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离子交换纤维

离子交换纤维

离子交换纤维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3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496410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河南科学、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2014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研讨会、201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基纤维材料高峰论坛、北京粘接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粘接剂、密封剂技术发展研讨会等;离子交换纤维的相关文献由825位作者贡献,包括原思国、周绍箕、曾庆轩等。

离子交换纤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6410 占比:99.94%

总计:496724篇

离子交换纤维—发文趋势图

离子交换纤维

-研究学者

  • 原思国
  • 周绍箕
  • 曾庆轩
  • 刘廷岳
  • 周从章
  • 冯长根
  • 崔成民
  • 聂素双
  • 张本尚
  • 丁光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承; 罗梦颖; 余俊哲; 杭方学
    • 摘要: 综述了离子交换纤维的种类、吸附机理,以及比较了通过不同化学方法对离子交换纤维改性后应用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此外离子交换纤维也能应用在糖汁中脱色脱盐。但目前离子交换纤维的工业化应用还不够成熟,存在如价格较高,再生废液等问题,未能够完全替代离子交换树脂等其它离子交换材料。因此在对离子交换纤维未来大规模应用进行展望时,要首先解决它的工业化生产问题。
    • 周世杰; 李维超; 刘文刚; 翟菊斌
    • 摘要: 氰化提金工艺产生的含氰废水中多含有金属氰络离子,其会消耗额外的氰化物,进而影响生产工艺指标。研究以聚丙烯纤维为基体,制备了酰基化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ASA-IEF),并考察了其对废水中金属氰络离子的去除性能。ASA-IEF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30°C、三氯乙酰氯与苯乙烯摩尔比1∶1.2。在此条件下,纤维增重率44.0%左右。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在水流速度为15.0 mL/min时取得了最佳吸附效果;温度升高,提高了ASA-IEF表面活性基团的吸附能力。采用ASA-IEF处理含氰废水,当其用量为8 g时,氰化物去除效果较好。研究制备的ASA-IEF可为含氰废水中氰化物和有价组分的回收提供一种解决办法。
    • 李小刚; 何天; 姚鸿波
    • 摘要: 通过工业实验,研究锅炉低温烟气热能深度利用及低温条件下通过离子交换纤维技术进行脱硫脱硝。介绍了锅炉烟气热能深度利用及离子交换法脱硫脱硝的技术原理。实验结果显示,锅炉排烟温度由140°C降低到60°C后,通过离子交换纤维技术进行脱硫脱硝,烟气的SO_(2)及NO_(X)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提出了今后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并概括了该技术的优势,将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有机结合。
    • 贾俊俊; 许欣欣; 白尘光; 段文杰; 赵亮; 田振邦
    • 摘要: 目前,各地陆续出台了新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氨气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氨气的高效净化问题,探究离子交换纤维材料RPFC-I与廉价易得的草酸再生液组合应用去除氨气的效果,研究了纤维含液率、草酸溶液浓度、氨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循环使用性能测试及中试试验.结果表明:RPFC-I纤维与草酸再生液的组合工艺对气体中的氨气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2.0 g纤维+3.0 g 0.4 mol/L二水合草酸溶液(即纤维含液率60%)在进气流量2.0 L/min的条件下,可以使进口氨气质量浓度为1000 mg/m^(3),出口氨气浓度保持34 min未检出.且纤维循环使用后性能无明显变化.中试试验在风量500 m^(3)/h、设备进口氨气质量浓度100~500 mg/m^(3)的条件下进行,经草酸与RPFC-I型离子交换纤维组合处理后,设备出口氨气达到“近零排放”.
    • 李箐湲; 段文杰; 贾俊俊; 赵亮
    • 摘要: 主要研究了两种H型纤维及其对应Na型改性纤维对Cu(Ⅱ)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实验使用单羧基纤维(RPFC-I)和双羧基纤维(RPFC-Ⅱ),两种H型原纤维对离子的交换容量分别为5.9 mmol·g-1和3.3 mmol·g-1,另设计对比了pH值、温度对四种纤维Cu(Ⅱ)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Cu(Ⅱ)吸附动力学和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纤维对溶液中Cu(Ⅱ)的吸附选择性顺序为H-RPFC-Ⅱ>H-RPFC-I>Na-RPFC-Ⅱ>Na-RPFC-I.
    • 代立波; 冯韧; 赵宏亮
    • 摘要: 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类具有吸附分离作用的功能材料.本文结合近年来离子交换纤维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新型功能纤维材料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 代立波; 吴志慧; 王子健
