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突变检验

突变检验

突变检验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55918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广东气象、贵州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年全国气象观测技术交流会等;突变检验的相关文献由1042位作者贡献,包括韩方昕、刘强吉、武胜利等。

突变检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5918 占比:99.42%

总计:56242篇

突变检验—发文趋势图

突变检验

-研究学者

  • 韩方昕
  • 刘强吉
  • 武胜利
  • 肖国杰
  • 何新林
  • 刘兵
  • 刘大锋
  • 吉磊
  • 吴寒雨
  • 尤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聪; 李洪; 由丽华; 宋文武; 马龙伟
    • 摘要: 基于岷江流域内50个气象站点1956—2020年的日降水量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岷江流域年降水量和最大季降水量进行趋势变化分析及突变检验,揭示了岷江流域及各流域单元区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岷江流域1956—2020年的年降水量以1.028 mm/10a的微小变化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出自西北高原地区向东南盆地递增的空间分布格局;岷江流域上游地区年降水量整体上以11.711 mm/10a的速率逐年增加,这一增长趋势在2017年后变得尤为显著。岷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均长期保持下降趋势,降水量突变也发生在这一时期。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岷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制定洪涝灾害应对措施和合理利用流域内的水资源具有借鉴意义。
    • 赛米热·托合提; 迪丽努尔·阿吉
    • 摘要: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突变检验法等分析博斯腾湖流域1980~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等气候因子变化趋势和突变现象及其对开都河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8年博斯腾湖流域年均气温呈波动中上升趋势,其变化速率为0.15°C(10 a)^(−1),年降水量则以0.765 mm(10 a)^(−1)的速率增加,而年蒸发量出现以−11.6 mm(10 a)^(−1)的速率逐渐下降态势,流域气候出现由干向湿的趋势;开都河径流量对气候因子突变的响应表明,1980~2018年开都河径流量通过0.05的水平上呈显著增加态势;流域气候变化对开都河径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域年均气温与开都河径流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63,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与径流量之间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0.03。对比分析发现,博斯腾湖流域气候变化对开都河径流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
    • 吴寒雨; 董晓华; 董立俊; 龚成麒; 欧阳习军; 喻丹
    • 摘要: 雅砻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雅砻江流域内降水变化规律及未来的降水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对GCM全球气候模式数据进行降尺度,模拟雅砻江流域未来的降水变化情况。通过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雅砻江流域历史期及未来3种浓度路径情景下的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各时期雅砻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RCP8.5情景>RCP4.5情景>历史期>RCP2.6情景;其空间特征表现为上游降水量的上升幅度高于下游。各时期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除RCP2.6情景下,流域各时期均存在降水量增加的突变,历史期上游的突变年份为1986年,下游无显著突变,在未来期突变年份大多集中于中景期(2041-2070年)。对于周期变化,流域历史期和RCP2.6情景下的周期变化更加显著,且同时存在多周期:1~4 a短周期和4~8 a中周期。在RCP4.5情景和RCP8.5情景下周期出现的频次更高,均为1~4 a的短周期,说明未来这两种情景下会呈现周期持续时间长且频率较短的周期变化特征。上述结果表明,雅砻江流域在未来RCP2.6情景下降水量无明显变化,但在RCP4.5以及RCP8.5情景下流域的降水量增加趋势都非常显著,因此需要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径流变化,做好对现有梯级水库群及流域水资源调度策略进行适应性应用的准备。
    • 周晓仪; 康伯乾; 吴礼凤; 李婉仪
    • 摘要: 利用广宁县1961—2010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广宁县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时数、平均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进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广宁县1961—2010年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振荡上升趋势,1996年出现突变,进入相对偏暖的气候状态,并于1998年后通过信度检验,增温趋势明显。降水量总体表现出弱的振荡上升的趋势,21世纪初为显著的少雨期,20世纪70年代则为显著的多雨期;降水量在这50年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日照时数呈明显的振荡下降趋势,于1980年出现一次气候突变,进入了日照偏少的气候状态。年平均风速呈振荡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广宁近50年来呈暖湿的气候趋势,并有春夏暖湿、秋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 吴利华; 成鹏; 董李勤; 程希平; 巩合德; 马月伟; 魏爱英
