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贮量

碳贮量

碳贮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62402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海峡科学、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年三北工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等;碳贮量的相关文献由53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斌、方晰、田大伦等。

碳贮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2402 占比:99.89%

总计:162574篇

碳贮量—发文趋势图

碳贮量

-研究学者

  • 何斌
  •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叶功富
  • 郭瑞红
  • 肖胜生
  • 卢昌义
  • 张治军
  • 王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志杰; 房子怡; 张菲; 张岩; 许中旗
    • 摘要: 为了探究塞罕坝地区不同典型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对塞罕坝机械林场3种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云杉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的最大生物碳贮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胸径相同的前提下,华北落叶松的单株生物量及碳贮量最大,其次为云杉林,最小为樟子松林。在胸径小于16 cm时,华北落叶松林总碳贮量最高,其次为云杉林,最低为樟子松林;当胸径在16~28 cm时,总碳贮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当平均胸径大于28 cm时,总碳贮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云杉林、樟子松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各树种碳在各个器官的分配也有明显不同,华北落叶松的叶片和主干中碳所占比例随胸径的增加逐渐减小,侧枝则相反;樟子松叶片及侧枝中碳所占比例则随胸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主干则相反;云杉林叶片中碳所占比例则随胸径的增加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主干中碳所占比例相反,枝条中碳所占比例则相对稳定。不同人工林生物碳贮量的相对大小与林分的平均胸径有关。
    • 杨正文; 莫少壮; 刘凡胜; 何斌; 南雅薇; 惠柳笛
    • 摘要: 为了探究桂西北杉木人工林成熟林的碳汇功能,为其生态效益的合理评价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以广西南丹县杉木成熟林(30年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其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各器官碳含量介于468.4~502.8 g•kg−1之间,按大小排列次序为干皮 干材 树叶 树枝 树根,林分中不同层次植物碳含量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土壤(0~80 cm)平均碳含量为15.16 g•kg−1,随土层加深逐渐下降。2) 杉木成熟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41.63 t•hm−2,不同部分碳贮量由大到小次序为土壤层(145.61 t•hm−2) 乔木层(91.36 t•hm−2) 凋落物层(2.78 t•hm−2 灌木层(1.38 t•hm−2) 草本层(0.50 t•hm−2)。乔木层各器官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干材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68.14%,树枝、树叶、干皮和树根等碳贮量共占31.86%。3) 杉木成熟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7.84 t•hm−2•a−1,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3.84 t•hm−2•a−1,年净吸收CO2量为14.08 t•hm−2•a−1。因此,桂西北杉木成熟林具有较强的固碳功能,在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林荣华
    • 摘要: 森林经营管理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手段。森林作为碳循环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基于此,针对森林系统的碳贮量、碳汇模式、森林经营管理对碳汇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从科学合理伐木、及时更新林木、控制疏密比例、加强灾害防控及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的经营管理对策,并结合案例实践证实提高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对碳汇产生积极作用,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 匡耀求; 肖子茜; 谢梦仪
    • 摘要: Carbon Storage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科技术语,此前在医学领域也偶有使用,表示碳(以二氧化碳或碳水化合物形式)在某种研究对象中的贮留或蓄积情况。近年来,其在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学术论文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含义也在逐步扩展,不论是其碳质的成分清单还是研究对象的范围都在扩大。目前,不同语境下的Carbon Storage可以分别译为碳贮留(碳贮量)、碳蓄积(碳蓄积量)、碳封存(碳封存量)等。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期汉字和术语规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却使中文文献中正确的科技术语译名“碳贮量”被逐步排挤,而不当术语译名“碳储量”反而得到推行。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领域部分缺乏辨识力的初学者发表的大量论文又使得含有不当术语“碳储量”的中文文献逐年增加,而正确术语“碳贮量”逐渐湮灭。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尽快采取措施对该术语的汉语名称进行规范。
    • 吴宏扬
    • 摘要: [目的]研究吊皮锥人工林的碳贮量情况。[方法]以广西国有维都林场27年生吊皮锥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样方收获等方法对其碳贮量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7年生吊皮锥人工林碳贮量丰富,林分的碳贮量为340.25 t/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贮量分别为128.21、0.11、0.18、3.76和207.99 t/hm^(2)。乔木层占植被层碳贮量的比例最大,为96.94%,其中吊皮锥地上、地下2部分碳贮量分别占76.02%和20.91%。[结论]吊皮锥人工林的碳贮量较为丰富,可作为较好的碳汇树种来发展。
    • 吴宏扬
    • 摘要: [目的]研究吊皮锥人工林的碳贮量情况.[方法]以广西国有维都林场27年生吊皮锥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样方收获等方法对其碳贮量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7年生吊皮锥人工林碳贮量丰富,林分的碳贮量为340.25 t/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贮量分别为128.21、0.11、0.18、3.76和207.99 t/hm2.乔木层占植被层碳贮量的比例最大,为96.94%,其中吊皮锥地上、地下2部分碳贮量分别占76.02%和20.91%.[结论]吊皮锥人工林的碳贮量较为丰富,可作为较好的碳汇树种来发展.
    • 何咏梅; 李伟; 杨丹荔; 罗辑
    • 摘要: 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的植被演替序列典型地段依次设置8块样地,通过调查生物量,测定含碳率,计算碳贮量,分析演替过程不同阶段各个碳库变化过程,探索原生演替序列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原生演替序列8个样地的碳贮量分别为4.36、51.29、122.08、145.86、169.08、226.55、321.02、346.10 t/hm2,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在整个演替序列上所占比例均超过85%.土壤所占比例随演替进行持续增加,由S1的21.20% 增加到S8的41.86%;乔木所占比例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由S1的66.37% 下降到S8的52.16%;其余各层在各个阶段所占比例较小.通过对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序列各个阶段植被含碳率和碳贮量的测定,构建了原生演替不同阶段的碳分配和碳贮量格局,对研究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碳循环以及植被恢复都有积极意义.
    • 李永进; 汤玉喜; 唐洁; 杨艳; 吴敏
    • 摘要: 以中亚热带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8种乡土树种营造的混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幼龄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8种幼树不同器官碳含量不同,树干碳含量在454.7~500.0 g/kg之间,树枝碳含量在426.0~474.0 g/kg之间,树叶碳含量在448.4~495.8 g/kg之间,树根碳含量在436.0~490.4 g/kg之间;2)相同树种不同器官和不同树种的相同器官碳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0~10 cm土壤碳含量最高(23.9~25.5 g/kg);4)4种人工混交幼龄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储存于0~100 cm土壤层,平均占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92.56% ~94.72%,其次为乔木层(3.75% ~4.98%),其中树干占整个乔木层碳贮量的45.45% ~58.64%,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5)4种幼龄混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67.06、165.72、162.97和160.97 t/hm2,其中马褂木×香樟×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幼龄林(MLCLS)碳贮量高于其他3种幼龄混交林.随着林龄的增长,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卢丽萍
    • 摘要: 本文对地处广西西北部的田林县的三种不同造林模式之下人工林的碳贮量做了初步预估和比较分析,项目实施期间,各种造林模式之下人工林单位面积的碳贮量排序依次是马尾松林(68.3t/hm2)>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62.2t/hm2)>桉树林(45.6t/hm2).各种造林模式下人工林在地上部分单位面积上的碳贮藏量占其中单位面积总碳贮藏量的百分比排列顺序依次是马尾松林(85.43%)>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81.24%)>桉树林(80.31%),地上部分的碳贮藏量比地下部分的碳贮量大得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