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子雨

种子雨

种子雨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303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森林培育高峰论坛等;种子雨的相关文献由523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正伟、马红媛、杨昊谕等。

种子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303 占比:99.74%

总计:45423篇

种子雨—发文趋势图

种子雨

-研究学者

  • 梁正伟
  • 马红媛
  • 杨昊谕
  • 武海涛
  • 仲延凯
  • 刘庆
  • 刘济明
  • 史鸿飞
  • 夏富才
  • 尹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继祥; 余登利; 肖息; 杨雪; 田晓光; 龚文斌; 邓坦
    • 摘要: 在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亮叶水青冈林内、林缘及亮叶水青冈与金佛山方竹混交林3种生境设置了6个样地、48个样方,对亮叶水青冈种子雨进行了收集。结果表明:6个样地共计收集种子6320粒,种子雨强度为18.81粒m^(2),6个样地的集聚指数IC>0,种子雨分布类型全部为聚集型;种子雨密度和强度均以西面为最高,有效种子有效率仅占45.09%。
    • 李云红; 田松岩; 沃晓棠; 邵英男; 刘延坤; 韩丽冬; 陈瑶; 刁云飞; 刘玉龙
    • 摘要: 【目的】种子雨是种群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森林更新有重要作用。分析穆棱伴生东北红豆杉的针阔混交林种子雨的组成及其时空动态,为温带针阔混交林种子生态学大尺度和长时序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调查监测穆棱东北红豆杉林25 hm^(2)样地内161个面积为0.5 m^(2)的种子收集器内的物种并计数。【结果】群落5年间共收集到种子604250粒,种子雨密度为1501.2粒·m^(-2)·a^(-1),种子隶属于9科11属16种,占群落木本植物物种总数的28.07%;5年间收集到种子总数≥200粒的有10个树种,种子最多的2个树种依次为枫桦、紫椴;种子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在秋季出现高峰,种子产量占全年的65.20%,群落年际间种子雨产量2014年和2018年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份(P<0.05);10个主要树种种子雨年际变异系数为0.351~1.170,空间变异系数为0.928~4.927,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状态。东北红豆杉5年间在35个收集器中收集到257粒种子,占群落种子总数的0.04%;种子雨有大小年差异,2次种子雨高峰间隔2 a,年际变异系数为1.113;空间变异系数为4.927,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结论】伴生东北红豆杉针阔混交林种子雨产量在北方温带针阔混交林中处于较高水平,群落优势种对种子雨贡献占绝对优势,种子雨物种组成与群落物种构成相似系数低;10个树种种子雨年际变异系数支持高纬度地区种子产量年际变化低于低纬度地区的假说;10个树种种子雨在空间上均呈聚集分布,但各树种种子雨高密度斑块分布位置不同。东北红豆杉为群落的伴生树种,种子雨密度相对较小,存在种源限制。
    • 焦洁洁; 李领寰; 汪建民; 孙杰杰; 吴初平; 姚良锦; 王志高; 袁位高GK
    • 摘要: 为探索杉木林演替机制,在杭州午潮山自然演替30a左右的杉阔混交林内选择海拔、坡度及坡向等生境相似的区块设置40 m×40 m的杉阔混交林样地3个,在样地内布置种子雨收集器进行为期2a收集,并对凋落物层、0~5 cm腐殖质层和5~10 cm土壤层进行土壤种子库调查,取样面积为0.20 m×0.20 m,随即袋装并标记,每个样地每次取样75份,共计450份,并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群落种子雨物种组成为9个树种,杉木(种子雨密度12.91粒/m~2)和秃瓣杜英(种子雨密度7.60粒/m~2)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数的94.16%。杉木落种持续7个月,高峰期为7月与10月,秃瓣杜英落种持续4个月,高峰期为11-12月。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物种也为杉木和秃瓣杜英。其中,杉木种子主要留存于凋落物层,秃瓣杜英种子主要留存于0~5cm土层,且秃瓣杜英种子密度和种子发芽率是杉木的2~5倍。土壤种子库非优势物种组成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杉木种子更新失败的重要因素是种子雨和种子库密度较低、种子主要留存于凋落物层。杉阔混交林自然演替过程中,阔叶树种可以利用种子进行天然更新。
    • 杨婷婷; 高景梅; 蒙惠理; 玉屏; 吴尚川
    • 摘要: 为了解掌叶木种子雨动态变化过程及鸟兽取食特征,以茂兰保护区掌叶木果实及种子为材料,通过布设种子雨收集器并结合统计分析,研究掌叶木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其幼苗存活现状及鸟兽取食特征,揭示掌叶木种群自然更新的动态过程,寻找其更新脆弱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为掌叶木自然种群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掌叶木母树为中心,在其周围(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布设种子雨收集框和土壤种子库样方,连续4年观测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并对地表覆盖物中种子萌发及幼苗数量进行观测和记录。结果表明,4年中掌叶木种子雨动态变化相似,均在8月下旬开始掉落,高峰期出现在9月中下旬左右,在10月中旬掉落结束。2016年和2018年掌叶木种子雨密度分别为(353.36 ±9.48)粒∙m−2和(342.69 ±9.20)粒∙m−2,均显著高于2017年和2019年的(214.55 ±5.67)粒∙m−2和(198.29 ±4.40)粒∙m−2。掌叶木种子虫蛀率与种子产量有一定关系,在种子产量较低年份(2017和2019年)虫蛀率有升高趋势,在种子产量较高年份(2016年和2018年)有降低趋势。掌叶木种子鸟兽取食率与种子产量有一定关系、掌叶木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
    • 鲁敏; 赵丽; 李佳陶; 王伟峰; 吴振廷; 乌日恒; 刘平生
