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权利

社会权利

社会权利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71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507篇;相关期刊352种,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法学、理论导刊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世界语言大会、第十届长三角法学论坛、“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社会权利的相关文献由457位作者贡献,包括T.H.马歇尔、刘继同、童之伟等。

社会权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0 占比:15.4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2507 占比:84.18%

总计:2978篇

社会权利—发文趋势图

社会权利

-研究学者

  • T.H.马歇尔
  • 刘继同
  • 童之伟
  • 郭荣军
  • 冯同庆
  • 唐钧
  • 汪国华
  • 钟洪亮
  • Bottomore
  • Tom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梦怡; 彭华民
    • 摘要: 公民身份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概念之一,社会权利是公民身份要素中的重要一环。分析西方公民身份发展过程中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取向,结合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的实际情况,对于进一步讨论社会权利的本土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中国组合式普惠型福利制度的背景下,社会权利在强调国家责任的同时,也应重视市场、家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福利多元的提供主体,同时个人也要形成公民自觉。
    • 许晶
    • 摘要: 元宇宙是基于高速互联网与全新数字化交互技术,是未来融合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一种全新的深度交互和社会体验,有望重塑未来社会关系与经济秩序的技术体系。元宇宙概念快速“破圈”传播并在多个行业前瞻预研中持续走热,也为文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升级路径。对元宇宙的全真互联与虚实融生的体验革命在文化数字化场景进行前瞻探索,在依靠技术革命释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拓展和变革了社会关系。同时,以理性思维和文化视角审视未来数字社会下文化产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做出调控,对文化在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融汇共生具有建设性价值。
    • 庞凤喜; 王绿荫; 王希瑞; 申珍妮
    • 摘要: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快速、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最大挑战与常态性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际上是积极老龄化在我国国家层面上的全面部署。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公共政策理念,积极老龄化既涉及现代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问题,也涉及老龄群体作为稀缺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从我国地区层面来看,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上海市,已成为开展积极老龄化实践的重要样本城市,其在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医疗、老年教育等方面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在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积极老龄化推进约束、积极老龄化责任主体明确、老年人群优势发掘、养老服务新格局构建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 蔡禾
    •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发展大致分为计划性二元结构关系、市场性二元结构关系、城镇"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四个阶段.当下城乡二元结构不平等的主要特征是城乡户籍身份中的"二重权利"和城乡要素流动中的价格"双轨".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就必须夯实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 娄宇
    • 摘要: 社会补偿的概念在我国社会法学界没有得到统一适用,有必要追本溯源,探讨中国国情下相关权利的正当性依据、功能、规范结构和规范领域.社会补偿权源自德国立法,基于社会国家原则衍生出的社会共同体义务而产生.国家合法行使公权力或者无违法行为,但是未尽生存照顾职责导致公民生命和健康受损之客观结果时,公民即可享有此权利,例外情况下,特定人群也享有针对机会成本损失的经济补偿权.社会补偿权的本质是实现作为消极权利的平等权,社会共同体成员享有该权利,主要以中央财政预算保障权利的实现.结合“社会平衡”的一般法理与现实国情,我国社会补偿权应当包括军人及家属优抚权、国家政策间接利益损失补偿权、甲类传染病与疫苗接种健康受损补偿权、犯罪受害人补偿权、不真正的工伤补偿权等六类.
    • 郭淼; 檀晓涓
    • 摘要: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是数字时代对个体信息收集使用的最新探索.在数字化社会和技术理性主导治理思维的背景下,人脸识别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各个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对生物信息的使用流程包括采集、存储、流通、应用,在使用个体信息的过程中,人脸识别塑造新的信息传播和应用生态,并对数字个体的权利产生增权和抑制的双重效果.技术本身的工具性决定技术对个体的延伸,技术对个体权利的抑制是人对技术应用和规制的不完全,最终对技术使用进行规制和透明化处理是"技术为人"未来转变的必然.
    • 侯俊丹
    • 摘要: 本文从20世纪福利国家思想传统出发,辨析早期燕京学派代表学者杨开道的农村政策理论基础.杨氏从"社会权利"概念中所蕴含的人性的整体性出发,构建其农政思想的衡平原则: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依赖于小农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构成的伦理系统内在的协调.为此,杨氏诉诸了福利市场化的温和改革路径.这一改革立足于地方社会重建,以知识分子与大众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农民阶层,自下而上地为文官体制输送行政人才,进而建立中央政府与农村地方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结.本文最后对当代小农经济转型争论进行了检讨,揭示了杨开道从社会系统出发构建农业现代化转型方案的理论意义.
    • 蒲新微; 王子新
    • 摘要: 社会权利是女性公民基于公民身份最本质的公民权利之一,未来社会保障的完善发展要关注到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权利保障,这是实现公民权利公平化进而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结合现有关于女性群体的调查数据,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的三个维度对女性公民社会权利保障状况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女性自身、国家和社会的局限性等原因,女性社会保障存在待遇相对较低、城乡女性社会保障差距大、女性劳动价值不被认可等现实问题.因此,要突破女性社会权利保障难题,通过促进女性公民意识觉醒、国家政策倾斜、社会环境优化等手段,保障女性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为女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思路.
    • 彭莉; 余凡
    • 摘要: 台湾居民在大陆社会权利的享有是落实同等待遇的关键指标,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长期以来,随着大陆涉台政策法律体系的与时俱进,台湾居民的社会权利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检视大陆现有政策法律对台湾居民社会权利保障的现状可知,近年来,台湾居民在大陆的劳动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社会权利的保障方式和内容仍有完善空间.健全台湾居民的社会权利,需要在制定政策时明晰政策内容,强化行政责任,廓清政策体系;在完善立法时进一步厘清台湾居民的法律身份,构建社会权利的权利束,赋予台湾居民程序性权利.在这一过程中,应鼓励地方涉台立法先行探索.
    • 刘婧娇; 王笑啸; 郭琦
    • 摘要: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对此已达成世界共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对象从一部分群体到全体残疾人,福利内容从保障基本生活到注重残疾人全面发展,福利形式从个别化帮扶、临时性救助,发展为制度化保障、常态化服务,福利工作重心由制度完善到政策落实,福利推进路径由城乡二元分隔转向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残疾人逐步摆脱歧视走向融合,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开辟出来的,在道路选择、观念基础、组织体系、制度构成上特色鲜明.继往开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将向着"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