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突涌水

突涌水

突涌水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水利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9850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四川水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年会、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2006年四川省公路学会隧道学术交流会等;突涌水的相关文献由4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术才、刘人太、张庆松等。

突涌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8500 占比:99.94%

总计:198611篇

突涌水—发文趋势图

突涌水

-研究学者

  • 李术才
  • 刘人太
  • 张庆松
  • 张霄
  • 李利平
  • 周宗青
  • 孙子正
  • 李立民
  • 冯义涛
  • 成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兵
    • 摘要: 针对某穿越富水破碎带的深埋钻爆法隧道中的突涌水灾害,分析了其涌水灾害特征和对灌浆堵水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针对工程特点,制备了适用于深埋隧道堵水的普通膏浆、速凝膏浆和堵水浆材拌和料等灌浆材料,开展了材料不同性能特征的测试,并选取试验段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堵水灌浆材料具有强抗冲能力和抗水稀释能力,且凝结时间可调可控,适应各流速、流量的突涌水工况,可有效封堵深埋隧道富水破碎带的涌水点,阻断涌水通道。研究成果可降低深埋隧道穿越富水破碎带区时的涌水塌方灾害风险。
    • 马国民; 张秀丽; 杨华清
    • 摘要: 我国西南山区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十分发育,隧道建设中经常遭遇突涌水事故。以楚大高速公路九顶山岩溶隧道为例,针对该岩溶隧道发生突涌水的断面(左幅ZK281+940),基于综合物探推测出的涌水体空间位置及规模形态,建立了概化计算模型,并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高压岩溶水作用下隧道顶板破坏、发生突涌水事故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围岩破坏机制和突涌水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不同溶腔水头作用下隧道围岩的变形演化规律,得出导致隧道突涌水发生的安全临界水头,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溶腔水头与隧道突涌水事故的发生高度相关,当溶腔水头超过安全临界水头时,该岩溶隧道将会发生突涌水事故,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隧道突涌水防治提供参考。
    • 摘要: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溶洞、突涌水、变形相互交织,有一群隧道人,在埋深最浅1.5米、最大埋深586米施工中,凝聚集体智慧,每日以0.5米、1米、2米……8米不断推进,众志成城上下同心,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始终不渝,追逐贯通的那束光。
    • 郑宗利; 关惠军; 苟想伟; 石恒岳; 于咏妍
    • 摘要: 为加强岩溶隧道突涌水预警的准确性,基于理论分析方法及岩溶隧道实际特点,提出溶洞侵入及未侵入隧道两类情况下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预警体系的建立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突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发生过程中变化显著的监测项目。选择溶洞特质、水的变化、岩盘破损程度、节理裂隙形态为预警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根据溶洞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建立溶洞侵入及未侵入隧道两种类型的突涌水预警体系。工程应用显示预警结果与现场吻合较好,验证了预警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邹远华; 王朋; 周航; 宋章; 徐正宣
    • 摘要: 某铁路隧道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规模碰撞而隆升的青藏高原东南方,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突涌水成为制约隧道勘察设计和施工的重大难题。通过现场水文地质调查、理论分析计算等方法相结合,对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藏东南某隧道波里拉组(T_(3)b)灰岩段多为强富水性,察朗噶组(J_(1)ch)和甲丕拉组(T_(3)j)为弱-中等富水性,阿堵拉组(T_(3)a)、夺盖拉组(T_(3)d)和土脱组(J_(2)t)为弱富水性;(2)隧道波里拉组(T_(3)b)岩溶垂向分带特征较明显,其中3700~3900 m高程段岩溶较发育;(3)隧道全长20247 m,极高危险段654 m,位于波里拉组灰岩中段水平径流带内和阿托卡巴断层处,占比3.23%;高危险段670 m,分布于波里拉组灰岩条带两侧与碎屑岩的接触带附近,占比3.31%。本文研究成果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岩溶地区高压富水隧道选线、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超
    • 摘要: 目前铁路隧道所采用的突涌水反坡排水技术排水效率低、排水泵功率分配不合理,不能有效防止铁路隧道突涌水现象。为保证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在考虑地质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全新的铁路隧道突涌水反坡排水技术方法,在对铁路隧道突涌水机理及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功率最优化原则改进铁路隧道突涌水反坡排水技术,合理分配反坡排水泵站功率,进一步优化注浆防治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当铁路隧道的总突涌水量达到900 m^(3)时,经过优化后的平均排水率约为90 m^(3)/h,较优化前提升260%,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冯雪冬; 周小龙; 胡亚晴
    • 摘要: 突涌水是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强复杂性和破坏性,已成为隧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以岩溶地区隧道突涌水发生机理为基础,对突涌水灾害类型进行了分类,总结了裂隙型、断层型、溶洞溶腔型灾害类型下,岩溶隧道突涌水的发生条件、演变规律和灾变力学分析模型;分析总结了三种典型灾害类型下岩溶隧道突涌水最小岩盘防突厚度计算公式及时适用范围,提出岩盘防突厚度是判断岩溶隧道突涌水发生的重要指标。对目前岩溶隧道突涌水机理进行了展望,认为突涌水力学分析模型应进一步准确表征围岩实际受力状态和工程地质条件。论文综述成果为深入研究岩溶地区隧道突涌水灾害发生机理,了解突涌水致灾机理研究难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 李晓兵
    • 摘要: 在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因围岩的形态以及相关性能出现渗水及突涌水的情况,导致工程项目受到直接的影响。针对工程中出现的渗水、突涌水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减小外界因素对隧道施工项目建设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工程正常推进。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性参考。
    • 张建峰; 郑晓悦; 于国亮; 施成华
    • 摘要: 玉磨铁路甘庄隧道4#斜井小里程段穿越富水炭质千枚岩层状地层时,发生严重的突涌水事故,围岩软弱、富水、破碎且变化频繁。通过对现场富水环境和地层条件的调查,结合突涌水灾害特征及腔体形成演化规律,从能量储存、能量释放和施工扰动触发3个阶段说明隧道产生突涌水的灾变机制,指出隧道突涌水破坏机制包括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和渗透破坏3个方面;提出富水炭质千枚岩隧道突涌水防控流程和具体控制措施,明确了隧道风险段落确定方法和突涌水控制方法,包括预注浆方案及密排中管棚、局部超前注浆等加固措施。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隧道突涌水病害得到治理,突涌水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突涌水影响,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稳定。
    • 吴圣增
    • 摘要: 以福建琅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突涌水问题,从涌水量计算、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措施3方面给出了预防处置方案。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多种方法计算预测隧道涌水量,并以此进行隧道分区评价,给出包含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处置措施在内的隧道突涌水针对性预防处置方案。现场采取的突涌水处置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