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磷结合剂

磷结合剂

磷结合剂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7130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血液净化、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江苏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年会、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2018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暨第十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第三届亚太地区透析通路会议&2017年河南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学术年会等;磷结合剂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荣军、包丽霞、崔洋洋等。

磷结合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7130 占比:99.94%

总计:117199篇

磷结合剂—发文趋势图

磷结合剂

-研究学者

  • 刘荣军
  • 包丽霞
  • 崔洋洋
  • 张启蒙
  • 梁星
  • 肖飞
  • 袁西伦
  • 许婧
  • 陆佳美
  • 查瑞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佳妮; 吴凤珍; 陈优优
    • 摘要: 血液透析系慢性心力衰竭者最具积极性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但其与正常肾脏功能相比,对于患者每日饮食所摄入的磷无法彻底有效清除[1],高磷血症由此而成为困扰维持性血透者的常见并发症[2],严重影响维持性血透者预后质量[3]。充分透析、低磷饮食、磷结合剂应用是控制高磷血症并发症的三大基本策略[4]。本研究尝试采用优质教育、管理资源捆绑输出模式对持续反复高磷血症维持性血透者施加干预。现报道如下。
    • 姚欣; 彭福南; 董文哲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用Morisky-8服用依从性量表调查124例老年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6.02±1.64)分,51例(41.13%)服药依从性好,73例(58.87%)服药依从性较差;经过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医疗付费方式的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与医疗付费方式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依从性不容乐观,建议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随访机制,针对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进行个体性化干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谢庆磊; 张留平; 王越; 李梦婷; 王彬
    • 摘要: 目的调查紧密型医联体多中心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磷结合剂服药依从性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我院3个紧密联系型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老年病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其一般资料、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血磷和血钙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12例病人完成有效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4%)。其中磷结合剂服药依从性好组252例(70.8%),依从性差组60例(19.2%),服药依从性好组血磷达标率明显高于服药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老年MHD病人磷结合剂服药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病人透析龄、原发病种类是影响其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秦长月; 李鸿录; 曹雪; 唐丽英; 佟晓姝; 李华兵
    •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0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根据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情况分为依从性良好组(160例)与依从性较差组(140例)。根据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组临床资料,同时将临床资料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低、自我效能评分低、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高、每日服药总数量高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52;2.721;2.659;4.080;3.842;3.380,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与其年龄、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每日服药总数量等密切相关,临床可据其予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 彭明媚; 蔡小燕; 杨玉丽; 曹锐
    • 摘要: 介绍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的流行病学和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国内外高磷血症患者服用磷结合剂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措施,以期为医护人员采取措施提高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
    • 岳晓红; 薛莹; 司方莹
    • 摘要: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药师干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调查问卷对其一般资料、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疾病与用药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用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将患者随机分为药学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针对危险因素为药学干预组提供3个月的药学服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磷水平、用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共有298例患者有效完成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其中,163例患者(54.7%)依从性良好、135例患者(45.3%)依从性差.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与患者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每日服药总数量、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疾病与药物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显著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每日服药总数量、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药物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药学干预组用药依从性、疾病控制情况、疾病和药物相关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度和自我效能均较非干预组显著改善或提高,血磷水平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每日服药总数量、每日磷结合剂服药数量、药物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是影响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结合剂用药依从性偏低;药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
    • 王迪; 郭鹏; 黄海英; 张永芳
    • 摘要: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评估方法、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国内外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为临床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提供借鉴和指导.
    • 林乔轩; 石明
    • 摘要: cqvip: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如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其中包括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SHPT为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骨骼损害、神经肌肉症状、神经系统毒性和转移性钙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和肾性脑病,与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当前,SHPT治疗目的为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预防并延缓并发症。
    • 刘淑洁; 张丹; 马婧怡; 李芳; 王克栈; 刘力力; 贺锐锐
    • 摘要: 碳酸司维拉姆片为磷结合剂,属于胃肠道局部作用药物,国内外药品监管机构均推荐采用体外磷酸盐结合研究方法来考察其生物等效性.体外磷结合研究通过动力学结合研究以及平衡结合研究来评估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结合磷酸盐的速度和能力.本研究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总结碳酸司维拉姆片体外磷结合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要点,同时将其与碳酸镧咀嚼片和醋酸钙片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设计出发点,提出物质检测方法及要点、生物等效性评价指标及结果分析,以期为此类药物的仿制药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王琰; 余毅
    • 摘要: cqvip: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并发症,SHPT是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导致的甲状旁腺组织继发性增生、腺瘤形成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钙磷代谢异常、活性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细胞钙敏感受体(Ca sensitive receptor,CaSR)表达减少以及骨对PTH的抵抗等,均是SHPT的促发因素[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