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磷素

磷素

磷素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61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34736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等;磷素的相关文献由20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涛、方慈、江荣风等。

磷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3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4736 占比:99.62%

总计:135244篇

磷素—发文趋势图

磷素

-研究学者

  • 张涛
  • 方慈
  • 江荣风
  • 张乃明
  • 陈波浪
  • 张志剑
  • 李春艳
  • 李诚
  • 梁新强
  • 盛建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小龙; 龚霞; 曹灯; 郝奇
    • 摘要: 综述了土壤磷素的形态(无机态磷、有机态磷)、土壤磷素的分级和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根系、土壤、微生物和环境);浅析了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大多是针对农田的,而针对林地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对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土壤磷素有效性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最后讨论了未来在根际土壤磷素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方向。
    • 夏桂敏; 王宇佳; 王淑君; 杨情峰; 迟道才
    • 摘要: 为确定花生最佳灌溉方式和生物炭用量,于2018—2019年连续2年在辽西北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验站开展大田试验。以小白沙1016花生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沟灌(F)、滴灌(D)和膜下滴灌(M)3种灌溉方式,副区设置0 t/hm^(2)(B0)、10 t/hm^(2)(B10)、20 t/hm^(2)(B20)、40 t/hm^(2)(B40)4个生物炭用量水平,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生物炭用量互作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花生根系形态及磷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存在显著互作效应。10 t/hm^(2)生物炭处理在膜下滴灌下获得最高产量,2年平均增产14.2%。生物炭能够有效促进花生根系形态的优化,且在膜下滴灌下施用10 t/hm^(2)生物炭可明显增加花生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与不施生物炭相比,10 t/hm^(2)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植株磷素积累量,其中以膜下滴灌与10 t/hm^(2)生物炭耦合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因此,MB10处理为本试验最佳耦合模式,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互作效应,通过创造良好花生根系形态,增强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进而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积累,最终实现花生增产。
    • 邱悦; 徐婷; 魏波; 李春艳; 李诚
    • 摘要: 磷素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本文研究试验选用新疆主栽的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和新冬23号为参试材料,设置3个磷素供应水平(以P_(2)O_(5)计),分别为0 kg/hm^(2)(P0)、105 kg/hm^(2)(CP)、210 kg/hm^(2)(HP),研究不同磷素供应对灌浆期小麦旗叶和穗部叶绿素及核酸含量的影响以及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小麦旗叶和穗部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P处理显著高于HP和P0,HP处理显著高于P0。旗叶DN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以CP处理含量最高,不同处理间均为花后7~21 d缓慢下降,花后21~35 d下降速度加快;不同处理下籽粒DN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后21 d达到峰值,花后14~35 d均为CP处理显著高于HP和P0处理;旗叶穗部和籽粒DNA含量的快速下降期,施磷处理(HP和CP)的下降百分率均小于不施磷(P0),而CP处理的下降速率低于HP处理(花后21~28d新冬20号籽粒DNA含量除外),说明常规施磷可以减缓旗叶和籽粒中DNA含量下降的速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籽粒核酸物质的积累。方差分析表明:品种、磷处理及其两因素互作效应均对小麦旗叶SPAD值、旗叶叶绿素含量和穗部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品种和磷处理对小麦旗叶DNA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磷处理对小麦穗部和籽粒DNA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单粒重与旗叶叶绿素含量和穗部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表明施用磷肥可通过提高旗叶及穗部叶绿素含量、核酸水平增加粒重,且常规施磷更有利于灌浆后期小麦植株的持绿性并增加粒重。
    • 程宏波
    •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覆盖措施对籽粒产量形成的磷素需求量和生理效率的影响,为西北雨养半干旱地保护性栽培措施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7—2019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半干旱雨养区进行2 a大田试验,设置了3种处理(玉米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露地种植(CK)),调查了不同覆盖方式下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植株磷元素吸收量,并计算冬小麦磷元素生理效率和需求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2年度PM和SM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2.7%、10.7%,磷肥偏生产力相应分别平均提高12.7%、10.7%;PM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2 a分别显著降低54.4%和18.6%;PM处理籽粒养分形成的磷素生理效率2 a分别显著提高6.5%和8.0%,相应磷素需求量分别降低6.5%和7.3%。与CK相比,SM处理在2019年籽粒养分形成的磷素生理效率显著提高10.2%,相应的需磷量显著降低9.8%。覆盖栽培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和籽粒磷元素形成的养分生理效率,并可降低籽粒养分形成的需磷量。
    • 赵晨云; 郭小丽陈; 亚轲; 龚思远; 李俊周; 赵全志; 孙虎威
    • 摘要: 研究不同磷浓度[低磷(10μmol/L)和正常供磷(300μmol/L)]下水稻分蘖数和分蘖芽长度的变化及施加外源生长素萘乙酸(NAA,10 nmol/L)、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0.5μmol/L)对水稻野生型及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突变体d14分蘖发生的影响,旨在揭示水稻分蘖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此过程中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低磷处理水稻的分蘖数显著降低,分蘖芽长度显著变短。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施加外源NAA能够抑制水稻分蘖的发生;在低磷条件下,施加NPA不能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突变体d14对磷素不敏感,在正常供磷和低磷处理下均具有较多的分蘖数,说明D14基因在磷素调控水稻分蘖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供磷和低磷处理下,施加外源NAA均显著降低d14突变体分蘖数。综上,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均参与了低磷抑制水稻分蘖发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可能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 张忠学; 孙迪; 李铁成; 齐智娟; 杜思澄; 王柏; 黄彦
