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97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882篇;相关期刊288种,包括企业科协、学会、今日科苑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三届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论坛暨2015北京经济论坛、陕西省第九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学术交流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等;科学道德的相关文献由44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存浩、胡启恒、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辑部等。

科学道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2 占比:14.2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2882 占比:85.29%

总计:3379篇

科学道德—发文趋势图

科学道德

-研究学者

  • 张存浩
  • 胡启恒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辑部
  • 叶继红
  • 吴建国
  • 韩启德
  • 严增民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中国科学院
  • 代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勇威
    • 摘要: 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效。近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围绕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加强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坚持“学术生涯规划统筹先行,学术诚信教育贯穿始终”的原则,精心设计策划开展“六学一服一美”系列活动,为研究生学风建设打造“三大平台”,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其中,研究生学术三分钟演讲比赛作为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以演讲道学术”的方式,提高研究生表达学术观点的水平,为研究生提供学术风采展示的平台,推动新时代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 摘要: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15年12月9日,印发了科协发组字﹝2015﹞98号《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 摘要: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15年12月9日,印发了科协发组字﹝2015﹞98号《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 方贤绪; 王景婷
    • 摘要: 科学道德失范的行为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科学同步产生的孪生子,历史长河中赫赫有名的一些科学家也难掩其在科学道德方面的污点。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最近我国在向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也使科学道德失范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在人类文化史的进程中,科学并非文化的终极形态和价值目标,而只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形态。科学意识形态化带来的价值倾向和无端赋予科学、科学家的道德至上性,将科学变成了真理的代名词,这更加重了科学道德失范的文化危机。随着科学世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成为科学社会化进程中必然的文化后果。因此,对科学道德失范的相关问题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 孙莹; 芮文璐; 刘杨琪
    • 摘要: 科研人员,也称科技工作者,指以科技工作为职业,系统性的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员。科普是指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不断提升全民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
    • 尹硕
    • 摘要: 为表彰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及学风的40周岁以下的青年地质工作者,向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百年献礼,学会于2022年2月22日启动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申报及推荐工作。近期,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终评会议,评选产生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获奖者。会议决定授予梁前勇等10名同志“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荣誉称号,授予曹文庚等40名同志“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荣誉称号(获奖名单见附件)。
    • 摘要: 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于2015年12月9日,印发了科协发组字﹝2015﹞98号《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 王东坡
    • 摘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生教育和创新人才培育等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根据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科协组函宣字【2020】273)文件精神,合肥工业大学科协组织开展了“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系列活动。
    • 张力为; 彭凡
    • 摘要: 可重复性是科学的重要特征。这一话题在最近10年成为科学界的热点问题,被称作可重复性危机,改变着某些学科的研究格局,成为当代科学的重大主题和重大挑战,引发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体育科学领域也面临着可重复性危机的挑战,但此问题尚未引起体育科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介绍了可重复性危机的由来,讨论了诱发可重复性危机的原因,包括科学理念原因,统计理解原因,以及研究实践原因。本文还从学术机构的引导和学者的个人努力两方面讨论了提高可重复性的方法,包括学术机构的方向引导,学术期刊的发表政策,提前注册的逐渐推广,关注元分析研究,做好样本量规划,重视并报告效果量和置信区间,以及开展多国多实验室的合作。笔者认为,关注并积极应对可重复性危机,有助于提高体育科学研究者的基本科学素养,并进而提高体育科学实证研究的成果质量和成果积累。
    • 张力为; 彭凡
    • 摘要: 可重复性是科学的重要特征.这一话题在最近10年成为科学界的热点问题,被称作可重复性危机,改变着某些学科的研究格局,成为当代科学的重大主题和重大挑战,引发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体育科学领域也面临着可重复性危机的挑战,但此问题尚未引起体育科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介绍了可重复性危机的由来,讨论了诱发可重复性危机的原因,包括科学理念原因,统计理解原因,以及研究实践原因.本文还从学术机构的引导和学者的个人努力两方面讨论了提高可重复性的方法,包括学术机构的方向引导,学术期刊的发表政策,提前注册的逐渐推广,关注元分析研究,做好样本量规划,重视并报告效果量和置信区间,以及开展多国多实验室的合作.笔者认为,关注并积极应对可重复性危机,有助于提高体育科学研究者的基本科学素养,并进而提高体育科学实证研究的成果质量和成果积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