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稻虾共作

稻虾共作

稻虾共作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水产、渔业、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3360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北方水稻、中国稻米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等;稻虾共作的相关文献由588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凑贵、汪金平、江洋等。

稻虾共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360 占比:99.77%

总计:63503篇

稻虾共作—发文趋势图

稻虾共作

-研究学者

  • 曹凑贵
  • 汪金平
  • 江洋
  • 彭成林
  • 佀国涵
  • 王夏雯
  • 王飞飞
  • 袁家富
  • 金倩
  • 徐祥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陶忠虎; 罗培骁; 王淑娟; 舒娜娜; 张科强; 彭宣国; 杨青华; 余泽民; 陈传龙; 谢作祥
    • 摘要: 湖北省潜江市是“稻虾连作”的发源地,也是“稻虾共作”的创新地。稻虾共作被农业农村部专家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典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和乡村振兴的好模式。调查组通过对比分析多个稻虾共作养殖基地的各项养殖数据,掌握养殖户真实养殖效益,总结出高效养殖模式进行示范推广,同时针对部分养殖户存在的养殖误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专业建议,以期为其他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指导与经验借鉴。
    • 许辉; 赵阳阳; 孙东岳; 柯媛媛; 张乐乐; 陈翔; 魏凤珍; 李金才
    •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以下称小龙虾)共作模式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模式,近些年在我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综述了近10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在理论研究方面,从稻田土壤、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阐述了稻虾共作对稻田生态的影响;在技术研究方面,稻虾共作模式的推广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可在稳定水稻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达到虾稻同步增产、品质同步提升的效果,但稻虾产业的发展壮大还需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与此同时,稻虾共作模式的发展还存在入侵风险、种质退化、“重虾轻稻”等问题,制约了稻虾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稻虾共作模式研究和广泛应用,提出3点建议:建立稻田信息库和农情分析系统,对稻虾共作推广区域进行等级划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强化基础理论和集成技术模式研究;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保障经营主体经济效益。
    • 赵建亚; 赵扬; 王小波
    • 摘要: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洪泽湖与淮河交汇之滨,县内沟河交织、水资源充足,为稻虾共作模式推广提供了前提条件。该县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的“中国小龙虾种源保护第一县”。目前,全县稻虾共作面积24.6万亩,年产小龙虾2.8万吨,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已集成出一套稻虾共作关键技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很有必要介绍推广。
    • 张明伟; 陈京都; 唐建鹏; 姚义; 谢成林
    • 摘要: 稻虾共作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面积快速增长。为实现“稳粮增收”,探索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的种植表现,本试验以常规机插秧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南粳9108、南粳5718和丰优香占3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光合物质积累、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各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成熟期推迟,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蘖能力下降,穗数有所降低,前期干物质的积累较少,但后期养分充足,叶片衰老延缓,千粒质量增加,每穗粒数与结实率无显著变化,稻米的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有所提高。3个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下各有优劣,均有较好的产量表现。由于稻虾共作时,为了保证稻前虾效益往往会推迟水稻移栽时间,同时水稻中期搁田效果不理想,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应选择早熟、抗倒性好的品种。综合考虑,苏中地区稻虾共作模式宜选择中熟中粳品种南粳5718,其熟期较早,茎秆粗壮,后期光合能力强,大穗大粒,外观品质好,但分蘖能力一般,前期物质积累不足,种植时应注意及早施用分蘖肥促进分蘖发生。
    • 滕瀚; 吴珍; 许辉; 徐晓波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安徽省六安市稻虾共作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迅速,成效明显。但当前六安市发展稻虾产业还存在缺乏技术指导、自主创新不足、产业融合度低等问题。在分析六安市稻虾共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稻虾产业体系、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稻虾产业结构等措施,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稻虾共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包立英; 陈雷; 冯坤; 孙瑞建
    • 摘要: 万象优111是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万象A与恢复系中恢111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该品种育期适中、生长平衡、秆青籽黄、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抗倒能力强,既可以作为有机绿色稻米大面积单季稻栽培,又可以作为“稻虾共作”绿色高效种养模式适宜品种,稳产、丰产、品质好,种养并行,生态效益高。
