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碘离子

碘离子

碘离子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52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215528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化学传感器、无机盐工业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碘离子的相关文献由130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志坚、张慧芳、叶秀深等。

碘离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15528 占比:99.82%

总计:215908篇

碘离子—发文趋势图

碘离子

-研究学者

  • 吴志坚
  • 张慧芳
  • 叶秀深
  • 李权
  • 袁若
  • 刘海宁
  • 柴雅琴
  • 郭敏
  • 郭军
  • 张光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春泽; 程环; 卢俊平
    • 摘要: 介绍离子色谱仪检定用4种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以高纯氯化钠、碘化钾、亚硝酸钠、碳酸锂为原料,采用重量-容量法分别制备水中氯离子、水中碘离子、水中亚硝酸根离子、水中锂离子4种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分别采用F检验法和直线拟合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对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研制的4种标准物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水中氯离子的定值结果为1000μg/mL(U=1%,k=2),水中碘离子、水中亚硝酸盐离子和水中锂离子的定值结果均为200μg/mL(U=1%,k=2)。该系列标准物质满足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的要求。
    • 朱玉琦; 陈凯伟; 张佳莉; 陈九玉; 杨毅
    • 摘要: 为了提高材料对水体中放射性碘离子的吸附性能,以双金属Cu-Zn ZIFs为前驱体,煅烧制备金属铜掺杂多孔碳(Cu-Zn@C)复合材料,利用SEM、XRD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的引入不会破坏ZIF-8的结构,经高温碳化后,材料的形貌无明显变化;Cu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多孔碳材料对碘离子的吸附性能;酸性条件有利于Cu-Zn@C对碘离子的吸附,在pH=3时,吸附容量达到230 mg/g;在大量干扰离子存在时Cu-Zn@C仍能对碘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 郑鑫吾; 封莉; 刘永泽; 张立秋; 许秀艳; 郝俊
    • 摘要: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样品中的氨氮,重点考察海水中共存离子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识别测定过程中主要的干扰因素,并提出消除干扰的预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碘离子会对氨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当样品中碘离子质量浓度达到0.0765 g/L时,氨氮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比明显降低,且在碘离子质量浓度达到0.1910 g/L时,下降趋势缓解且氨氮测定值达到检出限。采用碘酸钾氧化法和硝酸银沉淀法均可消除干扰,硝酸银沉淀法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碘酸钾氧化法,使检测结果与标准值相同,省去了很多前处理步骤,有利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大规模的海水样品测量。
    • 孔博
    • 摘要: 文章采用AgBr/Ag_(2)CO_(3)复合材料处理含碘废水。研究时间和温度对复合材料吸附碘离子的影响,模拟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C、投加量为0.2 g/L、碘离子初始浓度为500 mg/L时,反应在11 h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844.7 mg/g。AgBr/Ag_(2)CO_(3)复合材料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过程是一个多分子层吸附的化学吸附过程。
    • 施超欧; 赵晓含; 李泳谊; 李晓; 张业平; 郭俊; 祁利明
    • 摘要: 目前国内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碘离子含量的多数报道是利用进口仪器如Thermo和Metrohm,鲜有利用全套国产仪器进行水中碘离子含量的测定,特别是国产脉冲安培检测器并没有相关报道。将在Thermo ICS5000+离子色谱仪上开发的快速测定水中碘离子色谱条件应用到全套国产离子色谱仪-安培检测器上进行方法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I-在5μg/L~1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8以上,进样量100μL时检出限为1.03μg/L,定量限为3.42μg/L(3S/N),进样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3%~99.4%之间。检出限和测定下限仅为国标抑制-电导法的1/5左右,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I-的低浓度检测,为国产仪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 王嘉伟; 鲍卫仁; 常丽萍; 王辉; 张珂; 李晓玲
