水平显著高于从事传统行业的农民工,不同指标测算显示60%~80%的骑手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次是不稳定特征,骑手职业的"高收入"其实是建立在"高强度""低保障"的基础上的,因而其职业发展呈现焦虑性和短期性;第三是灵活性追求,重视工作与生活、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理解新就业青年乃至整个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是理解新兴就业群体、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的关键。基于实证分析,本文强调既要重视就业稳定性也要重视就业灵活性的"扩中"思路,在稳就业稳收入的同时也要适应灵活性和流动性。建议创新完善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等措施,从而切实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 宋丹蒂
    • 摘要: 当前,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形成了包括1亿多市场主体、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组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2021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有所冲击,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
    • 李逸飞; 王盈斐
    • 摘要: 基于CHIP2018数据,测算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和潜在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财产结构,研究发现,当前劳动性工资收入是其收入组成的最重要部分,财产性收入占比普遍较低;房产价值和金融资产是主要的财产来源;城镇和东部地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比相对更高,主要优势在于房产价值而非金融资产;体制内工作者的工资收入比重更高,但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相对较低,以上基本特征均存在于中等收入群体和潜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建议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证居民收入增长;优化居民收入和财产结构,健全金融、土地和房产等要素市场,拓宽中等收入群体的财产收入渠道;同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
    • 梁晓敏
    • 摘要: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符合现有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也能有效凝聚低收入群体的共识,有利于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韩康
    • 摘要: 共同富裕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不同于“北欧福利国家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等,我国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共同富裕中国模式,其中,最鲜明、最突出、最有中国特点的内涵有三条:一是我国社会公平的政策方针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系列配套政策也随之跟进;二是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居民收入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积极转变,形成4亿中等收入群体,平抑贫富差别、促进社会收入更趋合理;三是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实现共同富裕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未来,我国需要继续探索共同富裕的难题,认真研究面对最富有人群如何构建更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
    • 摘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拓展了创造社会财富的空间。民营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铁柱钢梁”,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已成为“做大蛋糕”的主力军、“分好蛋糕”的生力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同盟军。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民营企业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营企业既要富而思源。
    • 陈钱炜
    • 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现今的消费能力、未来的消费潜力均引发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多数学者选择以经济学角度剖析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中产阶级”消费。本文则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结合相关理论,对当下此类研究中等收入群体与中产阶级的概念混淆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态消费及消费升级,以期为当前通过消费领域拉动内需的研究提供参考。
    • 章超
    • 摘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格局的过程中,践行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等收入家庭的日常消费和实践以健康、舒适和品质为核心诉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趋向适度消费和满足内在需求。这也构成了当下中等收入群体日常生活安排的可持续逻辑。以往的研究大多将可持续消费置于道德的框架下,可持续被认为是利他的、自我克制的,忽视了可持续实践是与日常生活紧密镶嵌的而并非一个既定的、独立的范畴。当下,环保意义为主的可持续性尚未成为普通中等收入家庭日常实践的系统性构成和作用机制。因此应通过推动产业的绿色变革和市场供给、制定常态化的规则等方式促进可持续消费习惯的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社会组织、围绕可持续生活方式建立的网络以及多样的消费者教育也应得到重视和鼓励,从而推动家庭可持续实践从主体利益为主的考量向公共性社会观照转变。
    • 李军鹏
    • 摘要: “橄榄型”社会结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中间阶层构成社会成员的主体、收入极高者和低收入者都相对较少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促进“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成的决定性要素主要有自由经营权普及化、劳动就业权充分化、公共服务权均等化、高等教育权全面化四个方面。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各种措施,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共同富裕政策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基本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市场主体发展政策、充分就业政策、公共服务与社会分配政策、公共教育政策等共同富裕政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