    • 摘要: 以科尔沁沙地北缘的天然五角枫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封育无更新、封育无更新、封育更新3种类型的固定样地,通过调查五角枫天然种群的群落结构、幼苗更新数量、种子雨组成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探究限制其更新的种源因素,为其种群的自然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幼苗更新主要发生在人为干扰较小的封育样地,幼苗更新数量为冠下>冠缘>林窗;2)种子收集量依次为封育更新样地>无封育无更新样地>封育无更新样地,完整种子及种子千粒重为无封育无更新样地>封育更新样地>封育无更新样地;3)五角枫种子受重力及风力共同作用进行扩散,种子收集量表现为冠下>冠缘>林窗;同时种子散落受当地西北风及西风影响,其收集量东>南>北>西;4)不同样地的种子室内萌发结果显示,样地间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表现为无封育无更新样地>封育更新样地>封育无更新样地,人为干扰以及土壤含水量低可能是导致其更新失败的重要原因.
    • 谭琲琳; 沈有信; 赵高卷; 李振江; 陈发军; 朱虹; 肖桂英
    • 摘要: 直接迁植森林表土的植被恢复方式消耗土壤资源,故需寻找替代基质.将处理过的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生活垃圾置于供体森林中"养育"并接收种子雨,形成"森林表土替代物",与供体森林表土之间在萌发期的石漠化植被恢复效能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一个种子雨季节可以收集到供体森林中约79%的物种种类的种子;(2)经过一个种子雨季节的森林"养育",森林表土替代物的繁殖体库密度约为当季森林表土的67%,向其中混合1/5比例的森林表土后,密度为森林表土的77%;(3)经过处理的小城镇生活垃圾中含有显著高于森林表土的土壤肥力值,能够促进部分原生植物的成功建苗,如滇合欢、假虎刺、小叶鼠李、艹杭子梢等,并提高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标.综合来看,小城镇生活垃圾可作为土壤替代物接收种子雨,并且可用于喀斯特石漠化迹地植被恢复,同时也为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 程福山; 刘志宇; 吴蒙嘉; 周末; 关乃千; 王玉文; 姜润华; 夏富才; 娄明华
    • 摘要: 以东北云冷杉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设立面积为1 hm2(100 m×100 m)的样地12块,在每个样地安装面积为0.64 m2(0.8 m×0.8 m)的种子收集器5个.自2018年7月末开始收集种子,每月收集1次,至11月末结束.在实验室将收集的种子分成完整种子、干瘪或霉烂种子、被取食种子3类,分析种子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种子雨阶段,共收集177561粒种子,平均种子雨密度为1257.42粒·m-2.完整种子占种子雨总量的比例较高(99.43%),其中水曲柳种子完整率为98.20%,高于其他树种;冷杉种子完整率为89.79%;未收集到鱼鳞云杉种子.研究区大部分树种种子在10月份达到成熟高峰,整个群落及各树种种子雨在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种子空间变异系数为1.35,水曲柳变异系数最大(7.02).该地区种子雨产量丰富、种子完整度高、天然更新潜力大、种子空间变异程度大、种子分布不均匀.
    • 喻龙华; 陈珍明; 厉月桥; 何平; 张华聪; 周新华; 邓宗付
    • 摘要: 为了解江西典型天然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在江西省分宜县上村实验林场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内选取6株结实雌株进行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其中3株进行种子雨调查,共布设60个种子雨收集器,每隔5d调查1次;另4株(重复1株)进行土壤种子库调查,以雌株为中心,在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分别设置3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分枯枝落叶层、0~5cm和5~10cm,共采集144份样品.分析种子雨动态、强度分布、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种子库的质量、水平和垂直分布,估计从种子雨到土壤种子库过程中种子损失量.结果表明,大岗山南方红豆杉种群种子雨高峰期为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占所调查种子雨种子总数的84.14%,存在次高峰,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土壤种子库中无论是完整种子还是总种子数密度均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且绝大部分完整种子为空粒种子.种子分布受坡向影响显著,种子多位于雌株树冠内部和下坡方向.草本层植被不仅会阻碍种子水平分布,而且会显著减少进入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阻碍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的自然更新.
    • 王玉; 黄潇; 郝清玉
    • 摘要: 种子雨老化将影响种子的萌发,从而影响植被天然更新及恢复。采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木麻黄种子老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木麻黄种子置于海口木麻黄海防林不同微生境中进行自然老化,共设置12个处理;人工老化在实验室进行,共设置6个处理。结果表明,1)实验室自然存放条件下,木麻黄种子在27周内无老化迹象,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范围为42.0%~72.0%;2)悬挂在树干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实验室对照组发芽率(p凋落物中>腐殖质中;3)水分反复胁迫显著加速了种子老化(p<0.05)。综上所述,木麻黄原生境高温,晴天-雨天交替变化导致水分生态因子的震荡波动是加速木麻黄种子老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 陈国兴
    • 摘要: 2018年9月14日至11月28日,在福建省建瓯市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内选取42株不同胸径(D)成年水青冈进行种子雨收集,研究水青冈的种子雨时序特征.结果 表明:(1)水青冈种子雨从9月中旬开始持续至11月下旬,共76 d;(2)水青冈种子降落的时序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呈波浪式变化,降落高峰出现在种子雨后期,有活力的种子降落高峰也出现在种子雨后期;(3)40 cm≤D<50 cm,50 cm≤D<60 cm的水青冈种子雨密度高于D<40 cm和D≥60 cm的;(4)种子雨密度大于200粒·m-2时,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种子雨密度小于150粒·m-2时,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