    • 摘要: 选用4种不同硫含量的石油焦为原料,经过KOH活化制备氮、硫双掺杂炭材料,对其微观形貌、石墨化程度、孔径结构和表面元素状态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制得的石油焦基炭材料用于HI(1 mol/L)+H_(2)SO_(4)(0.5 mol/L)(Bunsen反应产物)溶液电解阳极,通过循环伏安、线性扫描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考查了其电催化I^(-)氧化生成I^(-)/I^(-)的电化学性能。探讨氮、硫原子掺杂和孔结构对I;氧化的作用,得出N提供主要活性位,吡啶氮可作为最佳电催化活性中心,较高的杂原子含量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多的介孔有助于半径较大的I_(3)^(-)从电极到溶液的溶解和扩散,降低阻抗增加电化学活性。优选出最佳性能的材料为原料硫含量4.6%(质量分数)的石油焦制备的炭材料。
    • 陈林林; 范天娇; 李伟; 郑凤鸣; 杨茜瑶; 张佳欣; 辛嘉英
    • 摘要: 为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食品中碘的测定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CV)构建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检测碘离子(I-)体系。利用甲烷氧化菌素(Mb)原位还原纳米金(Mb@AuNPs),电沉积法制备自组装修饰电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Mb@AuNPs表征,CV考察碘离子的电化学行为。确定碘离子检测的优化条件为:电沉积扫描速率0.11 V/s、扫描圈数30圈、缓冲溶液浓度0.05 mol/L、缓冲溶液pH6.5。氧化峰电流与I-浓度在0.01~10.00μ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2,检出限为2.88 nmol/L(S/N),定量限为9.60 nmol/L,该方法检测不同食品中碘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6.22%~103.57%。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I-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以及较好的抗干扰能力,符合测定方法要求,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碘的测定。
    • 袁常梅; 郭军; 张丹; 张太文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新的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热分析测试(TG)、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结构式为(PMo_(12)O_(40))[Cu_(6)(C_(2)H_(4)N_(4))_(6)](PMo_(12)O_(40))•H_(2)O(简称为Cu-3-trz-PMo_(12)),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晶胞参数a=1.75666(3)nm、b=1.75666(3)nm、c=2.30324(6)nm、α=β=90°、γ=120°、V=6.1552(3)nm^(3)、Z=3、R_(1)=0.0238、wR_(2)=0.0592。化合物是由6个3-氨基-1,2,4-三氮唑、6个Cu^(+)、两个经典的Keggin型[PMo_(12)O_(40)]^(3-)及一个间隙水分子组成的二聚体,两个这样的二聚体通过氢键交替相连形成次级单元,每个次级单元之间又通过氢键作用进而形成一个三维超分子结构。催化研究表明,该非均相催化剂在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且具有较稳定的可重复性。
    • 张太文; 郭军; 张丹; 袁常梅; 邱双艳
    • 摘要: 以H_(3)PMo_(12)O_(40)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使1,2,4-三氮唑-3-甲酸进行原位脱羧后,合成了1,2,4-三氮唑修饰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trz-Cl-Cu-PMo_(1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及元素分析表明,该晶体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u_(6)Cl_(0.5)(C_(2)H_(2)N_(3))_(4)][PMo_(12)O_(40)][Cu_(6)Cl_(0.5)(C_(2)H_(2)N_(3))_(4)],且由1个经典的Keggin型[PMo_(12)O_(40)]^(3−)和2个[Cu_(6)Cl_(0.5)(C_(2)H_(2)N_(3))_(4)]^(1.5+)以近似中心对称的方式构成,各组分之间通过超分子作用形成一维(1D)~三维(3D)结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非均相催化剂在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的反应中,经4 min 35 s到达终点时,反应速率高达1.42×10^(−5)mol·L^(−1)·s^(−1),碘单质生成速率提高了约551倍.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转化率仍然高达99.6%,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 王迪; 钟克利; 汤立军; 侯淑华; 吕春欣
    •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共价有机框架类荧光探针TpPa-COOH COF,该探针在THF/H2O(体积比1∶1)混合溶液中能够高选择性识别I^(‒).向体系中加入I^(‒)后,溶液由浅红色变为黄色,317 nm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检出限为0.028μmol/L,pH适用范围广(1~13),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