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子发育

种子发育

种子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6177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植物学报、种子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籽用南瓜新品种展示及产业发展研讨会、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等;种子发育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家瑞、宋松泉、韩建国等。

种子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6177 占比:99.41%

总计:36391篇

种子发育—发文趋势图

种子发育

-研究学者

  • 傅家瑞
  • 宋松泉
  • 韩建国
  • 兰芹英
  • 张丹丹
  • 毛培胜
  • 邱金龙
  • 高晋兰
  • 黄上志
  • 严明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洪; 郭印山; 郭修武
    • 摘要: “红蜜香”是以“夕阳红”为母本,以“蜜汁”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浓香型鲜食葡萄新品种,四倍体,欧美杂种。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葡萄(2019)210011。该品种果穗平均重509.8 g,果穗长14~23 cm,穗宽13~15 cm,圆锥形,无歧肩,松紧度较紧;穗梗长4.67 cm。自然果果粒平均重7.8 g,圆形。果皮紫红色,厚度中等,无涩味。果肉质地中等,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可滴定酸含量0.68%,种子发育充分,每果粒含种子1~2粒。
    • 苟亚夫; 唐杰松; 于耸; 郑志民
    • 摘要: 植物中的WD40蛋白家族通过蛋白质-蛋白质及蛋白质-DNA的互作,参与生物过程,该家族的重要成员TTG1在拟南芥中抑制种子脂肪酸的过早积累。为揭示油料作物蓖麻中RcWD40基因家族及RcTTG1基因的表达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182个RcWD40家族成员,其中RcWD40-181为RcTTG1基因,并对它们的系统发育、保守结构域及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根据进化树结构和保守域组成分别将RcWD40家族成员分为8个cluster和28个亚家族。此外,转录组分析显示RcWD40在蓖麻的花、叶、根、茎以及各发育时期种子中具有多样的表达模式,预测家族基因可能调节这些组织的生长发育。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种子发育表达分析结果预测RcTTG1可能承担与AtTTG1相似的脂肪酸积累负调节功能。
    • 刘欢; 黄小龙; 刘济明; 梁格林
    • 摘要: 为探究米槁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规律,采用测量观察和生理试验的方法,对米槁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米槁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含水量持续下降;可溶性糖、淀粉和脂肪的质量分数在发育初期增长缓慢,在发育期显著上升,种子发育成熟时增加速度减缓,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整个发育期显著增加,到9月份开始减缓;受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逐渐升高;油菜素甾醇(BR)和水杨酸(SA)质量分数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脱落酸(ABA)、赤霉素(GA 3)、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茉莉酸(JA)和乙烯(ETH)等6种激素质量分数则整体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种子发育与种子质量、贮藏物质质量分数、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水量、SA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 王衍坤; 沈怡; 范佳琪; 陈思旭; 夏法刚; 季彪俊
    • 摘要: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提高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是育种工作的目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甘蓝型油菜“中9”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样品进行表达分析,重点关注进行油脂合成的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分析,明确这些基因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释油脂合成相关基因代谢调控机理提供素材。
    • 闫晓娜; 邱德有; 于宏影; 丛日征; 南方; 宫秀福; 苗全
    • 摘要: 【目的】为揭示偃松生长特性及球果和种子发育特征变化,建立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特征相对应的关系,确定最适的球果采摘时间,并为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提质增效辅助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3年观测12株定株母树的生长特性和开花特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微形态,测定发育过程中的球果和种子各性状变化,石蜡切片法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特征。【结果】4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孢子叶球分化期,6月上旬当年生球花张开,雌花轴顶端形成深红色的花芽。6月下旬到8月上旬,花芽长变幅为10.36~18.44 mm,芽宽变幅为5.57~10.79 mm。9月,当年生花芽停止生长进入越冬休眠期,第2年春季恢复生长。授粉期始于6月中旬雄球花成熟并散粉,小孢子叶球紫红色,花药黄色。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小孢子叶紧密排列生长在中轴上,表面多褶皱,密被绒毛。第2年5至6月下旬是偃松球果和种子的快速发育期,7—8月球果成熟,颜色由绿色转变为深褐色。石蜡切片显示,种子发育初期的胚状结构呈透明团状,后胚乳结构变得致密。成熟种子三角状卵形,外种壳坚硬、褐色,胚乳白色,出仁率49%,饱满率高达96.8%。球果和种子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球果成熟历经2年,大致分为花芽发育期、球花张开期、授粉期、球果发育期;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变化较为一致;成熟时球果和种子饱满、出仁率高,8—9月是最适球果采摘的时期。
