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子库

种子库

种子库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42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学(农艺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6675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生态学报、植物科学学报、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四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2015第六届国际社区支持农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社会农业(CSA)大会等;种子库的相关文献由9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伟、刘济明、王慧等。

种子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5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6675 占比:99.56%

总计:77017篇

种子库—发文趋势图

种子库

-研究学者

  • 李伟
  • 刘济明
  • 王慧
  • 刘贵华
  • 杨允菲
  • 董全民
  • 马红媛
  • 刘文亭
  • 刘文治
  • 卢新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颂东
    • 摘要: 通过查阅"微观繁殖体"相关文献,对其概念进行溯源追踪并据以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微观繁殖体"这个概念不应该作为放散的孢子、配子、合子、不同生长阶段的显微个体及有生长能力的大型海藻碎片的统称,而应只是泛指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只进行营养繁殖的二倍体细胞团、脱落下来的组织块和"色素体"(有色藻段)等碎片,即是一个或者多个二倍体的藻类细胞。并以石莼属绿藻浒苔(Ulva prolifera)为例,简述浒苔微观繁殖体在其生活史中的主要作用,为浒苔"微观繁殖体"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利用奠定基础。
    • 一个男人在流浪
    • 摘要: 长夜笼罩着挪威的斯瓦尔巴,在朗伊尔城西南的山腰上,有一抹幽蓝和极光映衬。那原本是一处废弃的矿坑,在这座因煤而生的极地小城里,它是最不值得被提及的所在。但在今天,如刀锋般插入山体的水泥门庭明示了它的与众不同,门侧的小小铭牌宣告着它的新身份--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一座为农作物种子打造的“末日方舟”。
    • 甄仌; 孙惠蕾; 张雪; 苏格毅; 杨红艳; 许莹莹
    • 摘要: 利用低温冷库贮藏种子时,保证库内较低的湿度能实现对种子的长期贮藏并保证种子出库后的发芽率.针对种子库内蒸发器冷却除湿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在库内相对湿度为90%,温度为20°C的初始状态下,改变蒸发器出风口温度为5、10、15°C,模拟蒸发器冷却除湿过程的温度及湿度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蒸发器出风口温度为5°C更适合储存种子,但是只采用冷却除湿方法来进行除湿,冷库内的相对湿度分布不均匀,故应加入其他辅助除湿方式.
    • 焦洁洁; 李领寰; 汪建民; 孙杰杰; 吴初平; 姚良锦; 王志高; 袁位高GK
    • 摘要: 为探索杉木林演替机制,在杭州午潮山自然演替30a左右的杉阔混交林内选择海拔、坡度及坡向等生境相似的区块设置40 m×40 m的杉阔混交林样地3个,在样地内布置种子雨收集器进行为期2a收集,并对凋落物层、0~5 cm腐殖质层和5~10 cm土壤层进行土壤种子库调查,取样面积为0.20 m×0.20 m,随即袋装并标记,每个样地每次取样75份,共计450份,并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群落种子雨物种组成为9个树种,杉木(种子雨密度12.91粒/m~2)和秃瓣杜英(种子雨密度7.60粒/m~2)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数的94.16%。杉木落种持续7个月,高峰期为7月与10月,秃瓣杜英落种持续4个月,高峰期为11-12月。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物种也为杉木和秃瓣杜英。其中,杉木种子主要留存于凋落物层,秃瓣杜英种子主要留存于0~5cm土层,且秃瓣杜英种子密度和种子发芽率是杉木的2~5倍。土壤种子库非优势物种组成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杉木种子更新失败的重要因素是种子雨和种子库密度较低、种子主要留存于凋落物层。杉阔混交林自然演替过程中,阔叶树种可以利用种子进行天然更新。
    • 贾风勤; 邓利
    • 摘要: 种子生态行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些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该文综述了药用植物种子生态行为中的一些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种子生产中的位置效应和种子异型性;2)种子非生物传播和生物传播类型及特征;3)种子生理休眠和形态生理特点及其休眠释放;4)植冠种子库和土壤种子库类型及特征.在综述文献基础上,对今后药用植物种子生态行为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如种子异型药用植物在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生长、结实和药效研究等进行了展望.
    • 徐峰
    • 摘要: 种子是最有价值的生命遗产。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保持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国,有着自己的植物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英国,有一个名叫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珍藏了来自各大洲的众多稀有物种;在挪威,有一个号称是最安全的种子基因库,其基因储备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 梁小白
    • 摘要: 春暖花开,埋在地下的种子准备破土而出了,不过,如果有一天,人类再也不能种出稻谷、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该怎么办?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仅美国这100年来,就有90%的蔬菜和水果品种消失在大众视线中。为了不让粮食作物灭绝,人类建造了一个“大冰箱”——斯瓦尔巴种子库
    • 摘要: 常年低温斯瓦尔巴群岛常年低温,空气中只含有少量水分,有利于种子的长期储藏。岛上还覆盖着几百米厚的永久冻土,它就像一座天然冰箱,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理论上,即便全球变暖,没有外界维持低温,建在这里的种子库也能在200年内保持在0°C以下。
    • 严拾伟; 潘珉; 李杨; 李林; 肖邦定; 刘永定; 宋任彬; 李滨; 何锋
    • 摘要: 以滇池典型生态修复区——大泊口水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富营养化高原湖泊种子库时空特征、种子库与地表覆盖水生植被及水环境的相关关系和恢复潜力.利用高密度样方原位观测与温室控制种子萌发实验相结合,基于20142016共3年的长期定位研究,分析湖泊平均种子库密度、分布格局及与覆盖水生植物S?rensen相似性关系,结果显示:年平均种子库形成率在20.35%~34.13%之间,种子库密度2014年为546.67粒/m2,2015年为826粒/m2,2016年为1682粒/m2,眼子菜科的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金鱼藻科的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等耐污种属对种子库构成和年增长率贡献较大;垂直方向上种子主要分布于深层底泥(5~30 cm).随着在时间尺度上的延长,种子库分布更为广泛,且规模越来越大(其中500粒/m2以上规模的分布频率显示增多).离散系数(V/m)与Lloyd平均拥挤指数(m)分析显示主要优势群丛(篦齿眼子菜等)为聚集分布,其余为均匀空间分布格局;种子库与水生植被关系评价指标S?rensen相似性系数(SC)研究显示,滇池大泊口平均SC=(0.3628±0.0265),在湖泊湿地类型和草本群落植被类型属性上处于较低水平,即显示目前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发生较快,耐污先锋种属在恢复进程上占据优势生态位,而历史优势种和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的物种却未能规模萌发,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原富营养化湖泊种子库中历史优势植被可恢复性的特征及难点.
    • 王玥琳
    • 摘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将启动新一轮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研究工作,并对内蒙古植物种质资源库进行全面提升扩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