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枢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0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89024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神经肿瘤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2全国儿科影像医学高峰论坛、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相关文献由983位作者贡献,包括迟广明、陈刚、陈勇等。

中枢神经细胞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4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9024 占比:99.84%

总计:189324篇

中枢神经细胞瘤—发文趋势图

中枢神经细胞瘤

-研究学者

  • 迟广明
  • 陈刚
  • 陈勇
  • 桂秋萍
  • 程敬亮
  • 唐文渊
  • 张伟
  • 张勇
  • 张懋植
  • 张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莉莉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的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CNC患者86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术前MRI特征的具体作用。结果86例CNC患者中,病灶内部或其边缘出现囊变较多,其中皂泡征73例、病灶矢状位呈现扇形征53例;DWI上发现实性部分中高或稍高信号者79例,高低信号者7例;增强扫描中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者13例、呈中轻度强化者73例、病灶出现血管流空影者60例;病灶相连于透明隔宽基底66例,且邻近Monro孔,主要处于前2/3区域侧脑室;于患侧出现脑积水症状49例。结论CNC的MRI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整体诊断价值较高,结合患者的典型特点与发病年龄,能够有效区别于其他脑室内肿瘤。
    • 李焜; 陈鹤; 贺长斌
    • 摘要: 目的:对中枢神经细胞瘤CT、MRI对比分析及鉴别诊断进行研究。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病患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其CT检查以及MRI检查中存在的特征进程观察分析,同时将其和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总结对比整理其诊断的准确概率。结果: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主要发生位置包括:小脑蚓部、额叶、透明隔、胼胝体内壁、第四脑室以及侧脑室壁等。特征主要表现为在胼胝体壁间或者是侧脑室中呈现“索条”状的牵拉影像以及丝瓜瓤状或者是蜂窝状的变化;在CT检查中,其表现主要是稍微高一些的信号或者是等信号,在MRI检查中则主要呈现稍微低一些的信号或者是等信号,将扫描增强之后将会呈现中度或者是轻度的强化;CT符合病理诊断的概率是54.76%。而MRI符合病理诊断的概率是73.80%。结论:中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发病位置均存在一定的特质,在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时,应当对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及研究,从而使诊断准确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病患后续的治疗提供帮助。
    • 刘雅玲; 朱含梅; 刘银华; 李佳嘉; 徐五琴; 于涛; 汪向明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16年1月 ~2019年2月于弋矶山医院治疗的3例C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结果:手术以肿瘤显微切除为主,3例肿瘤均位于脑室系统,光镜下瘤细胞内可见无核神经岛结构,1例可见菊形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会有神经元标记的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突触素(Syn)的阳性表达.3例患者随访11~4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CN诊断需结合术前影像学及独特的病理学特征.主要与少突胶质细胞瘤、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相鉴别.肿瘤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 李晓莉
    • 摘要: 目的:探究使用MRI方法获得医学图像,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医学影像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内入院的10名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通过分析对应病理图像方法分析MRI的诊断作用.结果:通过分析MRI图像得知,1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患病位置有2例位于丘脑位置,2例位于中脑位置,6例位于侧脑位置.在对10例患者进行MRI信号分析时,有明显符合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标准的临床症状.结论:使用MRI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作用,且侧脑处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好发区域.
    • 陈祎
    • 摘要: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约占原发脑肿瘤的0.25%-0.5%[1],其于1982年由Hassoun[2]首次提出病理诊断.CNC好发部位在侧脑室,发生在脑室外的较少.目前2016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之定为Ⅱ级,表明其生物学行为属良性或低度恶性.本文报道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至2020年收治的5个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诊及鉴别诊断等进行总结,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 李晓茗; 张焱; 彭媛媛; 刘俊宏
    • 摘要: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对原发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室管膜瘤(EP)、高级别胶质瘤(HG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N 22例,EP 10例,HGG 13例.采用Mazda软件对3组肿瘤ADC图像逐层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9个参数,即均值、方差、峰度、偏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比较3种肿瘤间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差异性参数对3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3组间9个参数中均值和第1、10、50、90百分位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直方图分析有助于鉴别侧脑室CN、EP与HGG.
    • 李丰华
    • 摘要: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采用CT和磁共振(MR)检查的影像学差异,同时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15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均采用CT和MR检查.分析CT和MR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50例患者发病位置:28例(18.67%)位于侧脑室壁,18例(12.00%)位于小脑蚓部,42例(28.00%)位于透明隔,24例(16.00%)位于第四脑室,30例(20.00%)位于额叶,8例(5.33%)位于胼胝体内壁.CT和MR均出现典型影像学特征,MR检查显示所有肿瘤实质均出现信号偏低或相同情况,在DWI扫描后信号逐渐提升,呈高信号.CT检查显示所有肿瘤实质均出现信号偏高或相同情况,增强扫描后出现强化.MR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1.33%高于CT检查的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707,P=0.000<0.05).结论 通过CT和MR检查能清楚观察到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虽然MR诊断准确率较高,但不同部位病灶情况不同,故应选择最佳检查方式提高诊断率.
    • 张玉富; 高立; 马炜; 陈隆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经纵裂-胼胝体入路20例,经皮质造瘘入路9例.按是否全切除肿瘤分为全切除组和未全切除组.并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Wilcoxon分析两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差异.结果 术后第2天死亡1例,考虑丘脑梗死.28例有效随访病人中全切除8例,大部分或次全切除20例;术后接受普通放疗、伽玛刀或随访观察等辅助治疗,两组间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23,P<0.001).全切除组5年生存率100%,未全切组5年生存率90%;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70).全切除组术后继发性感染1例,经治疗后治愈.未全切除组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未全切组复发3例,再次行开颅手术1例,未接受后期治疗死亡2例.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见于年轻病人,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后辅助放疗均能获得较好预后.
    • 王璟
    • 摘要: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诊断与鉴别.方法:选择了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30例,时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对所有患者进行MR诊断和鉴别诊断,最终统计肿瘤的形态、大小及部位和MR表现.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均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28例患者的肿瘤位于侧脑室内,2例患者的肿瘤位于四脑室.对患者进行MR平扫,结果均表现为病灶信号多且不均匀,以实性为主,病灶边缘或内部见多发囊变.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