    • 摘要: 离子交换纤维是一类具有吸附分离作用的功能纤维,可广泛应用于有害物质的深度净化、微量元素的分离和有害气体的净化.本文从离子交换纤维材料的基体出发,综述了近年来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性能,为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提供基本思路.
    • 邵云; 崔景明; 李晓波; 翁正鹏; 朱群英; 张小转; 李春喜
    • 摘要: 为探讨土壤Pb污染的治理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离子交换纤维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分层放置与混匀放置)对麦田土壤Pb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1000 mg·kg-1 Pb污染水平下,Pb污染处理(T1:Pb胁迫;T2:Pb+在土壤中分三层放置纤维;T3:Pb+在土壤中混匀剪碎的纤维)的土壤pH值、总有机碳含量较对照(CK:未添加Pb和离子交换纤维)有所降低。在小麦成熟期,T2、T3处理下土壤和植株各部位的Pb含量均低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变化显著;T2、T3处理中纤维吸附的Pb含量则分别达到115.01和128.26 mg·kg-1。T2、T3处理的Pb富集系数低于T1处理及CK。由此说明,离子交换纤维能够有效吸附土壤中的Pb,降低Pb从土壤向植株的转运能力,且离子交换纤维混匀放置方式的修复效果较好。
    • 苏念英; 黎铉海; 陈明月; 谢元健
    • 摘要: The effect of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anion and cation exchange fibers, the sample water speed and the packing density of fibers on removal of the main pollutants NH3-N and COD in leachate, as well as fiber regeneration mode and performance have been studied when anion and cation exchange fibers were used to treat landfill leach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anion fiber first and then cation fiber"had the best effect in advanced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When sample water speed was 2.0 m L/min and fiber packing density was 0.25 g/cm3, after dynamic treatment of the leachate, residual concentrations of NH3-N and COD were 18.9, 61.1 mg/L respectively,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Landfill Si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GB 16889—2008); the fibers had good performance after static regeneration and could be used repeatedly; after 10 times of static regeneration and recycling,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nion fiber to COD was over 94% of its initial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its equilibrium exchange capacity to COD was over 17.6 mg/g, whil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ation fiber to NH3-N was over 93% and its exchange capacity to NH3-N was over 13.6 mg/g. This technology had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on landfill leachate and provided a new feasible reference scheme for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采用阴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阴阳离子纤维的最佳组合方式、水样流速和纤维装填密度对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NH3-N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纤维的再生方式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采用"先阴后阳"的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效果最佳;在水样流速为2.0 mL/min、装填密度为0.25 g/cm3的条件下,动态处理渗滤液后,出水的ρ(NH3-N)和ρ(COD)分别为18.9,61.1 mg/L,均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纤维静态再生后性能优良,可反复使用多次;经10次静态再生、循环使用后,阴离子纤维对COD的吸附能力可恢复至初始值的94%以上,平衡交换量>17.6 mg/g,阳离子纤维对NH3-N的吸附能力达到初始能力的93%以上,平衡交换量>13.6 mg/g.该技术对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 北京理工大学1
    • 摘要: 一、项目简介在湿法冶金中用于同时含有三价和二价金属离子的三价金属或二价金属的富集,浓缩和提纯。由北京理工大学自行开发的新材料。二、现状特点目前已完成实验室模拟样品的分离和富集。三、技术创新采用离子交换纤维柱逐个分离提纯含铁铟和锌混合溶液中的铁、铟和锌。四、应用范围在湿法冶金中用于同时含有三价和二价金属离子的三价金属或二价金属的富集,浓缩和提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