    • 鞠斯羽; 李颖; 魏健
    • 摘要: 种子是陆生植物在生物发展与多样化进程中,适应环境演变的重要途径,迄今为止已发现大量应用于利用各种途径调控种子生长发育的基因,而本文则着重综述近年来科学家在IKU3-MINI3-SHB1路径、泛素路径、激素相关路径等领域的进展,从而全面介绍并研究利用各种途径通过影响胚胎、胚乳与珠被生长发育,而调控播种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分子设计育种和新的种子发育调控基因方面的参考。
    • 刘倩; 王鑫; 赵云
    • 摘要: 为了探究miRNA在油菜花器官发育、角果和种子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在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阶段角果和种子小RNA测序数据分析中,筛选到一个新的miRNA,命名为Bna-novel-miR432,并将其转化至拟南芥中进行功能分析.研究发现过表达Bna-novel-miR432拟南芥开花时间显著提前,并且发现其雄蕊发育存在缺陷,导致雌蕊授粉不完全.在对其花粉育性进行检测时发现过表达材料花粉育性显著降低.对角果发育统计发现,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角果变短,角果中种子数量显著减少,且部分角果存在败育的现象.此外,在种子发育方面,过表达材料种子中胚的发育也出现滞后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Bna-novel-miR432参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雄蕊和花粉的发育以及果实的形成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一定的调控功能.
    • 王文然; 王晨; 解振强; 诸葛雅贤; 白云赫; 管乐; 吴伟民; 张培安; 郑婷; 房经贵
    • 摘要: [目的]鉴定vvi-miR171s成员及其靶基因,明确vvi-miR171s成员及其靶基因在葡萄种子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响应赤霉素(Gibberellin,GA)调控种子发育的表达模式.[方法]以'魏可'葡萄('Wink')果实为试材,利用miR-RACE技术鉴定vvi-miR171a/b/e/f/g/h的成熟体序列;通过PsRNATarget软件预测vvi-miR171s的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树、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motif分析;通过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预测vvi-miR171s及其靶基因的潜在功能;采用RLM-RACE和PPM-RACE验证vvi-miR171s对靶基因的裂解作用;利用qRT-PCR鉴定其应答外源GA3在葡萄种子区中的表达模式.[结果]从'魏可'葡萄果实中鉴定并克隆了6条葡萄vvi-miR171s成熟体序列,并用RLM-RACE和PPM-RACE鉴定到3条靶基因VvSCL6/15/22.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vSCL6/22与苹果、桃子和樱桃同源基因遗传距离较近,而VvSCL15则与拟南芥、苹果、桃子和樱桃中的同源基因遗传距离相同,且VvSCLs的基因结构也与进化树中亲缘关系较近的基因相似;SCLs蛋白均具有GRAS结构域,鉴定到5个与GRAS结构域对应的保守motif,且它们含有的motif元件类型及排列顺序均相似,表明SCL家族结构较为保守.vvi-miR171s及靶基因的启动子均具有大量的G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种子发育相关作用元件,表明它们可能参与响应GA、SA和种子发育过程;qRT-PCR表达分析显示,GA3强烈抑制了种子区vvi-miR171a的表达,但同时显著上调种子区的VvSCL15和VvSCL22表达;vvi-miR171a和VvSCL15在对照组和GA3处理后的种子/种子区均呈强烈的负相关,表明GA3可能在葡萄种子/种子区显著增强vvi-miR171a对VvSCL15的负调控作用,从而介导葡萄种子发育.[结论]在'魏可'葡萄中鉴定到vvi-miR171a/b/e/f/g/h 6个成员;均可裂解VvSCl6/15/223个靶基因;vvi-miR171a-VvSCL15可能作为主要的调控途径响应赤霉素并参与调控葡萄种子发育.
    • 韩东花; 杨桂娟; 肖遥; 麻文俊; 赵鲲; 王军辉; 易飞
    • 摘要: [目的]分析楸树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探明楸树自花不育机理和在体胚诱导过程中添加外源激素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楸树无性系(洛楸1号和洛楸3号)授粉后不同时间的种子为材料,监测楸树胚胎发育过程,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种子发育过程中IAA、iPA、GAs、ABA 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洛楸3号种子的发育速度比洛楸1号的快;2个无性系种子IA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洛楸3号IAA含量在发育早期(授粉后45 d)即达到顶峰,而洛楸1号则在授粉后90 d才到达最大值;2个无性系种子iPA含量在发育过程中无显著变化,GAs和ABA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个无性系种子iPA/ABA、GAs/ABA和(IAA+ iPA+ GAs)/ABA的比值变化趋势一致,洛楸1号IAA/ABA的比值呈上升趋势,而洛楸3号IAA/ABA的比值先下降后上升.[结论]楸树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随着胚胎发育而发生动态变化.IAA含量和IAA/ABA比值的差异是造成2个无性系胚胎发育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早期胚胎发育需要较高的促进生长类激素,随后抑制生长类激素比例显著上升,促进胚胎与种子的成熟.
    • 摘要: 中国水稻研究所种子发育团队首次揭示了SAPK10-bZIP72-AOC通路介导植物激素脱落酸和茉莉酸协同抑制水稻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改良水稻穗发芽抗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于其他禾本科作物调节种子适宜的休眠程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