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3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5060篇;相关期刊33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等;突发性聋的相关文献由2540位作者贡献,包括佘万东、刘涛、戴艳红等。

突发性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0 占比:6.39%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5060 占比:93.43%

总计:16119篇

突发性聋—发文趋势图

突发性聋

-研究学者

  • 佘万东
  • 刘涛
  • 戴艳红
  • 刘蓬
  • 单希征
  • 何伟平
  • 彭新
  • 彭易坤
  • 戴静
  • 钟时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安影; 何小玲
    • 摘要: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即“特发性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且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神经性听力损失疾病[1],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引起该疾病的致病原因包括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膜迷路破裂等[2]。该病在临床中常表现为单侧听力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突然下降,3 d内听力下降超过20 dB,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耳鸣、耳堵塞不适感、恶心呕吐等症状[3]。该病发病快、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大,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常给予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营养神经类药物、高压氧治疗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有助于患者听力的恢复[4]。突发性耳聋中医学属于“暴聋”等范畴,在临床施治中常与西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应用自拟行气活血通窍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潘佩培; 朱丽娟
    • 摘要: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常出现耳鸣、眩晕和耳闭塞感等症状,听力于数小时或数日内严重减弱甚至丧失,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困扰。虽然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治疗日益完善,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状况,提升自我效能,促进听力恢复。
    • 冯爱凤; 陈云飞; 黄爱萍; 陈禹武; 王小姣; 顾东胜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与突发性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31例突发性聋患者行气导和骨振动诱发的颈肌VEMPs、眼肌VEMPs(ACS-cVEMP、BCV-cVEMP、ACS-oVEMP、BCV-oVEMP)。将每个检查的结果分别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分析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CS-cVEMP正常组、异常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42%(15/21)、30.00%(3/10);ACS-oVEMP正常组、异常组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36.36%(4/11);BCV-cVEMP正常组、异常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54%(16/26)、40.00%(2/5);BCV-oVEMP正常组、异常组有效率分别为62.50%(15/24)、42.86%(3/7)。以上4种VEMP正常组、异常组的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ACS-cVEMP和ACS-oVEMP均异常组的有效率为66.67%(6/9),至少有一项正常组的有效率31.82%为(7/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V-cVEMP和BCV-oVEMP均异常组的有效率为0%(0/4),至少有一项正常组的有效率为33.33%(9/2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BCV-cVEMP和BCV-oVEMP均异常可能预示突聋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 蔡文君; 黄志纯; 孙宝宾; 陶锋; 齐佳; 丁小琼
    • 摘要: 目的研究突发性聋患者前庭损伤的范围、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5—2020.11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资料共计43例,通过温度实验联合视频甩头试验(Video headimpulse test,vHIT)、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等前庭功能检查分别评估突发性聋患者半规管、球囊、椭圆囊损伤情况。分组比较前庭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发现温度实验异常14例,vHIT异常14例,cVEMP异常8例、oVEMP异常9例,因此突聋患者的前庭损害以半规管为主,其次为椭圆囊、球囊。统计比较发现伴有眩晕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半规管功能障碍,并且半规管损伤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VEMP异常与患者是否伴有眩晕、治疗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突发性聋患者除了耳蜗受损,部分患者前庭器官亦广泛受累,以半规管损伤为主。前庭损伤的评估对疾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 文艺; 吕萍; 丁大雄; 杨风波; 冯勃
    • 摘要: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全身共患病的疾病类型和发病情况。方法1.对2018-2019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349例单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既往病史,统计突聋的共患病现状,分析共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种疾病对突聋疗效的影响。结果1.突聋的共患病率排名前三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相关疾病(36.4%)、甲状腺疾病(17.5%)、精神心理疾病(7.4%),无共患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有共患病患者的疗效。2.在突聋患者中,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疗效显著降低。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疾病数量越多,疗效越差。3.合并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突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突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三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有共患病的突聋患者疗效较差,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对降低突聋疗效可能起着叠加的作用。定期进行体检,规范治疗全身疾病,重视心理健康,有助于减少突聋的发病及获得较好的预后。
    • 姚庆; 姚会青; 丁浩然; 张丽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和护理依从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可提高突发性聋患者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和护理依从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谌国会; 王洪阳; 高云; 王大勇; 王秋菊
    • 摘要: 目的 探究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全身状况、诱因、病史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以全聋型突发性聋收入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组比较并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耳聋侧别及性别分布:表现为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81例),其中左侧41例(50.62%)、右侧40例(49.38%);男性43例(53.09%)、女性38例(46.91%);2、伴随症状:耳鸣69例(85.19%)、眩晕57例(70.37%)、耳闷41例(50.62%)、耳周麻木感14例(17.28%)、听觉过敏1例(1.23%)、头痛1例(1.23%);3、诱因:有明确诱因28例(34.57%),分别为劳累11例(13.58%)、熬夜5例(6.17%)、发热、感冒、外伤、情绪、疼痛及酗酒各为2例(各占2.47%),无明确诱因53例(65.43%);4、影像学结果:56例有完整内听道磁共振结果,其中41例未见异常,15例异常;54例有完整颈动脉超声结果,其中33例未见异常,21例异常;5、整体疗效分析:无效64例(79.01%)、有效13例(16.05%)、显效4例(4.94%),总有效率为20.99%;6、各分组有效率比较:按病程、性别、侧别、有无诱因、有无病史分组,病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7、分频率(0.125-8kHz)疗效分析:低频痊愈率最高,总有效率高频8kHz略高,其次是中低频,1kHz最低。结论 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多无明确诱因且整体疗效欠佳,多伴有耳鸣、眩晕、耳闷等症状,病程对疗效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内听道磁共振和颈动脉超声结果有异常表现。
    • 陈鹏; 任金龙; 王银霞
    • 摘要: 突发性聋是耳聋的一种,也是耳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其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内耳微循环障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内耳微循环障碍危险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研究突聋病因及治疗提供帮助。
    • 谭喜莲; 唐文兰; 刘海容; 方展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循证护理模式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120例采用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加以个性化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循证护理模式在采用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励莉; 徐国君
    • 摘要: 目的观察情绪管理应用于突发性聋患者中的效果,为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供思路。方法以突发性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情绪管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量,比较2组焦虑、抑郁、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16.67%、10.00%)低于对照组(43.33%、33.33%),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管理能够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