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通量

碳通量

碳通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01250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等;碳通量的相关文献由98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贵瑞、张雷明、刘小飞等。

碳通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01250 占比:99.78%

总计:101476篇

碳通量—发文趋势图

碳通量

-研究学者

  • 于贵瑞
  • 张雷明
  • 刘小飞
  • 杨智杰
  • 胥超
  • 莫路锋
  • 周国模
  • 孙晓敏
  • 钟小剑
  • 陈仕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清; 黎云祥; 朱广伟; 俞洁; 朱梦圆; 许海; 王裕成; 刘明亮
    • 摘要: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在全球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这可能对大型深水水库水体有机碳的时空分布产生深远影响.为探究强降雨事件对千岛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于2020年5—8月逐月采集了典型大型深水水库——千岛湖100个调查点位水样,分析了千岛湖夏季水体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强降水过程对有机碳浓度、通量和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5—8月千岛湖TOC、DOC和PO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06、1.73和0.33 mg/L,随着强降雨开始,5—7月TOC、DOC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而雨量急剧下降的8月(几乎无雨),浓度也随之显著下降;水平分布上,5—7月有机碳浓度高值在全库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整体具有河流区到湖泊区逐渐降低趋势.②新安江入库碳通量(F_(TOC)、F_(DOC)、F_(POC))约占全库25条主要河流总入库碳通量的69%,降雨期间5—7月总入库F_(TOC)分别是8月的11、36和41倍;5—8月有机碳储量(R_(TOC)、R_(DOC)、R_(POC))平均值分别为44611、38452和6159 t,6月、7月的总入库碳通量均占当月全库水体碳储量的1/5,所占比例分别8月的35和28倍.③DOC和POC浓度与叶绿素a(Chla)、悬浮颗粒物(SS)、有机悬浮颗粒物(OSS)、无机悬浮颗粒物(ISS)、COD_(Mn)和TP浓度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透明度(SD)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研究显示:千岛湖有机碳主要受浮游植物内源生产过程以及外源输入过程共同决定,而这两个过程受水文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强降雨过程是千岛湖有机碳时空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强降雨也是有机碳通量升高的关键控制因子,并且高入库碳通量会对全库水体碳储量产生强烈冲击.
    • 郭文章; 井长青; 邓小进; 陈宸; 赵苇康; 侯志雄; 王公鑫
    • 摘要: 荒漠草原是天山北坡广泛分布的草地类型,对天山北坡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气象观测系统和LI-840 CO_(2)/H_(2)O红外分析仪获得连续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荒漠草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植被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在日尺度上呈倒“U”型曲线;在季节尺度上,6、7、8月表现为碳汇,9、10月表现为碳源;6-10月荒漠草原总固碳量为15.50 g C·m^(-2),8月固碳量最高为23.03 g C·m^(-2);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季节尺度上,碳排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7月碳排放量最高128.42 g C·m^(-2),10月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日变化不明显。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日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主导因子,二者符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日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大而减小;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关系符合Van,t Hoff模型,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为1.69;最适土壤含水量是0.16 m^(3)·m^(-3),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产生抑制作用。
    • 左弟召; 陈克龙; 李英年; 张法伟
    • 摘要: 为了定量分析2017年青海湖流域泥炭湿地地气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碳交换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利用涡动相关技术对其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碳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青海湖流域泥炭湿地地气系统在2017年表现为“碳源”,全年合计排放209.312 gC·m^(–2)。(2)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GPP)和生态系统总呼吸(Re)年变化均呈倒V型,而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年内变化则呈双峰型。(3)NEE和GPP与各环境要素(气温、土壤温度、月平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而Re与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4)NEE受温度因子影响较大,主要受控于气温。(5)GPP和Re与各水热因子都有较大的相关性,但GPP受温度因子影响较显著,而水、热季节变化及其协调程度对Re有更大的影响。
    • 王云英; 裴薇薇; 郭小伟; 杜岩功
    • 摘要: 为明晰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本研究基于2004—2009连续6年青海海北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通量数据计算出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量变化,进而计算出高寒湿地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湿地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量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季节尺度上,连续6年间非生长季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大于生长季碳吸收总量;针对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生长季值大于非生长季值;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揭示相对湿度极显著影响高寒草甸湿地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量分别受净辐射和降水量的极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高寒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及对气象因子变化适应等提供理论依据。
    • 李艳红; 葛刚; 胡春华
