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热效应

磁热效应

磁热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68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物理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144688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中国航天第七专业信息网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等;磁热效应的相关文献由1163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焦宏、金培育、刘翠兰等。

磁热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44688 占比:99.70%

总计:145125篇

磁热效应—发文趋势图

磁热效应

-研究学者

  • 黄焦宏
  • 金培育
  • 刘翠兰
  • 闫宏伟
  • 陈云贵
  • 特古斯
  • 程娟
  • 张英德
  • 邓沅
  • 徐来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庆林; 时阳光; 丁贺贺
    • 摘要: 采用电弧熔炼和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Ni50Mn33In10Ga7 3~5 mm宽的金属条带。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磁性测量对材料的相变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条带在室温下属于立方奥氏体相。随着温度的降低,样品首先经历了从顺磁性奥氏体到铁磁性奥氏体的二级相变,随后是铁磁性奥氏体到弱磁性马氏体的一阶转变。并且观察到马氏体结束温度随磁场的增加逐渐向低温偏移。此外,根据Maxwell方程,计算了样品在马氏体相变及奥氏体居里温度转变的磁熵变。在5T的磁场变化下,同时观察到−4.2 Jkg∙K的负熵变化和3.8 Jkg∙K的正熵变化。
    • 乌日嘎; 特古斯; 欧志强
    • 摘要: 对NdNi_(4-x)Co_(x)Cu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工艺、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研究。用电弧熔炼和热处理法制备NdNi_(4-x)Co_(x)Cu(x=0,1.0,1.5,1.7,1.9,2.0,2.1,2.3,3.0,4.0)系列化合物样品,对X射线衍射数据精修后分析发现,该系列化合物为单相材料,晶体结构为CaCu_(5)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mmm,并给出精修图谱和精修后的XRD衍射图。磁性测量分析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发生自旋重取向现象和由铁磁到顺磁的转变,居里温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具有可调性。利用热力学麦克斯韦关系,从系列等温磁化曲线确定了样品的等温磁熵变随温度和磁场变化的关系。在外场强度3 T的条件下,当x2时最大等温磁熵变值随Co含量的增加再次降低。外场强度1 T条件下,NdNi_(2)Co_(2)Cu样品的相对制冷功率(RCP)为128 J/kg。
    • 刘鸿飞
    • 摘要: 与传统磁性制冷材料相比,这些新型非晶材料具有二阶磁相变、ΔS大等优点。在磁相变温度下,涡流损失减少,磁滞较低,非晶形成成分范围宽且连续,力学性能好。如果它们取代传统的制冷材料,人类社会将带来迎来巨大的进步。
    • 彭嘉欣; 唐本镇; 陈棋鑫; 李冬梅; 郭小龙; 夏雷; 余鹏
    • 摘要: 具有优良磁热性能的材料是磁制冷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设计制备出了一种非晶态四元Gd_(45)Ni_(30)Al_(15)Co_(10)合金条带,系统地研究了该合金的磁热性能.Co的引入增加了合金的非晶态热稳定性,扩大了过冷液相区宽度.Gd_(45)Ni_(30)Al_(15)Co_(10)非晶态合金条带的居里温度和有效磁矩分别为80 K和7.21μB,在10 K温度下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73 A·m^(2)·kg^(-1),矫顽力为0.8 kA·m^(-1),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5 T的外加磁场下,Gd_(45)Ni_(30)Al_(15)Co_(10)非晶态合金的磁熵变峰值和相对制冷能力分别高达10.2 J·kg^(-1)·K^(-1)和918 J·kg^(-1).该合金具有典型的二级磁相变特征,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实现磁制冷,且Gd原子含量低于50%,成本较低,表明该合金是一种理想的磁制冷材料.
    • 陈湘; 王静; 王晓燏; 刘莉; 肖洋; 谭文兵
    • 摘要: 本文在分析XRD谱、等温磁化曲线和等磁场变温磁化曲线的基础上,主要研究Ho_(3)NiSi_(2)合金的相结构、磁性相变和磁热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Ho_(3)NiSi_(2)合金中,第二相Ho_(5)Si_(3)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主相的原子占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低磁场下,Ho_(3)NiSi_(2)合金存在两个磁相变,一个是T_(SR)=12 K的自旋重取向转变,另一个是居里温度为T_(C)=39 K的铁磁−顺磁二级相变。在等温磁化过程中,存在磁场诱导的磁自旋重取向态向正常铁磁态转变的现象,因而在磁熵变(−ΔS_(M))−温度(T)图中,分别在T_(S)和T_(C)附近出现了两个同向的磁熵变峰,且在0~5 T磁场下,T_(SR)和T_(C)温度附近的最大磁熵变可分别达5.3 J/(kg·K)和12.7 J/(kg·K)。由于两种临界温度不同的磁相变会引起合金的制冷温跨增大,进而表现出大的相对制冷能力(RCP);在0~5 T磁场下,Ho_(3)NiSi_(2)合金的制冷温跨和相对制冷能力分别为57.2 K和375.5 J/kg。
