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84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8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100686篇;相关期刊338种,包括生物学教学、西北植物学报、种子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第五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 等;秋水仙素的相关文献由257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思乡、范国强、张蜀宁等。

秋水仙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8 占比:0.74%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00686 占比:99.21%

总计:101484篇

秋水仙素—发文趋势图

秋水仙素

-研究学者

  • 郑思乡
  • 范国强
  • 张蜀宁
  • 梁国鲁
  • 刘孟军
  • 侯喜林
  • 张金凤
  • 曾红霞
  • 杨志清
  • 刘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承秀; 程甜甜; 燕语; 孙忠奎; 乔谦; 于永畅; 张林
    • 摘要: 为获得具有特异、优良性状的流苏四倍体植株,以流苏刚露芽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化学诱变与负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负压时间对流苏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6%~1.0%秋水仙素、负压10 min的诱导效果最佳,最高变异率为6.67%;经流式细胞仪和茎尖染色体鉴定,镜检得到流苏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92,成功获得流苏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外部形态表现出巨大性特点。
    • 吉士东; 王丽; 胡启国; 杨爱梅
    • 摘要: 以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根尖为材料,分析0.1%秋水仙素、对二氯苯饱和溶液、2 mmol/L的8-羟基喹啉三种试剂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二氯苯饱和溶液对甘薯野生种I.trifida根尖进行3 h处理,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最高,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为最佳预处理方法。基于上述体系鉴定了本试验中的甘薯野生种I.trifida为二倍体(2 n=2 x=30),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的I.trifid是四倍体(2 n=4 x=60),徐薯18是六倍体(2 n=6 x=90)。
    • 王红尧; 潘静雯; 周贺芳; 徐园园; 张蜀宁; 侯喜林; 刘同坤
    • 摘要: 以二倍体不结球白菜‘五月慢’为材料,用质量浓度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对植株幼苗生长点进行四倍体诱导,并利用形态学、细胞学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五月慢’四倍体植株叶片、花、种荚、种子等均表现出“巨大性”,且叶片颜色较深;‘五月慢’四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0条,是二倍体植株的两倍;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二倍体‘五月慢’DNA相对含量约为70,而四倍体‘五月慢’的DNA相对含量约为140;相较于二倍体植株,四倍体‘五月慢’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花青苷含量提高了43.94%、37.08%,硝态氮含量、纤维素含量下降了24.03%、31.84%;四倍体‘五月慢’束腰更加明显,叶长、柄长与开展度变小,呈紧凑偏矮的株型特征。本研究可为培育不结球白菜的新种质提供技术方法与科学依据。
    • 储博彦; 赵玉芬; 郭淑英; 马书燕
    • 摘要: 为促进丝棉木化学诱变技术研究,以丝棉木成熟种子及幼苗作为试材,以蒸馏水浸泡种子作为对照,采用0%、0.05%、0.10%、0.15%和0.20%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12,24,36和48 h,测定分析秋水仙素处理后丝棉木种子发芽、胚根生长指标及幼苗苗高、地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增长丝棉木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显著降低,部分种子幼胚变短变粗,胚根生长量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秋水仙素低浓度(0.10%以下)处理12 h有利于丝棉木种子的萌发。
    • 奚登贤; 魏卓; 张汉尧
    • 摘要: 中华猕猴桃多在坡地种植,易受干旱影响。为提高其抗旱能力,拟通过多倍体诱导及抗旱鉴定,筛选出新的抗旱种质。本研究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以中华猕猴桃叶片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为诱导剂,对中华猕猴桃进行多倍体诱导,然后将二倍体和四倍体组培苗在聚乙二醇(PEG)浓度为70 g/L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0.15%、处理时间为168 h时,诱导效果最好,死亡率为36.67%,诱导率为26.67%;在含PEG的生根培养基中,中华猕猴桃二倍体和四倍体组培苗的生长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在第14天时,二倍体组培苗叶片干枯卷曲并且脱落,根系完全褐化干枯死亡;而四倍体组培苗虽有部分叶片干枯卷曲,但转入正常的生根培养基后还可以复绿长出新的根系和叶片。说明用秋水仙素对中华猕猴桃的组培苗进行多倍体诱导和PEG筛选,可选育出抗旱种质。
    • 胡瑶; 李宏告; 雷星宇; 周毅吉; 张勇; 李丽辉
    • 摘要: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并结合秋水仙素处理卷丹百合的鳞茎,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卷丹百合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卷丹百合植株的存活率、株高、叶长、叶宽、节间距、单株珠芽数、单株最大鳞茎鲜重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辐射处理使开花历期缩短,使开花始期延迟;4 Gy处理的部分植株顶端生长珠芽,不开花;在辐射剂量0~4 Gy及0.1%秋水仙素处理下,卷丹百合的花色苷、类黄酮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叶绿素a含量在3 Gy处理下较对照显著增加;3 Gy及3 Gy+0.1%秋水仙素处理使卷丹百合新生鳞茎的水分及多酚含量增加。总之,^(60)Co-γ射线辐射对卷丹百合鳞茎的致死剂量为5 Gy,适宜剂量为2~3 Gy。
    • 张晓洋; 霍颖怡; 张泉; 蒋榕; 彭文仙; 何思; 何也君; 邢虎成
    • 摘要: 为了解秋水仙素处理对苎麻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湘饲纤兼用苎1号腋芽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不同的时间,结果显示:用1.8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苎麻株高、茎粗和分株力状况较好;用1.5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苎麻的原麻产量较高;用5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苎麻的纤维强度较好;用10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苎麻的纤维支数最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茎粗、纤维强度和分株力呈显著性正相关;纤维支数与株高、茎粗和纤维强度极显著负相关。接近半致死剂量的处理组合为10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腋芽72 h,其致死率达到43.33%,秋水仙素诱变当代的农艺性状出现差异。
    • 孙哲; 张辉; 李澳旋; 杜晓蓉; 王永生; 乔永刚
    • 摘要: 为获得黄蜀葵的多倍体材料,以秋水仙素为化学诱变剂对其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诱变处理,用0.1%、0.2%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萌发的黄蜀葵幼苗处理24、48、72 h,并进行形态学以及细胞学的鉴定。结果表明,0.2%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成活率为48.15%,变异率为92.31%,是黄蜀葵多倍体植株诱变的最佳处理组合,变异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出现明显的多倍体性状。该结果可为黄蜀葵多倍体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 朱梦鑫; 刘茗; 张建; 王宇; 武彦芳; 霍星孜
    • 摘要: 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1%、0.3%、0.5%)和不同浸泡时间(1 d、3 d、5 d),以清水为对照,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药用蒲公英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下,发芽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同一浸泡时间处理下,发芽率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经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种子与对照相比,胚根发育受到严重抑制,胚轴明显缩短,子叶有明显增厚,移栽过程中,由于胚根未形成新的根系,从而导致幼苗大量死亡.
    • 崇慧影; 安常蓉; 王代波; 文光琴; 赵亮清
    • 摘要: 为建立秋水仙素诱导蓝莓多倍体的方法,以“法新”蓝莓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用浓度为0.1%、0.2%、0.4%的秋水仙素溶液分别浸泡蓝莓组培苗茎段10 h、18 h、26 h,培养45 d后观察和测定无菌蓝莓组培苗生长状况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初步表明:在同一处理时间条件下,蓝莓组培苗成活率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处理浓度条件下,蓝莓组培苗成活率随秋水仙素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相比,变异植株出现茎段增粗、叶面积变大和叶片颜色加深等特征。结合隶属函数对其综合分析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0.2%处理10 h是最适合“法新”蓝莓组培苗多倍体的诱导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