    • 摘要: 为系统弄清丽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基于丽江气象站1951—2017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复小波的方法对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11个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1)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月最低气温极大值、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夏季日数、暖夜日数、暖昼日数、热日持续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日持续指数、月平均日较差呈明显减少趋势,月最高气温极大值、热夜日数、作物生长期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月最高气温极小值、冷昼日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冰封日数在研究期内均为0 d;极端降水指数日降水≥1 mm的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特强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中雨日数、持续湿期、年总降水量、5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大雨日数、强降水量、持续干期、1日最大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2)突变检验分析表明:部分极端气温指数和降水指数的突变年份显著,大部分指数的显著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其余指数的显著突变年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并且极端冷事件指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和冷昼日数在显著突变年份后呈现减少趋势,而极端暖事件指数夏季日数、暖夜日数和暖昼日数在显著突变年份后呈现增加趋势,热夜日数在研究期内只有2015年为1 d,其余年份均为0 d.3)周期分析表明:极端气温指数除冰封日数外的15个指数存在2~6个准周期,介于3~56 a之间,存在1~3个主周期,介于10~56 a之间;11个极端降水指数存在4~6个准周期,介于4~56 a之间,存在1~3个主周期,介于12~56 a之间;部分极端气温指数或降水指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主周期.
    • 袁春; 李欢欢; 马中元; 李栩婕; 肖云
    • 摘要: 为了更好地预报新余市气温的变化,利用1959—2019年新余市逐日气温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墨西哥帽(Mexican hat)子波方法及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新余市近60 a来气温变化趋势进行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余市年平均气温偏暖,春、秋、冬季平均气温偏暖,都有15—16 a左右的振荡周期。新余市夏季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平缓,在20世纪以后有明显的4—5 a左右的振荡周期。年平均气温、春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末;秋、冬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初,各有一个较为显著的增暖突变点。这些结果对新余市气温的变化趋势的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 胡萌; 盛英武
    • 摘要: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_K检验、滑动T检验法,对青岛市1956-2016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4个指标总体上都呈减少趋势。(2)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受到降水量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量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小。(3)M-K检验显示,1967年以后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均呈减少趋势;降水量于1986-2002年达到显著性水平;地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总量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显著性水平;地下水资源量于1983年达到置信度临界值。(4)滑动T检验显示,步长为2时,降水量有1个突变点,为1992年;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各有2个突变点,均为1968年和1971年。
    • 袁晓霞; 雷晓英; 乐呼; 周红
    • 摘要: 采用蓝田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春节核桃萌芽—开花期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春季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冻害气象指标,统计得出冻害主要发生时段集中在3月20日至4月30日,轻度冻害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而中、重度冻害在4月上旬发生频率最高。利用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法对1960-2020年蓝田核桃萌芽、开花期的气温做趋势分析,得知萌芽期和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利用MK、MTT和累计距平方法对核桃冻害期平均气温做突变检验,得出核桃萌芽期和开花期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冻害发生风险有所降低。
    • 苏翠; 胡友兵; 冯志刚; 李文杰; 王井腾
    • 摘要: 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正阳关以上主要控制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及控制站以上雨量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其主要控制站径流进行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并对突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正阳关以上主要控制站径流均呈下降趋势,支流控制站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淮南支流蒋家集站和横排头站在50年代后期发生突变,原因在于控制站以上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导致径流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小;淮北支流阜阳闸站年径流在1971年发生突变减小,可能因为70年代降水量较小,闸坝的拦蓄调控作用使得径流减小趋势更为显著。变化期蒋家集站、横排头站、阜阳闸站受人类活动的径流影响量分别为1160亿、1043亿、1303亿m^(3),径流量减少率分别为49.5%、61.8%、42.3%。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姚浪; 吴姗; 李刚; 王璇; 王博卿
    • 摘要: 春季霜冻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该文利用毕节1990-2019年0 cm地温和气温资料,分析春季霜冻特征和霜期内不同天气现象下气温与0 cm地温关系。结果表明:近30 a毕节春季霜冻日数随时间呈显著减少趋势,特别在21世纪10年代减少速率跃增,终霜冻期随时间呈显著提早趋势。空间上春季霜冻日数自西向东递减,终霜冻期自东向西推迟,威宁大部和赫章西部高海拔山区是春季霜冻发生最频繁区域,且终霜冻在该区域显著偏晚。突变检验显示毕节春季霜冻日数的减少趋势呈现2个阶段性下降,在21世纪10年代后减少趋势显著,终霜冻提早明显,存在突变年。周期变化中春季霜冻日数存在准3 a和准8 a周期变化,其中3 a周期变化显著性最高。不同天气现象下春季霜冻期内日最低0 cm地温和日最低气温差异大,晴天辐射霜冻是毕节春季主要霜冻类型,期间日最低气温较日最低0 cm地温平均高出4.2°C,且存在月份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