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2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法律、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278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法制与社会、清华法学、东岳论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国际信息哲学研讨会、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2010年会等;社会事实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志明、谢晖、丘海雄等。

社会事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9 占比:10.5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278 占比:89.33%

总计:2550篇

社会事实—发文趋势图

社会事实

-研究学者

  • 韩志明
  • 谢晖
  • 丘海雄
  • 刘东升
  • 张姝
  • 张志文
  • 李晓林
  • 杨建华
  • 林端
  • 王斐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志明; 刘子扬
    • 摘要: 稠密性是超大规模城市空间样态的形象化表达,刻画了城市要素的规模、分布、密度及其可认知和可治理程度。城市稠密的社会事实使管理者需要在单位面积上处理更多的信息和事务,带来了更大的治理负荷。提升城市治理的穿透力是破解超大城市规模难题的根本途经,有效提高了城市信息的精确度、社会事实的可视化程度和城市管理的清晰化程度。穿透力的核心是信息的问题,关键是整理、计算和分析社会事实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够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收集信息、简化信息、传递信息和计算信息,提高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清晰性,为超大规模城市治理提供更加清晰可见的社会图景,也使治理过程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治理的穿透力,是应对超大规模城市复杂性、不确定、不可知性以及不可治理性等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顺应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唐国建; 周益
    • 摘要: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安东尼奥将社会学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向归纳为真实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真实主义因强调气候变化的生物物理属性而被主张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现象的主流社会学所忽视。但众多科学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事实”。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真实主义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探究了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气候变化,即:在理论认知上,他们承认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强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认为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驱动力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影响上,他们认为气候变化通过固有的社会机制扩大了社会不平等,对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应对策略上,他们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行动,提倡集体主义,提出国际协作与国家政策调整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 周来顺
    • 摘要: 作为社会学理论的早期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力图通过对社会学研究对象、方法等的探索,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理论.在他看来,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并非任意的、主观的构造.社会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虽不是"物",却有着"物"一般的客观属性,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合成性、客观性、外在性等特性.而在这些诸多特性中,迪尔凯姆认为最为重要的便是普遍性和强制性,其他特性都是从这两个特性中衍生出来的.在对社会学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迪尔凯姆进而探索了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并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准则.可以说,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的探讨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尤其在当今,基于对社会学研究对象、方法等的争论,重新审视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孙亮
    • 摘要: "社会事实"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在针对现代社会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但它却基本不谈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本质问题.作为典型的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思考方式通过拒斥"观念"的社会学思考,更是将社会的形式与内容误认为天然一致,从而在强调"社会事实"的实证化过程中成为了没有"社会"的社会学.此种持守"社会事实"的理念遗忘了总体性的社会结构性质判断及其对主体内化的问题、忽视了"社会事实"本身是人之实践的产物,无法认识到社会事实只是在特定社会形态下的显现.我们从《资本论》语境中的价值形式批判分析可以看到,社会事实仅仅描述的是价值形式化了的社会存在显现出来的结果,而社会存在是对价值形式的显现过程的批判性分析,它意味着其本身并非完全被价值形式化,因而蕴含更强的政治定向.
    • 周双磊
    • 摘要: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一宏观系统,了解社会系统的结构与特征是社会工作嵌入社会并进行有序运转的重要前提.文中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传统视域和专业语境下社会工作的求助指向及其差异,并得出了三点启示.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进程中要适应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事实或社会"恒常",进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并促进社会工作实务成效的最大化.
    • 杨林霞
    • 摘要: 建筑工程以活人奠基的“打生桩”行为并非如民间传说那样是古代能工巧匠鲁班所授,而是属于“奠基牲”的一种,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及对建筑奠基的重视.伴随科技水平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打生桩”行为已然绝迹,而作为集体记忆的“打生桩”却以民间传说的形式,不断进行自我的建构与延续,牢牢存储于民族的“记忆丛”上.在诸如建筑过程不顺利或出现意外等特殊情况下,关于“打生桩”的集体记忆就会被激活,并对民间传说进行新一轮的演绎与重构.
    • 李冰仙
    • 摘要: 犯罪正常论是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从外部表现看,犯罪正常论不符合正常社会事实的"普遍性"的外部特征;从概念本质来看,犯罪正常论不能成立.同时,社会事实从质与量的角度可被分成四类:完全正常的社会事实、正常的社会事实、不正常的社会事实以及完全不正常的社会事实.而犯罪是不正常的社会事实.迪尔凯姆所说的犯罪正常实际指的是犯罪率的正常,从量的角度看特定时空下的犯罪率都可以是正常的.社会事实的特征只有客观性与强制性两点,普遍性不是社会事实的特征而是正常社会事实才有的特性,病态社会事实不具有这一特点.概而言之,从宏观层面看犯罪是必然存在的,且犯罪是不正常的社会事实,而特定社会的犯罪率可以都是正常的.
    • 周倩楠
    • 摘要: 央视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讲述了山区孩子们的上学经历,来自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秘鲁等地区的孩子们以特殊的上学路走进人们的视线.给人们带来震惊之余,也给人们留下了对教育的反思.教育不是个人事件,而是社会事件.教育目的的实现,究竟如何受其背后的社会事实所影响.教育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教育与它所在的时间与地点紧密相关,除了家庭、个人对教育的影响外,地理环境、学校、社会等都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
    • 郑戈
    • 摘要: 法律是一种社会事实,同时又是一种按照人的主观意图来调整社会事实的规范。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也同时具有这两种形态:一种是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来加以观察和描述,是为社科法学(或采用外部视角的法学);另一种是将法律作为一种逻辑上自洽且完备的规范体系来加以解释和分析,是为法教义学(或采用内部视角的法学)。本文以借鉴自波斯纳的实用主义方法来分析两种法学研究方法的社会语境和功能,强调理解法律与在法律中行动密不可分,一个社会的生存现实决定它的法律,而法学家创造关于法律的理论。如果这种理论能够反映这个社会的现实,包括这个社会形成自身稳定秩序的规范事实和这个社会中的人民追求美善生活的价值事实,那么它便能够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律是被逻辑规整过的经验,也是一种被经验浸润过的逻辑。与这种法律相契合的法学既是一种用逻辑来规整经验的规范科学,也是一种用经验来滋养逻辑的社会科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