    • 黄飞; 聂玺斌; 杨朔; 丁紫娟; 李锦涛; 郜红建; 叶新新; 葛永虎; 梅军; 曹玉贤; 侯俊
    • 摘要: 研究了不同氮用量对稻虾共作水稻产量与田面水水质的影响,以为稻虾共作实现精确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5个氮肥用量处理,分别设置氮0、60、120、180和240 kg/hm^(2),依次以CK、N_(60)、N_(120)、N_(180)、N_(240)表示,氮肥均按基肥:分蘖肥7∶3施肥。结果表明,施肥能维持土壤较高的无机氮含量并能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施肥处理提高水稻产量8%~42%,其中N_(120)产量最高,比CK增产42%;施氮后3 d内田面水中氨态氮含量迅速增加,随着时间的推迟氨态氮随之降低,在14 d后降到最低且趋于稳定,其中施氮后5 d内各处理的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施氮越多其值越大;田面水中亚硝态氮浓度在前5 d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其中第3 d各施肥处理差异较显著,第7 d后其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施氮量显著影响了田面水的pH,各处理在施肥后14 d内的pH波动在6.57~8.22之间,但14 d以后各处理差异不显著。适宜的施氮量促进水稻增产的同时也减少了田间表面水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为小龙虾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120~130 kg/hm^(2)可以作为稻虾共作系统推荐施氮量。
    • 陈玲; 万韦韬; 刘兵; 徐文静; 顾泽茂
    • 摘要: 为探究稻虾共作对稻田水体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基于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比较稻虾共作模式(RC)和水稻单作模式(RM)中水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RC中水体微生物的多样性极显著高于RM。水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2种模式中差异显著,且水体理化性质,如总氮、亚硝酸盐氮等的含量与2种模式中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显著关联。相比于RM,RC水体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更高,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更低。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根瘤菌目(Rhizobiales)、聚球藻目(Synechococcales)等为RC主要的水体微生物标志物,而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β-变形菌目(Betaproteobacteriales)、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等则为CM主要的水体微生物标志物。在稻田水体微生物群落中鉴定出6个基石种,主要属于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腐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和多囊菌科(Polyangiaceae)等。通过功能预测及其相对丰度比较,发现RC中水体微生物的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高于RM,尤其是能量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地高于RM。以上研究表明,相比于水稻单作,稻虾共作显著提高了稻田水体微生物的多样性,塑造了组成更健康、功能更强大的水体微生物群落,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力和能量利用效率,有利于稻田水体净化,并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稳定。
    • 肖家程; 谭庆东; 梁正其; 秦国兵; 熊达
    • 摘要: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区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以养虾稻田(稻虾共作组)和不养虾稻田(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水稻的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采样测定稻田水体的溶解氧(DO)、水温、pH、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氨氮(NH_(4)^(+)-N)和磷酸盐(PO_(4)^(3-)-P)等水质指标,研究稻田水质昼夜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稻虾共作组水体的溶解氧在水稻扬花期、灌浆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稻虾共作组水体的NO_(2)^(-)-N含量在水稻分蘖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灌浆期之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稻田养殖小龙虾后会影响其水体环境,试验将为稻虾共作模式中的水质调控和改良提供依据。
    • 周勇; 李皓轩; 董洪瑞; 李成伟; 朱波; 杨军; 金涛; 刘章勇
    • 摘要: 为探究稻虾共生机制,运用地笼捕获法研究了小龙虾分别在高频分布采样区(GP)、低频分布采样区(DP)和无虾对照区(CK)的田间分布特征,结合稻田土壤性状、病虫草害调查和稻谷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稻虾共作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显示:小龙虾稻田分布数量与田面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97.69x-25.77;小龙虾高频分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显著降低0~10 cm土壤容重6.25%~11.76%,显著增加0~10 cm土层总毛管孔隙度8.08%~10.78%(P<0.05);小龙虾高频分布显著增加0~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6.24%~10.30%,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P<0.05),并能显著抑制杂草生长;小龙虾不同分布频度对病虫害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但水稻产量随着分布频度的加大具有增加的趋势。因此,生产和科研上可适当区分小龙虾不同分布频度(水深)进行管理和研究,促进稻虾生态种养绿色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