    • 摘要: 为深入理解鄱阳湖水体溶解性无机碳(DIC)、碳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继而了解鄱阳湖碳通量及其主要碳源贡献率,于20192020年典型水文季节对鄱阳湖湖区及“五河”入湖口进行样品采集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初步分析鄱阳湖及入湖口水体中DIC及其同位素(δ^(13) C_(DIC))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DIC浓度丰水期大于枯水期,而δ^(13) C_(DIC)值则相反,枯水期偏正,丰水期相对偏负;(2)鄱阳湖丰水期DIC月通量为266.1~268.4 t,平均值为267.3 t,枯水期DIC月通量为2.88~5.94 t,平均值为4.41 t,丰水期DIC通量是枯水期的60.6倍.CO_(2)水气交换对鄱阳湖碳通量贡献率最大,为73.07%,其次为河流输入,为15.53%;(3)溶解碳酸盐岩风化是控制流域DIC来源及其δ^(13) C_(DIC)组成的主要机制,季节性降雨形成的径流量变化是不同碳源对鄱阳湖碳通量贡献的主要控制因素.
    • 吕富成; 马建勇; 曹云; 延晓冬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是认识和理解全球变化对碳循环影响的关键。碳循环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有效工具。以长白山温带落叶阔叶林、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4种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2003—2012年观测数据,评估FORCCHN模型对生态系统呼吸(ER),总初级生产力(G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模型效果。结果表明:(1)FORCCHN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中国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的碳通量。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ER和GPP的逐日变化模拟效果较好(E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2,GP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74);(2)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季节动态模拟值和观测值显著相关(P0),碳源(NEP<0)的变化规律;(3)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吻合度,但在数值大小上存在差异,模型高估了常绿阔叶林的ER和GPP,略微低估了其他3种森林生态系统ER和GPP。
    • 侯志康; 曾松伟; 莫路锋; 周宇峰
    • 摘要: 【目的】研发竹林气象因子采集系统,分析雷竹林CO_(2)浓度与温湿度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雷竹林CO_(2)浓度反演模型(简称GA-BP模型),为竹林碳储量、竹林增汇、竹林固碳能力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微气象学相关原理、方法及森林碳通量动态感知的需求,设计基于嵌入式的森林碳通量数据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以成熟雷竹林为监测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2019年10—11月)的气象数据监测;在此基础上,提出GA-BP模型。【结果】根据GA-BP模型和BP模型反演的结果可知:GA-BP模型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86,比BP模型的R^(2)(0.79)提高了0.07;平均绝对误差为8.12 mg·m^(-3),比BP神经网络下降2.79 mg·m^(-3)。GA-BP模型相较于BP网络具有更稳定的反演性能和更高的反演精度。【结论】可以利用竹林气象因子采集系统获取相关气象数据;基于CO_(2)浓度与温湿度等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CO_(2)浓度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反演研究区的CO_(2)浓度。
    • 王博; 包玉海; 刘静; 李雨薇; 王成龙
    • 摘要: 为阐明库布齐沙漠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通量的时空动态特征及主控因子,明确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以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藻结皮固定沙地和地衣苔藓混合结皮固定沙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风沙土壤碳通量及水热因子进行观测,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生长季内风沙土壤碳通量变异较大,季节动态与土壤温度基本一致,且随植被恢复碳通量呈递增趋势:混合结皮固定沙地(210.28 mg/(m^(2)·h))>藻结皮固定沙地(177.45 mg/(m^(2)·h))>半固定沙地(117.34 mg/(m^(2)·h))>流动沙地(65.61 mg/(m^(2)·h));土壤碳通量与各层土壤温度均显著正相关,除流动沙地土壤碳通量与深层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外,其余样地碳通量均与表层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风沙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随植被恢复而递增:混合结皮固定沙地(1.32 g/kg,0.94 kg/m^(2))>藻结皮固定沙地(1.03 g/kg,0.74 kg/m^(2))>半固定沙地(0.45 g/kg,0.36 kg/m^(2))>流动沙地(0.27 g/kg,0.24 kg/m^(2)),且均具有明显的随土层加深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逐渐降低的趋势;荒漠土壤表面CO_(2)年通量与0~10 cm和1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表明,人工建植促进植被恢复和沙地固定,增加风沙土壤碳排放通量,显著提高风沙土壤碳贮存能力和潜力,改变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格局。
    • 周艳莲; 居为民; 柳艺博
    •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降低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具有强烈的时空变化,其估算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同因子的贡献尚不清晰。为此,利用遥感驱动的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EPS模拟分析了1981—2019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大气CO_(2)浓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氮沉降、气候变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变化的贡献。1981—2019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的平均值分别为115.3、51.3和2.7 Pg·a^(-1)(以碳质量计,下同),上升速率分别为0.47、0.21和0.06 Pg·a^(-1)。全球大部分区域GPP和NPP显著增加,NEP显著上升(p<0.05)的区域明显少于GPP和NPP。1981—2019年,全球NEP累积为105.2 Pg,森林、稀树草原及灌木、农田和草地的贡献分别为76.4、15.8、9.4和3.6 Pg。CO_(2)浓度、LAI、氮沉降和气候变化各自对NEP的累积贡献分别为58.4、20.6、0.7和-43.6 Pg,全部4个因子变化对NEP的累积贡献为39.8 Pg,其中CO_(2)浓度上升是近40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NEP上升的主要贡献因子,其次为LAI。
    • 田东哲; 吴苏; 徐梦帅; 李明放; 刘立业
    • 摘要: 涡度相关法是以雷诺分解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湍流中垂直方向的风速脉动与相关物理量脉动的协方差,求解出物理量的湍流通量。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重要的碳源和碳汇,具有固碳和释放碳素的功能,在碳中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西北某山岭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点1)和华北平原某生态区森林生态系统(试验点2)进行定位观测,分别在夏季和冬季选取一个月的观测数据,采用涡度相关法进行碳通量计算,结果表明,试验点1夏季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大于排放量,试验点2冬季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小于排放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