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移民文学

移民文学

移民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11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北京社会科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移民文学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坤、胡铂、周怡等。

移民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5.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611 占比:94.54%

总计:1704篇

移民文学—发文趋势图

移民文学

-研究学者

  • 孙坤
  • 胡铂
  • 周怡
  • 张进标
  • 曹惠民
  • 李仕芬
  • 王晓凌
  • 王腊宝
  • 赵婧
  • 郑文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奥育; 杨晓辉
    • 摘要: 日华作家的越境书写是全球移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华人作家温又柔的小说《中间的孩子们》讲述了中日混血儿琴子的伦理身份困境,展现了在日华人的身份认同困境与自我拯救。利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分析该小说中“越境者”琴子确立“中间的孩子”身份认同的过程可以发现,主人公琴子探寻伦理身份的过程编织了小说的伦理线,其中“语言与身份的错位”是最突出的伦理结。研究以温又柔为代表的越境作家的创作有助于梳理移民文学的谱系,推动移民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期待日华作家能够正视历史,审视现实,以更多元的视角从事创作,发挥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 赵婧
    • 摘要: 2020年是艰辛的一年,非裔美国文学抛却"后种族时代"泡沫,以现代视角回溯历史,关注个人与族群的精神世界,表现出强烈的现实观照;移民文学穿越空间与时间的维度,陈述物理与精神的隔阂,实现了艺术手法的多种创新;灾难文学构想灾难的源头与形式,展现不同群体面对灾难的迥异表现,引起关注;摹写亲密关系的作品则探讨人的复杂身份属性与被社会定义的角色担当.与"文化熔炉"美国相比,加拿大文坛则相对平静,种族、移民、身份、家庭等话题依旧是写作热点.
    • 盖建平
    • 摘要: 继《太阳鸟》之后,郁秀继续创作美华新移民题材小说逾十年之久,着力描写未成年即随父母赴美的华人"小留学生"的成长故事,然而,这些作品既未作为大众文学赢得市场成功,也无法作为合格的美华移民文学,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探究郁秀近年来创作无法成功的多重原因,可以进一步明辨移民题材书写的现实意义与丰富素材的"诱惑",以及"人性论"书写的"陷阱",从而对当代移民文学的创作及批评理念有所反思.
    • 赵婧
    • 摘要: 2020年是艰辛的一年,非裔美国文学抛却"后种族时代"泡沫,以现代视角回溯历史,关注个人与族群的精神世界,表现出强烈的现实观照;移民文学穿越空间与时间的维度,陈述物理与精神的隔阂,实现了艺术手法的多种创新;灾难文学构想灾难的源头与形式,展现不同群体面对灾难的迥异表现,引起关注;摹写亲密关系的作品则探讨人的复杂身份属性与被社会定义的角色担当。与"文化熔炉"美国相比,加拿大文坛则相对平静,种族、移民、身份、家庭等话题依旧是写作热点。
    • 陈萱子
    • 摘要: 移民文学一直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其中,东南亚华文文学受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颇深,这种与中华相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华夏文人移民定居。不同于第一代东南亚移民者,如今的移民更多是个人意愿的体现,他们因梦想、工作、婚嫁等原因远走他乡,定居海外。
    • 徐琴琴
    • 摘要: 本文以德国移民文学《危险亲戚》为研究样本,通过主人公代际"断裂"的身份困境和模糊血统"延续"的分析来探讨主人公历史意识和自我传承的突破历程,展现了移民小说中新生一代如何在传承中寻找身份认同,突出了家族历史对身份认同的意义.
    • 甘西淼
    • 摘要: 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在《小小小小的火》中围绕“周诉凯霍加县案”探讨了华裔婴儿的监护权问题。故事中的人物对于婴儿的归属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成各自支持的两个阵营。本文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支持美玲/米拉贝尔背后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个体身份的建构的困境。支持“美玲”的一方是对出身文化缺失的焦虑,支持“米拉贝尔”的一方是对文化认同艰难的妥协。伍绮诗通过对母女主题的进一步挖掘,深化了母性的概念,无论婴儿归属于谁,都应是在母爱为结点上的身份建构。文本最后折射出的边缘性群体的话语缺失问题,正是少数族裔在移民国家文化身份建构的困难所在。
    • 王腊宝; 王丽霞
    • 摘要: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白色批判"立足澳大利亚种族关系中的肤色问题,揭示白色在澳大利亚社会中所享受的特权地位,批判主流社会依据肤色构建起来的种族霸权。作为一种阅读和批评视角,"白色批判"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解读。透过这一视角,传统澳大利亚白人文学将白色与普世人性相联系,宣扬一种白人至上主义,移民文学展示了当代澳大利亚实行的所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不过是白人管理非白人移民的文化策略,土著文学则刻画了新一代土著民对于恢复土著主权的政治诉求。"白色批判"为新世纪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开拓了新的方向,但在白人主导的澳大利亚文坛,这样的批评范式难免不受到某些抵制。
    • 李锋
    • 摘要: 马克西姆·施拉耶尔是著名的俄裔美国犹太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现为波士顿学院俄语、英语与犹太研究教授,兼任哈佛戴维斯中心俄罗斯与欧亚犹太人研究项目主任。他因主编《俄国犹太文学选集》而获得2007年度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随后凭借对犹太诗人和大屠杀见证者的研究赢得2012年度古根海姆奖。此外,他所创作的传记与小说作品在国际上广受好评,借此成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2019年年底,施拉耶尔接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李锋教授的访谈。在访谈中,他谈及自己的俄国犹太文学研究、移民文学研究、传记与小说写作,以及对族裔与宗教身份、历史、记忆等问题的看法。施拉耶尔指出,尽管俄国犹太文学在其本土日渐式微,但其遗产将在美国和以色列保持生机,而自己的文学研究与创作,也将持续关注俄国犹太移民如何同往昔的欧洲记忆努力实现和解,同时在当下美国营造新的生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