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礼学

礼学

礼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史、风俗习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3202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国际儒学论坛、"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届会员大会等;礼学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鼎、梅珍生、冯兵等。

礼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8 占比:3.2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3202 占比:96.76%

总计:13644篇

礼学—发文趋势图

礼学

-研究学者

  • 丁鼎
  • 梅珍生
  • 冯兵
  • 林存阳
  • 殷慧
  • 任蜜林
  • 刘舫
  • 吴哲
  • 徐道彬
  • 朱汉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廖春阳
    • 摘要: 张载所处的北宋社会,面临着来自佛老盛行和积贫积弱两方面的危机,在此种背景下构建的张载礼学,以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道学”和“政术”为其进路,此二者彼此贯通、互为依据,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礼学思想的独特之处。“道学”应对佛老盛行的思想危机,张载礼学由礼之自然追溯到礼的形上依据,并进而以变化气质、知礼成性实现人在持礼过程中的内在超越,为士大夫的心性修养提供了佛学之外的途径。“政术”则应对积贫积弱的社会危机,张载以渐复三代为最终理想,通过以礼为教追求贤才之培育,对敦本善俗和社会教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程明; 粟振灿
    • 摘要: 礼学是德育的基础,能够不断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少数民族群体更是促进礼学教育多元化、完善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礼学教育尤为重要。但少数民族群体大多数都拥有地区性独特的礼仪文化,加上基础的礼学教育相对薄弱,导致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出和礼学教育效果有一定的制约性。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2017级-2022级《汽车服务礼仪》课程为调查基础,并针对少数民族礼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礼学教育效果总结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实施意见。
    • 王云云
    • 摘要: 礼学是方苞人生和学术关注的中心之一。学界关于方苞礼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集中体现在对其礼学形成与发展研究、礼经学研究、礼治思想与实践研究。反思方苞礼学研究现状,从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相结合的角度,可以进一步推进方苞礼学研究的空间:全面系统地说明方苞礼学形成的时代因缘、礼学构成的丰富内涵及其内在关联、礼学与其他经史子学研究的关系、客观评价其礼学的历史地位。
    • 丁四新; 费春浩
    • 摘要: 陆西星对庄学中的礼学思想的探讨,是在其道论视域下进行的。陆西星认为,道与礼之间存在“自本生末”和“逐末忘本”两种本末关系。在礼的起源问题上,陆西星从圣人法天道以立人道和礼发自人的真性两个方面提出了道为礼之源的主张。在何为“至礼”的问题上,他又提出了“至礼则质任自然”和“礼不忘其始”的观点。在前者中,“自然”既有“无心”义,又有“本体”义,既主张不执着于具体的礼仪制度,又强调道德本体的自然流露。而后者则一方面强调道在礼中的重要性和礼返回于道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指出大化流行就是天地之礼,尊重、理解并安于此天地大化之流行而始终与化俱化,方为懂礼。陆西星庄学中的礼学思想,是其沟通儒道思想的理论成果,不但为其诠释《庄子》中某些疑难问题提供了资源,还将道家礼学思想提升到了更为广阔的生命境域。
    • 殷慧; 张攀利
    • 摘要: “五四”以来,学术界针对儒家礼教的探讨和研究,产生了不少学术成果。通过对多元定义和内涵、不同价值取向、两种书写范式影响下的礼教研究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中国礼教思想研究仍待深入开拓的空间:就研究的取向而言,亟需对礼教思想进行正本清源的研究,加强礼教与礼制、礼治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须改变过去对立的斗争思想史研究范式,应对礼教进行多维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研究内容上,需要探讨帝王、士人、普通民众等不同阶层的礼教思想和礼仪革新,需要结合“六经皆礼皆教”的思想来开拓礼教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视野上,既要对中外学者关心的礼教思想前沿问题做出更好更适当的回应,也要从礼乐文明综合体发展的内在理路重新梳理中国礼教思想史。
    • 潘斌
    • 摘要: 王船山礼学与先秦两汉儒学、宋明理学的渊源甚深,特别是与张载的礼学关系密切。船山认为礼是天理的体现,合礼者是天理,不合礼者是人欲;礼与天理相关,亦与人情相系,礼甚至由心而生。船山认为情可能过或不及,而礼可矫正,使其合乎中道。礼是"五常"的范畴之一,而船山将礼从"五常"中抽离出来,并视其为"三纲五常"的大体。在船山的礼学思想体系中,夷夏之辨、人禽之别的根据就是礼治的有无。船山从礼学的角度彰显文化主体意识,还体现在他对佛老和阳明心学的批判态度上。
    • 杨晓玥
    • 摘要: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礼学发展的重要环节。《荀子》一书中完整表述了荀子的礼学思想,我们从中可以得知荀子对于礼定义和荀子礼学的产生基础。荀子礼学思想的内容涉及国家与个人双层面,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礼仪规范,并且其礼学思想在自觉与自愿的原则上也有独特之处。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探讨荀子礼学思想的价值与后世影响。
    • 龚沁怡; 何善秀
    • 摘要: 从《论语》中“礼”的英译及历代汉学家们对“礼”的诠释来看,孔子之“礼”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过程十分曲折,主要是因为受到西方宗教思想、个人主义思想与本质主义思想影响。但随着海外学界反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兴起,礼学不仅被用以对西方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进行反思,还有望成为开辟实用主义符号学新领域、解决社会问题的力量。
    • 邓彭晖
    • 摘要: 王阳明的礼学思想具有明显的“以心释礼”特征。在阳明看来,“克己”不仅仅是克除私己,而是要把握由“真己”出发的“为己”;“复礼”也非回复天理准则,而是复万物同体之良知本体。王阳明对“克己复礼”的心学化诠释与朱子学的理学化诠释有明显区别,奠定了阳明后学诠释“克己复礼”的基调,同时也拓展了对儒家礼学思想的诠释空间。
    • 张洁
    • 摘要: 中国的哲学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宋元明礼学,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相关学者先后通过多本历史典故对宋元明礼学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宋元明礼学具有较强的典范意义。尤其是在重点人物及重点问题研究上,目前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成绩。通过多年的研究,使用了很多研究方法,发现宋元明礼学可促使中国哲学研究不断提升。同时还可以传承儒家文化,这是现代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