    • 高磊; 黄焦宏; 张英德; 郭亚茹; 王鹏宇; 欧志强
    • 摘要: 室温磁制冷作为一种高能效、环境友好和运行可靠的制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室温磁制冷技术利用磁工质的磁热效应以及AMR循环实现制冷。在过去数十年的探索中,室温磁制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磁工质的研发和磁制冷机的设计。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开发的几种典型的室温磁工质以及研制的磁制冷样机。目前研究较丰富的室温磁工质主要包括稀土金属Gd及其合金、NaZn_(13)型La(Fe,Si)_(13)系合金以及Fe_(2)P型MnFePAs系合金,本文对它们的磁热性能进行对比并分析存在的实际应用问题。基于运行方式的不同,目前研制的磁制冷样机主要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研发的磁制冷样机的实验参数与制冷性能。回顾了室温磁制冷技术在不同领域已取得的实际应用,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张艳; 宗朔通; 孙志刚; 刘虹霞; 陈峰华; 张克维; 胡季帆; 赵同云; 沈保根
    • 摘要: 磁制冷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磁热效应材料的研究进展.其中,具有各向异性磁热效应的材料可以用于旋转磁制冷技术,有利于制冷装置的大幅度简化.本文研究了快淬带Ho Co Si化合物的磁性、磁热效应及磁各向异性.在Tt=5.7 K以下的低温,Ho Co Si快淬带铁磁和螺旋磁性共存,随着温度的升高,在TC=13.7 K处发生了铁磁(FM)到顺磁(PM)的二级相变.XRD和SEM都显示出Ho Co Si具有择优取向.为了获得大的磁热效应并确定择优取向对磁性和磁热效应的影响,对10 m/s下Ho Co Si快淬带在磁场平行和垂直织构方向时居里温度附近的等温磁化曲线进行分析,并计算了对应的磁熵变和磁制冷能力.在外磁场μ0H=0—5 T的磁场变化时,磁场平行和垂直织构方向的最大磁熵变值–ΔSM分别为22 J/(kg·K)和12 J/(kg·K);制冷能力RC(RCP)分别为360(393.8)J/kg和160(254.4)J/kg,表明10 m/s的Ho Co Si快淬带具有大的磁热效应和明显的磁各向异性,有望实现旋转样品磁制冷技术.
    • 侯银玲; 季甲; 左瑶; 陆胜桃; 王欣超; 胡晓蒙; 黄晓强
    • 摘要: 以多齿配体1,3-二(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烷(H_(6)L)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有趣的多核Gd(Ⅲ)簇合物1,分子式为[Gd_(4)(CH_(3)COO)_(6)(H_(3)L)_(2)]·2CH_(3)OH。系统地研究了簇1的结构、磁性及抑菌活性。结构分析表明,簇1包含一个蝴蝶形的Gd_(4)核,且Gd(Ⅲ)离子中心存在2种不同的配位环境。磁性研究表明,簇1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低温磁制冷性能(T=2.0 K和ΔH=7.0 T时,-ΔS_(m)=40.6 J·kg^(-1)·K^(-1))。同时,簇1对5种常见细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对藤黄微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 方杰扬; 杨杭福
    • 摘要: 目的:研究了非金属元素Si掺杂对Pr_(0.5)Sr_(0.5)MnO_(3)(x=0.00、0.05、0.10)体系样品的结构、磁性能和磁热效应的影响。方法:通过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钙钛矿锰氧化物系列样品,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测量了样品的磁性和磁热性能。结果:随着Si的掺杂浓度的增大,样品在室温下呈正交结构,样品的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T_(C))从294 K增大到305 K,样品的磁熵变(magnetic entropy change,-ΔS M)在外加磁场为5 T时从3.09 J/(kg·K)增大到3.70 J/(kg·K),根据Bonilla准则确定样品由一级相变转变为二级相变,相对制冷效率(relative cooling power,RCP)的值在x=0.05时,达到最大为69.2 J/kg。结论:Si的掺杂使得样品居里温度提高至室温附近,并且磁热性能也得到了增强,使得Pr_(0.5)Sr_(0.5)MnO_(3)成为良好的潜在制冷工质。
    • 王春皓; 王强; 唐本镇; 丁鼎; 夏雷
    • 摘要: 以在室温附近具有较好磁热效应的Gd_(50)Co_(50)非晶合金为基础,通过Al替代Gd成功制备出了Co_(50)Gd_(45)Al_(5)非晶合金,并对其非晶形成能力、磁性能、磁熵变行为及其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元素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并略微降低了合金的居里温度(~253 K),其磁热性能仍与Gd_(50)Co_(50)非晶合金接近;Co_(50)Gd_(45)Al_(5)非晶合金的磁熵变值与磁场基本符合-ΔS_(m)∝H^(n)关系,不同磁场下的磁熵变-温度曲线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Co_(50)Gd_(45)Al_(5)非晶合金中Gd含量降低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室温磁热效应,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室温磁制冷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