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枢性高热

中枢性高热

中枢性高热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40981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医疗装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等;中枢性高热的相关文献由6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风青、杨海新、何雪华等。

中枢性高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0981 占比:99.92%

总计:441334篇

中枢性高热—发文趋势图

中枢性高热

-研究学者

  • 刘风青
  • 杨海新
  • 何雪华
  • 刘翠华
  • 吴静艺
  • 张世武
  • 张玉琴
  • 徐桂花
  • 朱丽莎
  • 杨德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琴
    • 摘要: 中枢性高热是因中枢调节体温系统受损后出现的发热,常常反复高热难退,单用物理降温或者西药降温,降温效果不佳,笔者曾以伏邪论治疗1例脑肿瘤并发持续中枢性高热患者,收效显著。
    • 郝晓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智能降温仪应用于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119例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体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智能降温仪亚低温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炎性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炎性因子观察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智能降温仪能有效改善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通过改善脑组织耗氧量及代谢率等方式改善炎性因子及S100β、GFAP蛋白水平。
    • 蒋晔婷
    •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仪在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82例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降温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仪,比较两组降温效果、发热反复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72 h后,观察组体温、发热反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仪用于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显著,可降低发热反复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田艳; 安继英; 付志娥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例重症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进行研究,分析相关观察与护理方式,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体温均在12h内得到控制,维持在平均(36.51±0.34)°C,与护理前的体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需加强体温监测,并予以相应的降温护理,可减轻高热症状,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 王国强; 杨广华; 李鹏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清热通腑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116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腑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3d内体温复常率、体温复常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3 d内体温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体温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清热通腑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降温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临床预后,并有助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唐海燕; 曹文杰; 章悦; 张慧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以间脑癲(癇)为主要表现的丘脑结节动脉脑梗死的认识.方法 收集1例以植物神经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丘脑结节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疗经过、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分析讨论.结果 患者为中年女性,突发起病,表现为发作性高热、意识障碍、双手摸索样动作,发作间期体温下降、意识转清、表情淡漠、主动言语少,发作形式刻板,抗感染治疗无效.头颅MRI见左侧丘脑前部弥散加权高信号,左侧下丘脑T2加权像高信号;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抗癲(癇)治疗效果佳,2个月后复查脑电图显示明显好转.结论 丘脑结节动脉脑梗死除影响认知、言语、性格、意识水平外,还可以表现有植物神经症状.脑电图检查和抗癲(癇)治疗有效在本病例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吴悦; 顾伯林; 王勇飞
    • 摘要: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神经内科诊治的10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安宫牛黄丸,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治疗第1天~第5天体温、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愈显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观察组治疗第2天~第5天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继发中枢性高热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体温,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区秀凤; 卢瑞梅; 赵爱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智能降温仪与传统物理降温在颅脑损伤所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高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观察组采用智能降温仪降温.监测两组体温情况;评估降温疗效;比较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反弹例数.结果 观察组降温后2 h,6 h,12 h,24 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体温反弹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降温仪治疗中枢性高热效果满意,能够快速、安全降温,有利于疾病预后.
    • 张云海; 吴丹; 邓梦华; 马明远
    • 摘要: 背景 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普通静脉降温组(n=32)和应用降温装置组(n=3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体表物理降温,普通静脉降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输注低温液体(由冰箱冷藏4°C),应用降温装置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输注室温液体.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寒战、心律失常、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评估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电话随访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应用降温装置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降温效果,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温治疗.
    • 谯燕群
    • 摘要: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参与对比护理活动,研究选择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对入选的86例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43例,依次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之后对比患者的体温情况和护理有效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体温恢复速度更快,护理后的基础体温数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统计有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70%,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7%,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把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和针对性护理措施结合起来,对比常规护理措施来说,对患者的体温恢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