    • 摘要: 为探寻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磷利用及土壤磷平衡的影响,于2020年和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以常规淹灌+常规施磷肥(CK,45 kg/hm^(2))作对照,节水灌溉模式下设置5个磷肥施用梯度:0(CP0,不施磷肥)、18 kg/hm^(2)(CP1,减磷60%)、27 kg/hm^(2)(CP2,减磷40%)、36 kg/hm^(2)(CP3,减磷20%)、45 kg/hm^(2)(CP4,常规施磷)。分析节水灌溉模式下减施不同程度磷肥对稻田产量、地上部植株吸磷量和土壤剖面各土层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并计算土壤磷素表观平衡量和磷肥利用率。结果表明:2020年水稻收获后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各处理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2021年水稻收获后CP3处理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P<0.05)。CP3处理2020年和2021年的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CP4处理和CK处理,分别为14.64和15.86 kg/hm^(2)(P<0.05)。地上部植株各器官磷素积累量由大到小为籽粒、茎鞘、叶。与常规施肥相比,2 a年CP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磷肥的吸收利用效率、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土壤磷素盈余量(P<0.05)。综合考虑,节水灌溉下减施常规磷肥用量20%为黑土区适宜的磷肥施用量,2 a均提高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且土壤磷素盈余量低。研究可为黑土区磷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瑞; 仲月明; 李慧敏; 施卫明; 李奕林
    • 摘要: 维持适宜的土壤有效磷水平对保障蔬菜产量和水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蔬菜种植体系磷肥投入的显著特征是高量、高频次,导致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会增加磷素移动性从而引发高环境风险。一般认为菜地磷的环境阈值高于农田,但菜地的灌水和磷肥投入均远高于农田,因此磷流失程度仍高于农田。综合文献调研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菜地土壤Olsen-P的环境阈值存在较大差异,集中在P 60.0~80.0 mg/kg。菜地有效磷水平通常高于环境阈值,而农田有效磷水平普遍低于环境阈值,表明菜地磷损失风险更大。同时蔬菜磷的农学阈值高于粮食作物的现象普遍,反映蔬菜对磷的高需求,而仅通过减少磷肥施用达到降低菜地磷损失风险的目的可能会导致蔬菜减产。因此,了解磷素在菜地土壤中的累积现状及特征,在明确蔬菜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土壤有效磷农学和环境阈值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施磷量将土壤有效磷维持在既能满足蔬菜高产需求又能降低磷流失风险的合理水平,才能实现菜地磷养分的最佳管理。
    • 李刚; 白阳; 贾子颖; 马正阳; 张祥池; 李春艳; 李诚
    •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磷素供应下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机制及复水后的反应,为揭示小麦水磷互作机制及培育抗逆、磷高效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3号为参试材料,采用离子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低磷(0.05 mmol·L^(-1),LP)和常规磷(1.0 mmol·L^(-1),CP)水平培养下,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0、3、5、7 d)及复水3 d的反应。【结果】LP处理下小麦根系浓密。干旱胁迫0 d到7 d再到复水3 d,CP处理的地上部和整株干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LP处理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3 d后,LP处理根系总体积上升率显著高于CP处理,而LP处理根系DNA含量下降率为21.7%,显著低于CP处理。离子组分析表明,与CP处理相比,LP处理中根系大部分元素含量下降,地上部大部分上升。代谢组分析表明,CP处理对干旱胁迫更加敏感,其中干旱胁迫对CP处理地上部影响大于根系。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对氨基酸、脂肪酸和萜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更大。【结论】低磷供应的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降低,适应性更强,复水后恢复能力强于正常磷供应,其主要原因是根系形态的改变、离子平衡的重排以及氨基酸和脱落酸代谢的改变,以调节渗透平衡,维持细胞内离子稳态,增强了对干旱胁迫的耐性。
    • 杨洋; 于亚辉; 张秀双; 李楠; 孙杰; 刘琳琳; 苏国立
    • 摘要: 以生物质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大田培养试验,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地力土壤无机磷形态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有机酸对生物质炭土壤无机磷形态的转化具有一定影响,有效地促进了低、中、高地力土壤中Al-P、O-P和Ca_(10)-P的释放。土壤中磷素均以Ca_(10)-P存在;活性磷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8.37%、31.51%、37.45%;加入外源磷后,低、中、高地力土壤中Al-P分别增加了1.08倍、1.09倍、1.16倍,活性磷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29.33%、32.71%、39.90%。
    • 许童羽; 金忠煜; 郭忠辉; 杨柳; 白驹驰; 冯帅; 于丰华
    • 摘要: 同时反演氮、磷元素含量相对于单一元素反演可以更加全面地表达水稻的营养状况,为快速、准确获取水稻叶片氮、磷含量和精准变量施肥提供依据。该研究基于不同氮肥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获取水稻叶片氮、磷含量数据,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a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氮素与磷素共同特征波长,以特征波长反射率为输入,以化学方法测得叶片氮、磷元素含量为输出,分别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龙格-库塔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RUNge Kutta optimizer-Extreme Learning Machine,RUN-ELM)构建水稻叶片氮、磷含量反演模型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ARS方法有效去除了高光谱中大量无用、冗余信息,得到5个氮、磷元素共同特征波长,去除具有共线性的特征波长,最后筛选出的特征波长分别是451、488、780、813 nm。使用筛选后的特征波长反射率构建RUN-ELM水稻叶片氮、磷含量反演模型效果最好,氮素训练集的决定系数R^(2)为0.690,均方根误差为0.669 mg/g,磷素训练集的决定系数R^(2)为0.620,均方根误差为0.027 mg/g。通过对比,RUN-ELM在预测能力、模型稳定性上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以及ELM模型。综上研究,基于CARS-RUN-ELM的水稻叶片氮、磷含量反演模型可以快速、准确获取水稻叶片氮、磷含量,可为水稻精准施肥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