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1088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齐鲁学刊、西域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七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古籍整理研究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小说古今通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穆天子传》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乃宏、刘伏玲、刘志强等。

《穆天子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2.1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088 占比:97.86%

总计:11331篇

《穆天子传》—发文趋势图

《穆天子传》

-研究学者

  • 任乃宏
  • 刘伏玲
  • 刘志强
  • 王天海
  • 周书灿
  • 方艳
  • 陈丽平
  • 刘蓉
  • 叶舒宪
  • 宁稼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仕鑫
    • 摘要: 以语言形式为中心,考察《穆天子传》对《诗经》四言传统的继承。《穆天子传》运用叠词和复沓来调整语言节奏和韵律,接续并改造《诗经》中特定的套语系统,同时逐渐减少传统四言诗体的虚词冗余,合理运用对仗,整散结合。这样能使文章既生动细腻,又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 伏彦冰
    • 摘要: 《穆天子传》是我国最早的旅游文学,也是最早的以“射”“御”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用神话与史实相渗透的方式,即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次经历数年、行程万里的盛大车马驾御的出行,生动展现了穆王车马队伍的盛大、车马装备的精良以及御者娴熟的驾车技参、随从高超的狩猎本领。“穆王西游”“穆王八骏”“瑶池歌咏”,从此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元素。
    • 王哲
    • 摘要: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自史前就有,在充满传奇色彩的《穆天子传》里,也有着西周穆王游历四方的事迹。早在新石器时期,在欧亚大陆上有一个中外文明交流比较频繁的时期,也可以将其称为史前丝绸之路。史前丝绸之路核心地区包括了中国、欧亚草原与中亚,其中欧亚草原更是起到了连接东西的桥梁作用。包括丝绸、家养黄牛、大麦小麦、小米、辐条马车、冶金术等,都是这条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传播物。
    • 周书灿; 张晓琳
    • 摘要: 元明以来,宋本《穆天子传》流传甚少,明代只见秦汝操绣石堂抄本和秦酉岩抄本,除了明代传抄的“结衔五行”本,清代各藏书家之间还传抄有袁寿阶和顾之逵校“影宋本”。清代袁廷梼和顾之逵所藏影宋抄本或是出自明代秦酉岩抄本,袁廷梼影宋抄本出自顾之逵所得旧抄本,近人张宗祥《铁如意馆随笔》中所著录的旧抄本《穆天子传》亦出自顾之逵、袁廷梼藏影宋抄本。从明清传抄的“结衔五行”本的荀勖序序首格式来看,秦汝操本与秦酉岩抄本似乎出自不同的版本。
    • 杜勇
    • 摘要: 周穆王是西周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天子。在他统治的半个多世纪里,虽多所兴革,但师心自用,并无励精图治的善政。他继位之初,即不顾治国理政的基本职责,肆其私欲,游行天下,后世以“不恤国事”言之,是对其国家元首资格的质疑。继之改变既定民族政策,加重对边地部族的政治控制和经济索取,“自是荒服者不至”,还引起犬戎和淮夷的不断反叛,乃至危及王朝统治的腹心地带。穆王晚年针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和财政危机,修改刑法,广收罚金,亦非治国良策。一个国君不以国家发展为己任,而是肆其私欲,极尽骄奢,滥用武力,巧取民财,既不能缓解日益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能有效应对周边少数部族的军事侵扰,致使西周王朝坠入衰微之途。那种把穆王视为中兴之主的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雷晋豪
    • 摘要: 本文以李学勤先生论定之山西省绛县横水镇西周倗国墓地为《穆天子传》中的"■人"作为地理支点,重新梳理《穆天子传》卷一至卷四之中有历史依据的地名。不同于将相关地名定位于雁门关、河套以至河西走廊的旧说,本文认为相关地名与地貌描述更适合对应山西省南部的运城盆地及其紧邻区域。这显示《穆天子传》是以战国早期的魏国疆域作为地理背景,其成书年代为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至前330年之间。
    • 刘伏玲
    • 摘要: 南北朝时期《穆天子传》的经典意象已经确立.谢惠连《雪赋》为后世赋雪诗确立了意象模范,而谢朓树立"白云谣"离别、思故的典范.唐人赋予典故更丰富的内涵,《穆天子传》事典、物典的意义逐渐发生了改变."白云谣"常引申为送远、怀故、思故之曲,继而指相思之歌、道家神仙之唱."白云之期"又指约期,其特指与仙人相会."黄竹诗"的初始含义指皇帝悯民爱民忧民,后成为爱民之诗,甚至是彰显帝王圣德之诗,它还是诗人咏雪诗的通称.《穆天子传》的经典化过程其实也就是它被接受的过程,与时代学术背景有关.探讨《穆天子传》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经典意象的确立、典故意义的演变,有助于了解其所处的时代文化,重新审视《穆天子传》的文学价值.
    • 刘伏玲
    • 摘要: 今本《列子·周穆王》与《穆天子传》重合部分在《穆天子传》未出土前未见于其他文献。张湛注《列子》时,《穆天子传》已在上层知识分子中流传近百年。《穆天子传》中的“田猎钓弋”虽然有一定的游乐性,主要目的是提供祭礼之用和粮草补给。而文中“乐”多指外交、军礼等礼乐中的“音乐”,故《穆天子传》中的周穆王并非淫乐的帝王。《列子·周穆王》中西见王母事件的序次、地点有所改动是伪作者受当时流行观点而窜改的。通过梳理《穆天子传》在两晋的传播情况及张湛同时代人对《穆天子传》的接受情况来看,《列子·周穆王》晚出于《穆天子传》
    • 周书灿
    • 摘要: 《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汲冢竹书出土以来,长期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迄今为止,汲冢书出土的年代、汲冢墓主及位置等若干关键性问题,仍存在着诸多无法破解的谜团。在材料并不具备、信息并不完整、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总体上先入为主地判定汲冢为战国晚期墓葬,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包括《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在内的汲冢书的写定年代,则未免显得过于绝对和武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来历不明、出土背景不清的各种流失简陆续整理出版。这些流失简的整理出版为中国古典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同时引发了关于上博简、浙大简、清华简、北大简等流失简真伪的质疑、辨伪及若干答辩和反击。从学术史视角观察,以上论辩基本上是在学术层面展开的,但论辩的性质却颇为复杂,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